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曉萍
英語的語言技能主要包括聽、說、讀、寫等方面的技能及這些技能的綜合運用。聽和讀是理解技能,說和寫是表達技能。應該說,說是學生學習運用英語的一項基本而重要的技能,是語言學習后與人交流的必然體現(xiàn),是衡量一個學生語言能力的重要參考。因此,教學中,教師要應通過大量的專項和綜合性語言實踐活動,發(fā)展學生的語感,培養(yǎng)學生的動口能力。然而,教學實踐中我們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不肯開口說英語,究其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小學生“閉而不說”的主要原因
1.英語語境的缺乏
學習語言的成功在于將學生放在一個需要用此種語言的環(huán)境之中。由于受母語的影響,孩子很少會用英語在平時交流,相反是在教師的控制之下,機械地重復操練。交際教學思想的倡導者歐萊特認為:“語言學習的成功在于放在一個需要用的交際語之中,這樣才能培養(yǎng)學生對語言形式的得體與否做出判斷的能力和結合語境理解語言形式與意義的能力?!蔽覀兊膶W生,除了只在課堂上接觸英語、說英語,而到了課后,同學之間、與家長之間、購物生活、游玩都不需要用英語,學生也不會去用英語。沒有運用語言的地方,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慢慢忘記,變成了啞巴英語。
2.性格內向,不愿說
一部分學生的口語訓練不到位,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不敢說出口,這也和性格密切相關。有些學生覺得說英語很別扭,怕招致別人的笑話,也羞于開口,大多數(shù)學生剛剛學英語,怕自己的發(fā)音不準,久而久之,就不敢開口說了。這種心理常導致學生在口語表達時顯得焦慮和緊張,影響他們正常思維和順利表達。再者,學習英語,每個人的天賦和能力都是不相同的,有的學生學起語言來,天生有很好的語感,對于背誦單詞,識記課文,幾遍下來就能輕松背出來;相對于部分學生來說,光靠死記硬背,效果還不好,容易遺忘。造成這種心理的原因就是學生平時缺乏足夠的口語練習機會,在開口時沒有一種自主感,同時又過多考慮所說的詞句是否符合語法規(guī)則,沒有自信,不愿說。
3.缺少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充分說明了興趣的重要性。當前英語教學中,教師受考試的影響,將更多的時間引導學生記單詞,默詞組,寫句子,做練習,使得本來富有趣味的語言學習活動變成了枯燥的知識訓練,學生自然越學越沒味道,越學越不感興趣。
4.習慣較差,不肯聽說
聽是說的基礎,要想語言說得好,就要多聽,有了足夠的標準語音輸入,才能幫助學生慢慢形成正確的發(fā)音,在對比中糾正錯誤的發(fā)音。因此,形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對于促進學生學習和掌握英語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教學中,我們發(fā)現(xiàn),一些學生上課學習的習慣差,教師在教學時他沒有認真聽,同學在說時他沒有聽,沒有正確的語音輸入,他們自然不能將詞讀準確。而且有的學生為了“抄近路”,在背誦單詞和詞組時,會只關注拼寫,而不去關注詞組發(fā)音,更不會去關注詞的發(fā)音規(guī)律,模仿跟讀錄音等,這種不良習慣,直接導致學生不愿開說,不會說英語。
二、讓小學生英語“能開口說”的主要措施
1.加強學生自信培養(yǎng),讓學生有信心去說
良好的師生關系對學生的英語口語練習有極大的幫助。在口語練習過程中,教師主動成為學生中的一員,親近他們,理解他們,幫助他們,學生才會樂于接受。他們只有感受到教師的諄諄教導是愛護他,關心他,才會自覺地接受教誨,并喜歡上老師教的學科。同學之間也是如此,只有大家相互幫助,相互配合,形成一種互幫互助,共同進步的關系,才能激勵學生都參與進來。
2.創(chuàng)設語言情境,讓學生真實地說
在英語課堂上,有很多學生不愿開口說話,擔心自己開口會說錯,會遭人恥笑。這樣“不語”的學生在課堂上始終處于被動位置。根據(jù)這一點,教師應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可漸漸消除他們的心理障礙,漸漸地讓學生產生想用英語表達的愿望。
教學內容1:教學welcome to our school
T:Look!Here comes our new friend this term.
Hes a new student.
Lets say welcome to our school to him.OK?
Ss:OK!***,welcome to our school.
T:Hello,***.Nice to see you.
