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春梅
一、 教學內容:
教科版小學科學二年級下冊37、38頁。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知道金魚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
2、過程與方法:會用文字和圖畫觀察記錄金魚。能提出問題,并針對問題進行探究。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培養(yǎng)以觀察目的為出發(fā)點,實事求是的觀察態(tài)度。體驗到探究金魚的特征方面的興趣,愿意和他人合作并交流看法。
三、教學重點:認識金魚的形態(tài)特點
四、教學難點:了解金魚的生活習性
五、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金魚、魚缸、回形針、魚食、面包屑、水草、滴管、紅墨水、記錄紙。學生準備:鉛筆
六、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1、魔術表演,導入課題。
師:孩子們,前幾天我跟一個魔術師學了一個魔術,你們想看看嗎?(師從玻璃杯里變出一條金魚)
師:對,一條漂亮的金魚變出來了!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研究金魚!板書課題:金魚
2、交流回憶,說說金魚。
師:以前你們見過金魚嗎?對金魚你知道哪些?
3、觀看視頻,觀察金魚
金魚是生活在水里的小動物,是人們人工培育出來的,品種很多,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去欣賞一下這些漂亮的金魚。
看了這么多的金魚,你有什么話想說?
(二)、活動一:觀察金魚的外形特征
1、明確觀察目的,知道實驗要求。
師:我們要進行一個觀察比賽,看看哪一組完成得最好!首先,我們明確一下這次觀察的目的!PPT出示觀察目的,齊讀。
觀察金魚的過程中還應該注意些什么?誰來給大家提個醒兒?
2、分發(fā)實驗器材,分組進行觀察。
希望大家在觀察的時候一定做到,不要傷害到小金魚。請各小組的實驗員到講臺領取實驗器材,每個孩子在觀察之后做好記錄。
3、交流觀察實驗的結果。
實驗結束了,誰能把你的觀察結果給大家說說?學生帶著實驗記錄單說。
師小結:(板書:頭、軀干、尾、鰭)
(三)活動二:研究金魚的生活習性。
1、提出探究問題。
教師:我們剛才研究了金魚的外形,對于金魚,你們還想知研究哪些問題?
教師:孩子們的問題可真多呀!時間關系就暫時提到這里,你們提的問題很有研究價值,有關金魚的有些問題,科學家目前都還在研究,你們很了不起,不過這么多的問題在這節(jié)課上我們不能全部研究,我們只選三個問題進行研究。
老師板書:
運動呼吸 捕食
2、猜想,選擇探究內容、方法和材料
師:歷史上很多的科學發(fā)現都是從大膽地猜想開始的,那誰來猜一猜金魚是怎么運動?它是怎么呼吸的?又是怎么吃食物呢?生自由發(fā)言
師:大家的猜想是大膽的,但是科學研究還得講究證據,需要我們用實驗來進一步驗證,下面就請小組討論一下,你們準備選哪個實驗進行研究?(小組討論)
生說,老師把各組的序號分別寫在三個研究課題下。教師:誰來說說你們小組討論的結果?(小組匯報實驗方法,實驗所需材料,教師及時啟發(fā)小結)
3、出示實驗器材,學生根據本組實驗選材。
好吧.現在我們每一小組都有自己想研究的問題,希望你們在研究的時候能夠及時地把你們的想法,做法和發(fā)現記錄在這張記錄表上(實物投影出示)。下面請各組組長上來領取你們需要的材料,拿到材料就可以開始研究了。選擇研究吃食物的小組可以結合書37下面的內容做參考,選擇研究呼吸的小組可以結合書38頁進行實驗。
4、小組實驗
老師提出實驗要求:
5、全班交流
師:哪個小組愿意上來匯報一下你們的發(fā)現?
學生:我們把食物每種都放到水里,發(fā)現魚吃了魚食和面包屑,不吃水草。
教師:你們觀察真仔細。(板書:魚食和面包屑)
教師:其他組呢?
學生:我們小組把紅墨水滴在金魚的嘴里放入水中,發(fā)現金魚嘴里吸了紅墨水。
教師:那鰓的地方呢?
學生:又從鰓邊出來了。
教師:說明什么?
學生:有點疑惑……
教師:說明金魚嘴一張一合的,并不是喝水,水經過鰓以后,鰓吸取水里的氧氣,靠鰓呼吸。
(板書:鰓)
教師:其他組,還有其他發(fā)現沒有?
學生:我們組,發(fā)現魚是靠鰭運動的,我們用回形針別住金魚的尾,魚就不會轉彎了,又用回形針別住魚鰭,魚動也不動了,倒在了魚缸里了,說明金魚是靠鰭運動的
教師:你們完成得很棒!
(板書:鰭)
教師:金魚生活在水中,身上有鱗片,用鰭游泳,用鰓呼吸,吃魚食和面包屑,和其他動物一樣會繁殖后代。(多媒體出示金魚示圖,邊指邊說,總結性語言)
(四)知識拓展延伸
教師:今天,老師和孩子們一起認識了金魚朋友,其實金魚以及其他魚類身上還有許多小秘密,孩子們在課余時間可以收集資料,繼續(xù)研究。希望有新的發(fā)現。
【作者單位:重慶市江津區(qū)享堂小學校 重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