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紹興市柯橋區(qū)夏履中心小學(312026) 金建豐
兒童畫教學中兒童審美與創(chuàng)新問題的思考
浙江紹興市柯橋區(qū)夏履中心小學(312026) 金建豐
兒童畫是孩子們對外界事物的審美與創(chuàng)新的自然流露和展現(xiàn),是孩子們對外部世界的感應觸摸和探索,比起稚嫩的語言表達,更能反映出孩子的所見所想。“稚到拙時亦為美”,不懂繪畫技法而隨意涂鴉的兒童畫,反映的卻是最真的感情,最自然的審美,這也是最富有價值的創(chuàng)新。孩子們那種純真、自然的審美觀,這其間的創(chuàng)新的韻味足以與繪畫史上的大師們相媲美。
兒童畫的純真 審美與創(chuàng)新 純真美
絕大部分的孩子都喜歡尋找一切可以涂畫的工具和材料,在墻上、地上進行涂鴉,涂涂抹抹是每個兒童都經(jīng)歷過的。這是童真、童趣的自然流露,也是兒童旺盛生命力的真實體現(xiàn)。毫無疑問,兒童很需要美術,美術對兒童的成長具有重要意義,它是兒童成長和自娛的重要實踐活動。
身為美術老師,我一直在思索著怎樣從大師的作品中汲取營養(yǎng),提高自己的藝術創(chuàng)作水平,怎樣教自己的學生創(chuàng)作出更美的作品。殊不知,我們所學習的藝術家們,他們推崇借鑒的卻是我們司空見慣的自然的孩童般的美。世界知名的大畫家畢加索、馬蒂斯、盧梭、齊白石等,他們都在追求“兒童畫般的純真”,在他們的作品中都可以看到兒童畫對他們的影響。畢加索曾經(jīng)說過:“我花費了很多年的時間去學習如何像孩子那樣畫畫,我畢生努力追求的就是把作品畫成兒童畫般的純真!”也許,正是那一份真摯、樸實、夸張的美,那一份常人難以理解的獨特審美,那一份童言無忌的大膽創(chuàng)新,那一份返璞歸真的格調(diào),造就了藝術作品永恒的魅力!
藝術大師學習兒童畫,那兒童豈不成了“大師的大師”了?這樣說或許真的不為過吧。不知道同行們有沒有同感,有時候,當我們動筆為學生的畫面添上幾筆的時候,總覺得自己的出手竟破壞了畫面原有的那份稚拙純真的美。難道說孩子們的表現(xiàn)能力真的超越了我們?到底是什么原因讓我們有了這樣的失衡呢?真正的藝術美體現(xiàn)在哪里呢?且讓我們沿著教學中的點滴發(fā)現(xiàn)去尋找兒童獨特的審美與創(chuàng)新!
一次美術課堂,教學《神氣的大公雞》,一(1)班的孩子們都趴在桌子上認真地畫公雞。我在學生中巡回指導:“你這只公雞的披風加得不錯??!”“公雞的羽毛是不是可以更鮮艷一點呢?”“這雙爪子畫得真好,很威猛??!”……當我走到一個叫王依依的孩子身邊時,發(fā)現(xiàn)她的畫法有點奇怪:只見她畫了一只大公雞,紅紅的雞冠,鮮艷的羽毛,翹起的長尾巴。這時候,她拿起綠色的水彩筆畫了一只左爪,然后又換了紅色的水彩筆畫了一只右爪。
我看著覺得挺有意思的,想想?yún)s又覺得可以給她一點指導。因為我覺得對于很明顯的對稱的東西,最好還是提醒學生注意顏色的對稱性。于是我笑著對她說:“惠玲,你的大公雞怎么左腳和右腳顏色不一樣???”她聽了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用手把畫面遮了起來。也許是我說這話的聲音比較大聲,其他學生聽見我說的話都笑了起來,同桌的小男生還頑皮地轉(zhuǎn)過來說:“哪里?哪里?給我看一下!”這一來依依小朋友的臉更紅了,干脆把自己的本子藏了起來。我看看她不好意思的樣子,便叫小男生認真畫自己的畫兒,然后走開了。
盡管我沒有提出要把公雞的左右爪子涂上相同的色彩,但很奇怪的是,在接下來的指導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其他學生似乎都懂得了“對稱涂色法”,左腳是什么顏色的,右腳也是什么顏色。這些孩子的悟性還真好啊,我笑了笑。
作業(yè)收上來后,我仔細地批改。很多學生畫得不錯,線條大膽、色彩和諧,我給這些作業(yè)批上了小星星。等我翻開王依依的畫時,看到畫中央是那只神氣的大公雞,地上有兩只小雞和青青的小草。奇怪的是,對比其他作業(yè),我感覺這只左右爪不對稱的大公雞也別有一番趣味,比起其他對稱涂色的畫,顯得更天真稚氣一些。我納悶兒了,到底是欣賞角度的不同導致了觀點的改變?還是我原來沒有發(fā)現(xiàn)這雙奇特的公雞爪子所蘊藏著的獨特的美?
