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捷穎 嚴曉偉
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在體內(nèi)外均可抑制血管內(nèi)皮細胞表達粘附分子[1]。而病理狀態(tài)下HDL結(jié)構(gòu)改變對其抑制細胞粘附能力的影響尚不明確。我們通過提取健康人、單純糖尿病、單純冠心病及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HDL,檢測其血清淀粉樣蛋白 A(serum amyloid A protein,SAA)和載脂蛋白 AI(apolipoprotein A-I,apoAI)水平,并進行HDL抑制細胞粘附作用的研究,以探討HDL的結(jié)構(gòu)改變對其抗炎功能的影響。
人急性單核細胞白血病細胞株(human acute monocytic leukemia cell line,THP-1細胞株)購自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基礎研究所細胞中心;臍靜脈內(nèi)皮細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ⅤECs)取自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婦產(chǎn)科。人SAA-ELISA免疫分析試劑盒(Biosource公司),人 apoAI-ELISA 免疫分析試劑盒(武漢中美科技有限公司)。抗人CD54單克隆抗體,抗人CD106單克隆抗體(Sigma公司)。Calcein-AM,Calbiochem公司。BCA蛋白測定試劑盒,Pierce公司。
2008年10月在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內(nèi)分泌科及心內(nèi)科住院患者中隨機入選符合條件的單純糖尿病患者7例(DM組),單純冠心病患者8例(CHD組)及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9例(DM+CHD組)。糖尿病患者入選標準為1999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2型糖尿病診斷標準[2]。冠心病患者入選標準:既往確診心肌梗死,或有典型心絞痛癥狀,冠狀動脈造影顯示主要血管存在50%以上狹窄。排除標準:取血前有他汀藥物使用史,I型糖尿病、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肝腎功能不全、年齡<18歲或年齡≥80歲。同時選取年齡、性別相匹配的健康體檢者8名作為對照組(Normal組),所有受試者簽署知情同意書,研究方案經(jīng)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所有受試者樣本均隨機編號,受試者信息不提供給檢測人員。
于 1.21 g/ml密度液(283.4 g NaBr,0.5 g EDTA,去離子水1 L)下部加入受試者血漿,離心(Beckman 55.2 Ti,轉(zhuǎn)速42000 rpm)12 h提取脂蛋白混合物。在清潔離心管中依次加入1.006 g/ml(9 g NaBr,0.5 g EDTA,去離子水 1 L)、1.063 g/ml(95 g NaBr,0.5 g EDTA,去離子水1 L)密度液,于雙層密度液下部加入已提取脂蛋白混合物,離心(Beckman 55.2 Ti,轉(zhuǎn)速45 000 rpm)2 h提取極低密度脂蛋白(very low density lipoprotein,ⅤLDL),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和 HDL。 應用透析液(0.02 M Tris-HCl,0.9%NaCl,pH 調(diào)至 7.4)透析 48 h,采用聚乙二醇20 000濃縮脂蛋白并4℃保存。酶標儀562 nm下測定吸光度,BCA法測定各樣本蛋白濃度。
根據(jù)人SAA-ELISA及人apoAI-ELISA免疫分析試劑盒說明書步驟操作,酶聯(lián)儀在450 nm波長依序測量各樣本孔光密度(OD值)。采用直線回歸算法繪制標準液的吸光度對應標準濃度的曲線。從標準曲線中讀取未知樣本和對照品的SAA及apoAI濃度。單位脂蛋白量中SAA量的計算如下:SAA量(ng/μg) =SAA 濃度(ELISA 法,ng/ml) /蛋白濃度(BCA法,μg/ml)。單位脂蛋白量中apoAI量的計算如下:apoAI量(ng/μg) =apoAI濃度(ELISA法,μg/ml)/蛋白濃度(BCA 法,μg/ml) ×1 000。
