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蔣光文
1937年12月8日,日寇侵占靖江城。此后在靖江殺人放火、擄掠財物、奸淫婦女,無惡不作,犯下了滔天罪行。
1937年9月至11月間,日軍出動數百架次飛機,對靖江、江陰等地低空偵察,炸毀國民黨軍隊布防在長江水面上的多艘軍艦。靖江的國民黨守軍和政府官員先后撤逃。老百姓紛紛逃至鄉(xiāng)下避難,靖城十室九空。12月3日至5日,日軍先后兩次派飛機轟炸靖江城。城內30多處建筑慘遭摧毀,滿眼斷壁殘垣,多人被炸死。12月8日,日軍竹林部1000余人分別從九圩港和十圩港登陸,沿靖八公路撲進城內,四處縱火,燒毀房屋500余間。
日軍駐扎靖城后任意殺人。城區(qū)東門外,5名老百姓先是被日軍逼挖一米多深的坑,后又被逼站在坑內。日軍回填泥土,僅露5個人頭在外,隨后用刀戳死。短短數月,全城被日軍殺害者300余人。
日軍為發(fā)泄獸欲,到處抓年輕婦女,連老太太也不放過。一月內,城區(qū)20多名婦女慘遭蹂躪,另有20多名婦女被強征充當“慰安婦”。
日軍占領靖城后,策動漢奸籌建“維持會”,同時在八圩、新港、西來、季市、生祠等集鎮(zhèn)構筑據點。此后,他們經常令偽軍帶其下鄉(xiāng)“掃蕩”,實行“三光”政策,老百姓惶惶不安。
靖江淪陷后,日軍在距離新港不遠的江面上停泊一艘軍艦,從事水上作業(yè)。1938年2月15日下午,軍艦上的日軍乘9艘汽艇駛進新港,上岸后四處尋機作惡。地方抗日游擊隊聞訊后,在隊長朱驥率領下跑步趕赴新港,出其不意向鬼子射擊。日軍驚慌失措,邊還擊邊搶登汽艇撤逃。
17日清早,日軍至新港大肆報復,先派2架飛機炸毀鎮(zhèn)上許多房屋和停泊于港邊的船只,接著乘10余艘汽艇登岸。朱驥領導的抗日游擊隊雖有布防,但寡不敵眾,受創(chuàng)后撤退。日軍上岸后一路燒殺。從新港至斜橋西倪家埭、夏家埭,30余名未及逃走的百姓遭殺害,半數民房(250余間)被燒毀。新港鎮(zhèn)附近通州圩、十節(jié)埭,98%的房屋(330余間)被燒毀。
1938年2月17日上午,一日本兵單獨下鄉(xiāng),一路捉雞殺狗、追捕婦女,至下四圩港的炳盛圩,被怒不可遏的抗日自衛(wèi)隊員錢榮珠打死。其尸被老百姓移于下四圩港中。
第二天一早,八圩據點的日軍直撲炳盛圩,押走中年農民吳季康,拷問日軍尸體的去向。兇殘的日軍給他上夾棍、坐老虎凳、灌辣椒水……吳季康,堅不招供。2月20日,日軍用鐵絲穿住吳季康的琵琶骨,押他來到下四圩港邊,依照漢奸告密的地點撈起那具尸體。接著,日軍縱火燒了炳盛圩西部半個圩,并把吳季康殺害。
3月4日清晨,天空還灰蒙蒙,八圩的日軍突然出動兩路人馬,一路埋伏在橫跨下四圩港的木橋下和港岸邊,一路包圍炳盛圩及前后的小書盛圩、標盛圩、廣盛圩、腰溝等村莊。
村莊里的老百姓大部分為藏匿衣服、糧食未及逃走,慘遭屠殺。隨后,日軍又縱火焚燒炳盛、標盛兩個圩的全部房屋和廣盛、腰溝、小書盛三個圩的一部分房屋計198間,80余畝樹竹、大批禽畜毀于一炬。
1943年農歷4月4日上午9時許,日軍一個小隊和偽軍一個連近百人,從毗盧市據點出發(fā),直奔太和區(qū)法喜鄉(xiāng)陸家埭,抓捕共產黨人。正在陸家埭值勤的基干民兵隊長沈國卿發(fā)現敵情后,引爆了一顆手榴彈,向群眾發(fā)出轉移信號。敵人抓住沈國卿,在其身上戳了數十刀。沈國卿悲壯犧牲。接著,日偽軍大肆搜搶老百姓家中的糧食、布匹等財物。未來得及逃跑、躲在溝坎底下的張大黎老人,發(fā)現兩個日兵牽他家耕牛時,探出身來求情,被一槍打死。日偽軍隨后縱火燒毀陸家埭28戶人家房屋100多間,燒死耕牛6頭、生豬40多頭,家具、衣物等全部化為灰燼。避難的老百姓回來后無家可歸,生活陷于絕境。
除上述慘案外,還有八圩港口慘案、下七圩港慘案、范家石橋慘案、斜橋慘案……日軍在靖江犯下的罪行罄竹難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