吳紅纓
家園合作是一種雙向互動活動,教師不僅要關注幼兒教育中的問題,緊扣著家長的需求和困惑,更應該引導家長關注幼兒的發(fā)展,參與到教育的全過程中來。以往不少家園之窗的效果不佳,往往是因為教師常常以自己的主觀意志來選擇確定聯系欄的內容和主題,忽視了與家長的共鳴、協商和互動,具體操作時教師是“光桿司令”,結果也就 “吃力不討好”了。那么,怎樣才能變“獨角戲”為“大合唱”,共同譜寫幼教新篇章呢?我們通過擴大家園之窗的主體,吸引全園所有的成員都來參與和關注。從我們精心設計的“熱點關注”“你說我說”“大擂臺”等欄目設置,讓家長感受到了幼兒園一日活動中滲透著幼兒全面發(fā)展的各個方面內容。家園之窗成了每個班級、每位孩子展示的天地,也成為廣大家長展露才藝、建言獻策的平臺。而每日的短信平臺、網站論壇、QQ群的火爆更讓家園之窗成為促進教育、教學管理提升的一個橋梁。
1.發(fā)揮教育功能
家園之窗豐富的內容和多樣的形式,吸引著家長隨時都能關注教師的教育思想和幼兒的生活學習,為雙方在彼此互動的過程中相互學習相互借鑒,進一步加強家園間的聯系與溝通,提高科學育兒的水平奠定了基礎。不少家長反映,幼兒園的家園之窗是一所無形的家長學校,在這個家長學校里,家長與教師、教師與教師、家長與家長彼此進行著互動與交流,老師尊重家長創(chuàng)意和勞動,家長在參與了聯系欄的設計、布置、材料的提供等工作后,體會自己的重要作用,感知家園配合的重要性,同時更加積極配合并參與幼兒園教育管理和班級教育教學工作,家園合作的落腳點最終是幼兒的發(fā)展,由此促進了教育功能的充分發(fā)揮。
2.體現管理功能
通過班級家園之窗,確立了家長在家園共育中的主體地位,增強了園務工作的透明度,提高了園務管理的效率。我們通過相互了解、討論、學習、展示,宣傳正確的教育思想及育兒觀念,欄目設置上上特開辟建議管理區(qū)、園長辦公室,家長在發(fā)表建議和意見時無需公開自己的身份,這樣家長所表達的內容往往更真實、直白。“忠言逆耳利于行”,最難接受的言語也許正是最應引起我們反思與改進的,在家長的支持和建議中,幼兒園的家園聯系更加密切,聲譽日漸提高。
3.實現培養(yǎng)功能
隨著各班家園之窗的不斷豐富,聯系欄的內涵也發(fā)生了新的變化,充分體現了家園共建的思想。家長的知識技能的展現和大量信息的涌入,擴大了教師的視野,讓教師看到了差距和不足,促進了教師自我約束和自我提高的意識養(yǎng)成,更新了教師的教育理念,推動了教師專業(yè)的成長。
4.突出情感功能
幼兒園的家長們來自社會各個階層,不乏廣泛的社會基礎和社會關系,這是家園共育中一筆無形和巨大的資本。在老師們利用家園之窗以“海報”式的宣傳攻勢下,我們的“家長助教日”“家園運動會”“假日親子聯誼活動”中,都能看到家長朋友們活躍的身影。當我們的老師像欣賞孩子一樣欣賞家長、感謝家長,朋友式的對待家長、信任支持和幫助家長們之時,家長們的回應同樣是熱烈而深情的。他們把自己也認同為幼兒園的一員,家長與家長之間,幼兒與幼兒之間都形成了良性的互動,整個幼兒園就像一個快樂的大家庭。既發(fā)揮了家長的潛能,讓家長的教育價值得到體現,更增進了教師與家長、幼兒間的感情。
(作者單位:浙江省衢州市機關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