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未都
親人要生熟人要親生人要熟
□馬未都
我家不遠不近還保留了一個菜市場,經(jīng)營者來自四面八方,操什么口音的都有。每個人在工作中都顯得精神飽滿,熱情高漲,與生人或熟人打著招呼開著玩笑,一派歡樂繁榮景象。
我沒事時特別愿意陪老婆到菜市場逛逛,看看新鮮的蔬菜水果、雞鴨魚肉都會莫名其妙的滿足,許多人認出我來還會友善地打招呼,也有人驚訝地問我:您還逛菜市場?!
菜市場對我的誘惑不是菜,也不是肉,而是濃濃的人情。我們?nèi)饲榻煌写蟾庞腥齻€層次:親人,熟人,生人。三個層次的交往是個學(xué)問,親人要生,熟人要親,生人要熟。這聽起來費解,必須再啰嗦幾句。親人要生,老話說是親三分客,意思是親人也不能太不講禮,也得有分寸,保持三分客套實際是保持了親情的長久延續(xù)。許多親人之間的翻臉就是親時沒有距離感,什么事情都攪和在一起,沒輕沒重的,最終鬧翻。熟人要親,熟人之間講究的就是熟悉和了解,由于熟人之間不存在血緣關(guān)系,親就顯得格外重要,但這個親多多少少有點兒虛假的成分,得把握得當(dāng)。生人要熟,我們所處的社會一般來說都處在一個文化圈里,在相同文化的覆蓋下,大家實際都在進入一個大家庭,與生人交往,表示出熟悉實際上是對對方的認可。
菜市場里永遠熙熙攘攘,水果蔬菜永遠新鮮誘人,不像超市,水果總是好看不好吃,交錢時排著無聊的長隊;小商小販天天和熟人生人打交道,分得清生熟,最懂得親疏;菜市場就是中國的人情社會縮影,窺一斑可見全豹。
(摘自《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