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驍飛
生物學家發(fā)現(xiàn),幼鼠哪怕從未見過貓,但它們一嗅到貓的氣味,或者遠遠聽到貓叫,就會迅速逃跑,這意味著老鼠天生怕貓。老鼠為何天生怕貓?美國西北大學一項關(guān)于嗅覺受體的研究表明,造成“老鼠怕貓”行為的關(guān)鍵,就是因為存在一種名為TAAR的基因,使老鼠具有本能地避開捕食者氣味的能力。科學家培育出了缺少所有14個TAAR基因的老鼠,這些老鼠和正常老鼠在行為上有很大不同——它們見到貓不再懼怕,甚至毫無反應(yīng),像見到同類一樣與之親密接觸。
研究人員還發(fā)現(xiàn),所有的哺乳動物中都存在類似TAAR這樣的“恐懼”基因,人類也一樣。絕大多數(shù)人幾乎天生怕蛇,科學家認為這可能與人類早期穴居有關(guān),穴居的人類極易遭到毒蛇的攻擊,有“恐懼”基因的人能本能地躲開毒蛇免受傷害。這意味著有“恐懼”基因的人生存能力更強。
如果動物缺乏“恐懼”基因,它們就會“無所畏懼”,但這絕不是一件好事!沒有畏懼,就沒有保護自我的逃避行為;沒有逃避,就極易成為天敵的口中之物,這樣的物種極容易滅絕??磥恚翱謶帧辈⒉灰欢ㄊ菈氖?,它讓動物保持了一份必要的警惕;“逃避”也并不全是懦弱,它有時是一種生存策略。
【素材運用】有所畏懼是一種天性。它使得老鼠本能地避開貓的追捕,它使得穴居的人類條件反射地躲開毒蛇免受傷害?;钤诋斚碌奈覀儯诩姅_喧囂的時代里有所畏懼,便會多出一份清醒;在任性沖動的緊要關(guān)頭有所畏懼,便會多出一份理智。心存畏懼,便懂得轉(zhuǎn)化矛盾;心存畏懼,便領(lǐng)略生存策略與成功智慧。
【速用名言】
1.君子之心,常懷敬畏。
——南宋理學家 朱熹
2.懼則思,思則通微;懼則慎,慎則不敗。
——明代政治家 張居正
【適用話題】心存畏懼;生存策略;勇敢與懦弱;矛盾轉(zhuǎn)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