第二天,我又在一(2)班教學《神氣的大公雞》??偨Y(jié)前一課的經(jīng)驗,我不敢在這個班提起“對稱涂色法”了。有趣的是,我發(fā)現(xiàn)一(2)班大概有七八個小朋友也畫了爪子不對稱的公雞,效果都很不錯。仔細尋思,也許是因為這樣涂色顯得大膽而熱烈?也許是因為它打破了尋常思維,讓人倍感新鮮?也許是不懂繪畫法則的原生態(tài)風格更讓人覺得真切可愛?不管怎么說,這肯定是孩子們喜愛的大公雞,在他們眼中,這只色彩豐富的大公雞是很美麗的。大人們不敢用的畫法,不敢搭配的色彩,卻在孩子的手中呈現(xiàn)出了耳目一新的視覺感受。這就是孩子們的審美觀,這就是孩子們的創(chuàng)新!
兒童畫是孩子們對外界事物的審美與創(chuàng)新的自然流露和展現(xiàn),是孩子們對外部世界的感應觸摸和探索,比起稚嫩的語言表達,更能反映出孩子的所見所想?!爸傻阶緯r亦為美”,不懂繪畫技法而隨意涂鴉的兒童畫,反映的卻是最真的感情,最自然的審美,這也是最富有價值的創(chuàng)新。
在西方,繪畫被稱為“沒有錯誤的學科”,兒童畫被認為是“兒童真正的最自主的活動”。在兒童作品中,我們常常會看到這樣一些有趣的畫面:桌子的四條腿平鋪在桌面的兩邊,側(cè)面的人物卻能同時看見兩只眼睛,騎馬的人雙腿是站在馬背上的,大辮子的女孩頭頂竟然是光禿的……看似滑稽的畫面卻讓我們感悟到了孩子們那種純真、自然的審美觀,這其間的創(chuàng)新的韻味足以與繪畫史上的大師們相媲美。畫家盧梭、畢加索正是憑著兒童般天真無邪的思維方法和幻想力,以看似笨拙幼稚,實則質(zhì)樸典雅的獨特風格,在現(xiàn)代繪畫的領地矗立起一座高峰!齊白石畫面中的返璞歸真和詩情畫意,體現(xiàn)了文人畫追尋的至高境界,也正是藝術孩童般審美的率真流露。而在我們的身邊,不正存在著許多這樣能大膽、熾熱地表現(xiàn)世界的藝術家嗎?我們是否善于尋找、發(fā)現(xiàn)他們的足跡了呢?
想起2010年一次參加省領雁班新課程培訓時,有一教授給我們講述了這樣一個有趣的案例。有一名學生拿著自己的畫請老師給予指點,只見畫面上畫著一條路,這條路一直往上延伸,最后向左拐彎,看起來透視有些問題。沒等孩子細說,老師就熱情地展開指導了,告訴他這條路的透視有點難畫,然后細心地動手示范。然而,當這位老師煞費苦心地輔導完畢時,孩子并沒有流露出開心滿意的神色,而是說:“老師,我只是想請教你該怎么涂色?!薄牭竭@里,我們不禁啞然失笑,想到這位教師“自作聰明”的舉動,大家都發(fā)出了不同的感慨、深思!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是否也經(jīng)常在做一些只求滿足自己審美欲望,卻違背兒童意愿的教學行為呢?當我們把孩子們的作品指導得五彩繽紛、眼花繚亂的時候,是否還在為自己的“創(chuàng)意”沾沾自喜呢?要知道,我們不是兒童,我們的想法在孩子們看來也許是毫無色彩的。孩子們畫畫只是想表達自己內(nèi)心的想法,而我們所要做的,絕不是引導他們畫出我們喜歡的東西,而是要讓他們盡情地表達、快樂而大膽地畫出來。
前不久的一節(jié)美術課,教孩子們畫《魚的世界》。其中有一個孩子,給我的印象一直都是很頑皮的,很少帶美術工具,畫兒也畫得不好。我看見他那天的畫兒也是老樣子,畫面上一大片黑不溜秋的墨水,旁邊有個象形字一樣的小人,看著很讓人生氣!剛想批評,忽然想起波頓教授的講座。于是我轉(zhuǎn)變態(tài)度,和藹地問他:“你畫的是什么?能跟老師說說嗎?”他說:“我畫的是一個被污染的魚塘,這個人在釣魚,等一下我再畫他釣了一條魚骨頭上來。”我聽了心里一震,又吃驚又惶恐!這么好的想法,竟險些被埋沒在我的呵斥聲之下……我欣喜地表揚了他,還讓全班同學學習他善于構(gòu)思的優(yōu)點。就是這一句簡單、恰當?shù)目隙?,讓這個孩子綻放出了少有的、燦爛的笑容!
畢加索用畢生的時間去探索兒童的內(nèi)心藝術世界,大師追求的是兒童畫中的純真美。而現(xiàn)在天真卻正在兒童畫中漸漸失去,兒童那種天真爛漫的審美觀逐步被我們教師一次次所謂成人化的引導中所扼殺。如今我們看到的是太多的太空人、網(wǎng)絡戰(zhàn)士、海洋醫(yī)院、熱愛和平的小朋友等。如此雷同的表達內(nèi)容和方式,顯然不是兒童的審美與創(chuàng)造,不是他們的生活,卻是指導老師的“創(chuàng)意”。藝術教育不同于其他學科的教育,藝術創(chuàng)造沒有統(tǒng)一的答案。美術創(chuàng)造活動,強調(diào)的是個性的表現(xiàn),提倡兒童通過自己的審美和發(fā)現(xiàn),表現(xiàn)心靈的所見所想。這樣的畫,才是真正屬于孩子自己的畫,才是孩子們自己的真情流露。
(特約編輯 陳兮琰)
G623.75
A
1007-9068(2015)09-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