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定宇
中圖分類號:G861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5)10-000-01
摘 要 本文通過分析小拇指領先出水對7-9歲初級仰泳教學的影響,找出適合于7-9歲年齡段初級仰泳教學的方法。結果發(fā)現,小拇指領先出水有助于7-9歲年齡段學生克服恐懼感,提高學習興趣;有助于仰泳在大眾游泳中的普及;但是廣大教練員應該明確大拇指出水符合高水平仰泳發(fā)展趨勢,在初學仰泳之后,應根據學生掌握情況適時教授大拇指領先出水技術。
關鍵詞 仰泳手出水 初學仰泳教學
隨著中國競技游泳水平的不斷提升極其影響力的擴大,熱衷游泳運動的人們在全國越來越多。相對于其它三種泳姿而言,游仰泳時仰臥在水面,臂、腿輪流交替劃水和打水,呼吸容易掌握,動作簡單易學,它在民間一直是比較受歡迎的泳式。因此,各個培訓機構針對大眾需求在初學蛙泳之后追加了仰泳教學。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不同手出水姿勢對7-9歲兒童初學仰泳教學的影響。
(二)研究方法
文獻資料法、實驗法。
二、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不同手出水姿勢的特點
1.小拇指領先出水的特點
小拇指出水領先出水是由于在仰泳劃水完成以后,手臂內旋形成的,此時掌心朝向身體外側,形成小拇指朝上的狀態(tài),繼而在進行出水動作時,表現為小拇指領先出水。這是得在移臂過程中不需要轉動手臂,為小拇指入水做好準備;而且小拇指領先出水可以強化下劃動作從而有效提升身體位置;與此同時,由于手臂的內旋使得肩部內旋,而肩部內旋一方面會使得肩關節(jié)被動上提,從而帶動肩部和身體的轉動,另一方面,會造成臂部肱三頭肌的收縮,這使得肱三頭肌參了手臂提拉出水的過程,分擔了肩部肌肉和軀干的負擔,使得手臂出水速度更加迅速,身體的穩(wěn)定性也大大提高;截取實驗組學生出水和空中移臂的瞬間。
2.大拇指領先出水的特點
大拇指出水的技術是由仰泳的劃水階段完成以后,手臂外旋形成的,此時掌心向內,形成大拇指朝上的狀態(tài),繼而在進行出水動作時,表現為大拇指領先出水,但是在空中的移臂階段需要轉動手臂使得掌心向外,做好小拇指入水的準備;在手臂外旋的同時因為手掌攻角的改變也會產生一定的升力,但是這個動作對7-9歲兒童而言中很難掌握,更有甚者忽略了下劃動作,因此整個動作缺少了一個改善身體姿勢的升力。
(二)實驗組與對照組學員學習進度對比分析
1.腿部動作
經過四天的仰泳腿教學,對照組10人、實驗組10人掌握腿部動作,所有學生能夠掌握仰泳腿部技術,通過數據進行進一步的分析,對照組10人掌握腿部動作的平均時間為2.6節(jié)課,而實驗組10人掌握腿部動作的平均時間為2.4節(jié)課,兩組學生掌握情況相同;并且在初步掌握之后,第四節(jié)課為其腿部動作的進一步鞏固提供時間,這為今后學習打下了基礎。
2.臂部動作
對照組第七節(jié)課有8人掌握,優(yōu)于實驗組的6人。對照組為小拇指出水而入水動作要求小拇指領先入水,在空中移臂的過程中手的姿勢不變,因此便于7-9歲兒童模仿;對照組未掌握學生在游進時選擇手背出水,這是因為對照組要求小拇指出水,而此時肩關節(jié)處于反關節(jié)位置,如果身體不能配合進行轉動,學生不能做出動作。
(三)實驗組與對照組教學效果的對比分析
在全部十二節(jié)課結束之后,對學生進行獨立完成25m仰泳的測試,獨立游進25m是檢驗學生是否掌握仰泳技術的必要條件,表1為對照組和實驗組25m仰泳的完成情況。
從表1中我們看出,在全部十二節(jié)課之后,對照組10人全部獨立完成25m仰泳,而實驗組只有8人完成。對照組學生掌握技術所用的時間較少,在掌握技術之后才能夠進行獨立的游泳,進而在這種反復的練習中形成動力定型,進一步提高動作質量以及體能。而實驗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未能快速有效的掌握所教授的技術,教學時間過多的用于錯誤動作的糾正,這就影響了學生獨立練習的時間,練習時間的減少使學生不能在平時的練習中提高動作的熟練程度和增進體能水平。
三、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1.在7-9歲初級仰泳教學中,小拇指出水有助于學生快速、準確的完成臂部動作教學任務,在配合游中腿部動作和臂部動作較少出現反復,這極大的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習速度。2.在7-9歲初級仰泳教學中,大拇指出水需要學生在不斷的練習中逐步掌握臂部動作教學中的重點,手、腿配合教學中,在大量練習之后雖然能夠較為流暢的完成配合動作,但是腿部動作和臂部動作極易出現反復,使學生感到自己“退步”,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影響學習進度。
(二)建議
1.在7-9歲初級仰泳教學中,學生恐懼心里強烈、學習興趣不高、動作生疏、技術粗糙,應采用小拇指領先出水教學以保證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2.在7-9初級仰泳教學中,兩種出水動作各有其長處和不足的地方,因此教練員在實際的教學中應該從實際出發(fā),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因材施教。
參考文獻:
[1] 全國體育院校教材.游泳運動[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1:478.
[2] 傅延浩.中外優(yōu)秀仰泳運動員手出水姿勢的研究[J].游泳季刊.199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