取正常足月新生兒臍帶,用膠原酶I溶液消化獲取HUⅤECs,用ECM完全培養(yǎng)基接種于25 cm2培養(yǎng)瓶中培養(yǎng),每2~3 d即以1:3的比例進行細胞傳代,傳2代后凍存于液氮罐,實驗前進行細胞復蘇,而后再傳代1次,48 h后進行實驗。
調(diào)節(jié)HUⅤECs濃度至5×105cells/ml,種入細胞培養(yǎng)板,恒溫培養(yǎng)箱培養(yǎng)12 h,饑餓細胞12 h,而后加入孵育濃度為1 mg/ml的健康人、糖尿病、冠心病及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HDL,孵育4 h,再加入刺激濃度為10 ng/ml的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刺激4 h 后中止反應,抗人CD54-PE和CD106-FITC單克隆抗體標記后,流式細胞儀檢測平均熒光強度,從而獲得 ICAM-1和ⅤCAM-1的表達水平。
調(diào)節(jié) HUⅤECs濃度至 5×105cells/ml,種入細胞培養(yǎng)板,恒溫培養(yǎng)箱培養(yǎng)12 h,饑餓細胞12 h,加入孵育濃度為1 mg/ml的健康人、糖尿病、冠心病及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HDL,孵育4 h,再加入刺激濃度為10 ng/ml的 TNF-α刺激24 h后,加入Calcein-AM熒光染色劑標記的THP-1細胞,避光共同孵育60 min后中止反應,流式細胞儀檢測平均熒光強度,從而獲得其粘附細胞數(shù)量。
各組基線人口既往病史、相關實驗室及臨床檢測結(jié)果比較,年齡分布、性別構(gòu)成、總膽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分布平行,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表1)。
表1 各組受試者一般臨床資料比較
經(jīng)過瓊脂糖電泳鑒定提取血脂純度,可見全血漿條帶雜亂。HDL、LDL及ⅤLDL樣本的條帶分別位于不同條帶區(qū),且未出現(xiàn)明顯雜帶。表明通過超速離心方法提取的HDL純度較好。ⅤLDL條帶較淡,與血漿中ⅤLDL含量較低相符。
如圖1所示,Q1象限內(nèi)細胞表示ICAM-1表達陽性,Q2象限內(nèi)細胞表示ICAM-1及ⅤCAM-1均表達陽性,Q3象限內(nèi)細胞表示兩個粘附分子均表達陰性,Q4象限內(nèi)細胞表示ⅤCAM-1表達陽性。樣品未加入免疫熒光標記抗體,可見大部分HUⅤECs集中于Q3象限,無免疫熒光表達(圖1A)。經(jīng)過TNF-α刺激并加入了ICAM-1及ⅤCAM-1免疫熒光標記抗體的樣品,大部分細胞表達ICAM-1和ⅤCAM-1雙陽性(圖1B)。加入健康人HDL后,可見細胞集中區(qū)域明顯向左下象限移動,兩個粘附分子的表達強度均有所下降(圖1C)。表明HDL有明顯的抑制粘附分子表達的作用。加入各組患者HDL后,細胞集中區(qū)域均較圖1C向右上象限移動(圖1D~F),表明各組患者HDL抑制粘附分子表達的能力均減弱。
對各實驗組間HDL抑制ICAM-1和ⅤCAM-1表達的能力進行比較,健康對照組ICAM-1平均熒光強度明顯小于 DM組(17 318.60±4 364.77比34 171.67±13 918.07,P=0.02)及 DM+CHD 組(39 633.60 ±8 728.22,P <0.01)。 CHD 組 ICAM-1平均熒光強度明顯低于DM+CHD組(25 491.75±9 511.25比 39 633.60±8 728.22,P=0.04)(圖2A)。健康對照組ⅤCAM-1平均熒光強度明顯小于DM+CHD組(244.80±119.55比388.80±75.76,P=0.04),但與 DM 組(P=0.49)和 CHD 組(P=0.77)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圖2B)。結(jié)果提示DM組及DM+CHD組HDL抑制ICAM-1表達的能力明顯減弱;DM+CHD組HDL對ⅤCAM-1表達的抑制作用明顯減弱。
圖3A顯示的 HUⅤEC未經(jīng) HDL作用,僅經(jīng)TNF-α刺激,其峰值偏右,熒光強度表達較高,提示有較多THP-1細胞粘附。而圖3B顯示的HUⅤEC經(jīng)健康人HDL作用后可見峰值明顯左移,熒光強度表達下降。表明HDL有明顯的抑制THP-1粘附HUⅤECs的作用。
圖1 空白對照,TNF-α刺激后及各實驗組加入HDL后樣本表達粘附分子的流式細胞圖
圖2 各受試組HDL抑制ICAM-1、ⅤCAM-1表達的平均熒光強度值比較
圖3 TNF-α刺激后未加入HDL及加入HDL后樣品圖像對比及各受試組HDL抑制THP-1細胞粘附的對比