S1:Nice to see you.
T:Do you know this new school?
S1:No…
T:Who can introduce(介紹) our school for him?
S1:This is our classroom.
S2:This is…
我通過本學期新轉入我班的一名學生,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對于新生的到來,原有的學生肯定很愿意他的到來,所以自然運用到welcome to our school;而對于新生來說,這所新學校是十分陌生的,學校的布局和班級的位置更是不清楚,這樣就可以產生向新同學介紹我們的學校的真實語境,這和Story time的新授內容非常相似,可以以此教學,引出課文,學生就在真實的語境中學習新知了。
3.關注學生的興趣,讓學生主動地說
小學生對于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比較感興趣,因此,
教學中,我們可以運用游戲、兒歌、實物圖片、多媒體動畫等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主動說。
(1)運用游戲激發(fā)學生說
游戲是練習學生口語的一種很有效的手段。游戲的過程能激發(fā)學生興趣,它形式多樣,靈活多變,很能激起學生學英語的興趣,使學生多方面發(fā)展英語才能。如在沈國峰老師執(zhí)教的5AUnit8《At Christmas》中, 老師利用Magic eyes讓學生迅速說出看到的短語或圖片,當一張張圖片學生在緊張地游戲中不知不覺復習了許多和本課相關的舊知,寓教于樂。
(2)運用角色表演激發(fā)學生說
小學生特別喜歡模仿別人,喜歡模仿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人物對話等。因此,我們應利用教材中的故事,引導學生進行角色表演,讓學生在角色對話中感悟人的心情,模仿人物角色的語音語調等,讓學生在角色表演中提高說的能力。如在教4A Unit 6 At the snack bar時,當教完故事內容后,我便安排了角色表演。請看下面的教學片斷:
T:Great!Now lets try to act!
Im the seller(賣家)
Welcome to my shop.(加上動作,注入表演成分,為學生示范)
What would you like?
S1:Id like a hamburger.
T: Anything else?
S1:A glass of milk,please.
T: Here you are. What about you?
S2:Two sandwiches,please.
T: Here you are。
S1,2:Thank you .Bye!
T: Bye!
(T-S,S-S)
教師扮演小吃點營業(yè)員,用學生學過的語言與學生進行初步的交際活動,并逐步呈現(xiàn)新的語言項目,讓學生融舊知與新知為一體,由師生示范對話,過渡到生生對話,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鍛煉了口語,語言能力自然提高。
(3)運用兒歌激發(fā)學生說
英語兒歌由于內容豐富生動,語言淺顯,朗朗上口的韻律和節(jié)奏而深受學生喜歡,是活在孩子們口頭上的英語文學。它能有效地激發(fā)少兒的學習興趣,保持少兒的學習動力,是非常適合孩子們學習的一種形式,它能幫助學生記憶和運用語言,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進行英語口頭表達。
教學時,教師先示范,用手打拍子,引導學生踩著拍子先跟老師說,然后教師再配上節(jié)奏音樂,學生的興趣馬上提起來,就連平時表現(xiàn)消極的學生也參與進來,效果極佳。我發(fā)現(xiàn),經常使用此種方式,學生便會慢慢地愿說,樂說。
4.培養(yǎng)學生良好聽說習慣,讓學生“有范”地說
語言的學習是一個模仿、實踐的過程,學生要說出漂亮的英語,就要多聽,多模仿,因此,良好的聽說習慣是學生說好語言的保障。如在課堂上,要多加強聽錄音跟讀指導,跟讀時要注意語音、語調的準確性,要引導學生關注語句中的重讀、弱讀和連讀,升降調等;同時結合人物特點、語言場景等,引導學生帶著情感去讀。在課堂教學中,經常進行對話“超級模仿秀”活動,比誰與原聲音更接近,更像等,對于模仿得好的學生,教師給予多表揚,并樹立為榜樣,鼓勵其他學生向他學習,讓學生漸漸養(yǎng)成聽說的好習慣,長時間訓練下來,讓學生“有范”地說。
三、結語
語言表達是語言學習最重要目的,因此,作為啟蒙教育的小學英語教學,應多關注學生口語能力的訓練與發(fā)展,要多創(chuàng)設學生口語訓練的場所,多增加學生說英語的興趣與自信心的培養(yǎng),要讓學生熱愛英語交流,在多說多練中提高口語能力,說出一口純正的英語!
【作者單位:蘇州吳中區(qū) 藏書實驗小學 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