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戀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5)10-000-01
摘 要 隨著創(chuàng)新教育理念的推廣,高校體育教學方法應順應時代的發(fā)展進行深入的改革。我國體育教育發(fā)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在發(fā)展的過程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需要各高校對體育教學進行創(chuàng)新改革。本文從學生自身需求以及高校兩個角度出發(fā),分析研究高校體育教學方法的改革,將教學方法改革總結為三點:第一,豐富體育課程設置,擴大學生選擇范圍;第二,改善教學方式激發(fā)高校學生的參與意識;第三,加強對學生健康意識的培養(yǎng)和健身方法的教授等。
關鍵詞 體育教學方法改革 高校學生 培養(yǎng)意識
一、前言
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時代的進步,當代高校學生身心發(fā)展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高校學生擁有綜合全面的能力與體育素質直是高校體育教育的重要目標,如何順應當代高校學生的成長需求,有效的對傳統(tǒng)高校體育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改革成為實現(xiàn)這一目標的首要條件。目前,我國體育教育發(fā)展雖然是突飛猛進,但是我國的體育教學在發(fā)展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例如:教學模式單一,課程設置枯燥等。
針對高校體育教學方法改革,應當從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和教授方式三方面展開,使體育教學由傳統(tǒng)模式轉為創(chuàng)新型的現(xiàn)代化模式。
二、高校應當豐富體育課程設置,擴大學生選擇范圍
當代高校學生在經(jīng)濟以及文化全球化的環(huán)境下成長,具有開闊的眼界與豐富的見聞,同時,這樣的成長環(huán)境造就了他們性格的獨特性以及對培養(yǎng)了他們面對新鮮事物勇于挑戰(zhàn)的勇氣,越來越多的高校學生不僅局限于喜歡傳統(tǒng)的體育項目,例如:足球,乒乓球,籃球等,并且對新興且富于挑戰(zhàn)性的體育項目,例如:攀巖、網(wǎng)球、山地騎車等充滿興趣。所以,高校在針對體育教育設置課程時應充分考慮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盡量將體育教學課程設置實現(xiàn)多樣化與豐富化,擴大高校學生的選擇范圍,使他們能夠依據(jù)自己的喜好與需求靈活選擇體育課程。高校學生通過接觸不同類型的體育項目,不僅能夠保持強健的體魄,還有利于培養(yǎng)積極樂觀的精神狀態(tài),保持心理健康成長。同時,高校通過設置豐富的體育課程,還能夠幫助高校學生接觸到不同類型的體育文化,豐富高校學生的精神生活,為高校學生的健康成長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
三、改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參與意識
高校除了能夠豐富體育課程的設置,使之更加的豐富化、多樣化與靈活化,還要鼓勵體育老師改善自己的教學方式與上課形式,將原有“老師負責授課,學生負責聽課”的單向傳統(tǒng)授課方式轉變?yōu)槔蠋熍c學生互動交流的雙向授課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提高學生的參與度。高校體育授課老師應當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充分考慮到現(xiàn)在高校學生的心理特性以及性格特點,結合體育項目的特點,改革教學方式與教學方法,例如:授課老師可以在授課過程中安排活動鼓勵學生進行參與,還可以在授課過程中鼓勵學生自行安排小組活動等,將課程進行中學生的被動地位轉變?yōu)橹鲃拥匚?,使得教學方式能夠貼合當代高校學生的需要。通過改革教學方法,提高高校學生的參與意識,不僅能夠加深高校學生的課程體驗,還能夠鍛煉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意識,幫助高校學生培養(yǎng)團隊精神。
四、加強對高校學生健康意識的培養(yǎng)和健身方法的教授
實現(xiàn)高校學生體育教學的目標,不僅要在體育課程設置以及教學方式上進行創(chuàng)新改革,還要注重教學內容的安排。高校體育教學內容不應只是針對體育項目的技巧,還要從體育的人文社會學、健康教育學、體育的運動科學、體育美學等方面豐富教學內容[1],在保證高校學生掌握體育項目操作技巧的同時掌握其文化意義也同樣重要。除此之外,高校還可以通過講座以及各種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健康意識,幫助學生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習慣,教授高校學生鍛煉身體、健康減肥、急救與自救等健康小知識,使課堂內容不僅兼具健身性,還具有實用性與娛樂性。加強對高校學生健康意識的培養(yǎng)和鍛煉方法的教授,能夠從源頭加強高校學生對體育鍛煉的重視,使他們能夠更加積極的參與體育課程,幫助他們更好的了解體育教育的意義,并使他們能夠更加充分的融入到體育教學中,實現(xiàn)體育教學的目標。
高校在體育教學改革方面擔負著重要的責任,但是在體育教育改革的過程中,學生本身也應為體育教學的改革做出自己的貢獻。首先,高校學生應加強對體育教學理念與教學意義的理解,體育教學不僅僅是為鍛煉健康的體魄,它還是提高學生體育素質與綜合能力的重要途徑。其次,高校學生應督促自己積極參與體育活動,提高自己參與體育活動的意識,使自己能夠充分的融入到體育教學中,是體育教學有單向性變?yōu)殡p向互動性,幫助老師更好的了解學生需求。高校學生只有在體育教學中積極配合學校在體育教學課程設置、教學方式與教學內容等方面的改革,才能夠使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有明顯的進步。
五、小結
在創(chuàng)新教育理念下,高校應該在課程設置、教學方式與教學內容方面進行創(chuàng)新改革,首先,高校要豐富體育課程的社會,使之豐富化、多樣化、靈活化,擴大學生的選擇范圍;其次,各高校體育教師應當改善體育教學方式,改變傳統(tǒng)的單向性授課模式,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參與意識;最后,高校應加強對學生健康意識的培養(yǎng)與健身方法的教授,從根源上幫助學生培養(yǎng)對學習體育的興趣。除此之外,在改革高校體育教學的過程中,高校學生也應發(fā)揮其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一,高校學生要深入了解體育教學的理念以及意義,明白體育教育不僅只是為了強健的體魄,更是為了能夠提升體育綜合能力;第二,高校學生應當積極參與到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是自己能夠真正融入體育教學,積極與老師進行溝通與交流,幫助體育教學改革的實施和執(zhí)行。
參考文獻:
[1] 李培,田建強,賈珍榮.“以人為本”教育理念在高校體育教學改革中的實踐探討[J].教育理論研究.2010.06.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