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思炳
說『靠山』
□陳思炳
“靠山”,現(xiàn)代漢語詞典解釋為“可以依靠的有力量的人或集體”。找靠山,是封建社會的為官之道,像《紅樓夢》中那個賈雨村,由一個窮儒生混到朝廷重臣,靠的就是賈府這座靠山。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些人為謀取私利,想加官進爵、欺行霸市、為子女謀個“錦繡前程”、為自己違法犯罪的事找個“保護傘”,也是千方百計尋找靠山,老板、領導、同學、戰(zhàn)友、同鄉(xiāng)、親戚、朋友、熟人,八竿子打得著和打不著的,只要對方有權有勢有資源能夠“罩”自己,就開動腦筋動用各種手段去找,送錢送物送人格都在所不惜。
有人找靠山,就有人愿意當靠山。一些領導干部總喜歡搞個團團伙伙,以便說話有人聽,辦事有人跟,或得了“好處”,投桃報李。利用手中的權力,或批條子撥款,或開綠燈走私,或為其封官晉級,或為其犯事法外施恩,什么黨的政策、國家的法律全被拋到了九霄云外。社會本來靠法律、規(guī)則和制度來看守,可是被“靠山”一鬧,結果卻是靠關系、走門子,神圣的法律、規(guī)則、制度被人踏在腳底下,一座座“靠山”拔地而起,關系人脈盛行于世,嚴重污染了政治生態(tài),踐踏了社會公平正義。
有人把找靠山當作人生成功的“捷徑”,其實,自古至今沒有不倒的靠山。把個人的命運系于個別靠山身上,終歸不是能持久的。當初,一些貪官攀附周永康、徐才厚、令計劃這些“大樹”,雖榮華一時,到頭來也都是“樹倒猢猻散”,個人政治生命走向完結??可揭粫r好使,絕不可能長期有效;靠山一時穩(wěn)固,絕不可能利益永沾。在一個法治日漸昌明的時代,誰也不可能擁有超越黨紀國法的特權。當反腐敗的力度不斷加大,當作風建設的效度不斷延伸,那些徇私牟利搞特權的靠山,也只不過是座冰山,豈能長久?
在人生成長創(chuàng)業(yè)的道路上,素質(zhì)才是金剛鉆,能力才是鐵飯碗。人生能否畫上圓滿的句號,主要還是靠自己。一靠自己的品德修養(yǎng)。走得端,行得正,立得穩(wěn),不搞歪門邪道,不干違法亂紀的事,就不會摔大跟頭。二靠自己的能力本事。不依賴地位權勢,而是用知識、技術、專長和能力,把自己武裝起來,這才是安身立命之本。財權名利可能丟,唯獨知識、技術、專長和能力一旦掌握了,誰也搶不去、拿不走,終身受用??窟@些,才是最可靠最踏實的。
對于各級黨員干部來說,也只有遵循習近平總書記“三嚴三實”的要求,“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實實干事,清清白白為官”,才能立于不敗之地。要說找靠山,那就是人民群眾。通往靠山的路,也必然是實打實的政績。有“夙夜在公”的無私情懷,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豁達擔當,有“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的精神氣魄,全心全意為民謀利,人民就會真心實意擁戴我們。億萬人民群眾的擁護,才是我們永遠不倒的“靠山”。
(本欄編輯 韋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