健康對照組THP-1表達平均熒光強度明顯小于DM組(503.24±63.50比2 918.00±0.00,P<0.01)、CHD 組(1 510.33 ± 1 353.87,P=0.05)和DM+CHD 組(4 196.50 ±412.60,P <0.01)。 CHD組THP-1表達明顯低于DM組(P=0.02)和DM+CHD組(P<0.01),DM組THP-1表達明顯低于DM+CHD組(P=0.03)。結(jié)果顯示,不同人群HDL對THP-1細胞粘附功能的抑制作用按以下次序減弱:健康人群>CHD組>DM組>DM+CHD組(圖3C)。
健康對照組HDL的SAA水平明顯低于DM組(4.89±1.46比22.54±7.40,P <0.01),并且明顯低于CHD組(13.28±5.05,P=0.03)。 DM 組 SAA顯著高于 CHD 組(P=0.03)(圖4)。
圖4 各受試組HDL的SAA含量比較
將所有樣本HDL中SAA和apoAI含量與相關標本ICAM-1、ⅤCAM-1表達平均熒光強度及THP-1細胞粘附HUⅤECs平均熒光強度行多因素回歸分析,并校正年齡、性別、糖尿病、冠心病、吸煙、血漿TC和TG水平的影響。結(jié)果顯示,HDL中SAA的含量對與其共同孵育的HUⅤECs的ICAM-1的表達呈顯著正相關,其回歸系數(shù)為 1.57(t=3.22,P<0.01);SAA的含量對 HUⅤECs粘附 THP-1的數(shù)量也呈顯著正相關,回歸系數(shù) 1.16(t=3.05,P=0.01);SAA含量對 ⅤCAM-1的表達無影響(P=0.60)。HDL中apoAI的含量與HUⅤECs中ICAM-1的表達呈顯著負相關,其回歸系數(shù)為-0.35(t=-2.40,P=0.02);apoAI含量對 ⅤCAM-1 的表達及THP-1細胞粘附無顯著影響(P=0.25、0.80)。
2型糖尿病患者動脈粥樣硬化程度明顯高于健康人[3]。Russo等[4]研究發(fā)現(xiàn)患者體內(nèi)α-1 HDL、α-2 HDL和pre-α-1 HDL水平降低,α-3 HDL水平增高,與其體內(nèi)高炎癥因子水平相關。因此,糖尿病患者HDL的抗炎能力與HDL組成結(jié)構(gòu)密切相關。本研究從抑制粘附分子表達及細胞粘附方面證實了糖尿病患者HDL抗炎作用明顯減弱,甚至弱于冠心病患者,提示糖代謝異常嚴重影響HDL的抗炎功能。
冠心病患者的HDL中補體C3、纖維蛋白原和其他炎性蛋白含量增加,與其抗炎作用的降低有關[5]。 Pérez-Méndez等[6]的研究顯示,心肌梗死患者HDL-C水平與健康人比較并無差異,但HDL-P亞型改變導致HDL顆??箘用}粥樣硬化作用減弱,甚至出現(xiàn)促動脈粥樣硬化作用。冠心病患者HDL中血紅蛋白含量明顯升高,血紅蛋白與HDL間的連接促進了HDL的促炎作用[7]。上述研究從不同角度均證實HDL結(jié)構(gòu)(并非是HDL-C的血漿水平)發(fā)生改變是導致其抗炎作用發(fā)生異常改變的主要原因。
在炎癥狀態(tài)下,HDL中SAA含量明顯增加并且apoAI含量減少,結(jié)構(gòu)改變的同時抗炎能力下降[8]。終末期腎病患者HDL的49種組成蛋白中,只有富含 SAA的HDL刺激炎癥因子的產(chǎn)生,且HDL中SAA含量與其抗炎能力呈負相關[9]。SAA通過激活NF-κB途徑,促進促炎細胞因子及趨化因子的表達[10]。本研究不僅證實,在疾病狀態(tài)下HDL的抗炎能力下降,還進一步顯示HDL中SAA的含量與其抑制ICAM-1表達及THP-1細胞粘附的能力呈負相關,HDL中apoAI的含量與其抑制ICAM-1表達的能力呈正相關,從而為研究HDL結(jié)構(gòu)變化影響其抗炎作用的機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我們的研究提示,糖尿病和冠心病患者的HDL功能減弱甚至消失,不僅與其血液濃度相關,與其結(jié)構(gòu)改變更加關系密切。因此,單純提高HDL-C的血漿水平并不能改善心血管風險。此外,糖尿病患者HDL的抗炎作用減弱較CHD患者更為突出,探索糖尿病與冠心病患者HDL結(jié)構(gòu)的差異有助于進一步闡明影響HDL功能的結(jié)構(gòu)因素。在糖尿病和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風險預測方面,HDL中的SAA含量可能成為有提示意義的指標。
本實驗的局限性在于因為實驗室提取和純化脂蛋白的過程復雜、耗資較大,限制了本研究的樣本規(guī)模,下一步可擴大樣本規(guī)模繼續(xù)研究,還可進一步深入研究SAA影響HDL抗炎作用的生物學機制,探討降脂藥物對SAA含量以及HDL功能的影響,通過基礎與臨床緊密結(jié)合的研究,將對疾病的預防和治療產(chǎn)生重要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