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心武
竹排嫂
□劉心武
這是山東萊陽的一個鎮(zhèn)子。一個很大的院子里,住著一位來自福建的老板,經(jīng)營竹排生意。他進料加工所制的竹排,不是在水上運行的那種筏子,而是用于建筑工地,鋪放在腳手架上,供建筑工人踩踏的承重物。萊陽哪有竹子?竹子要從南方進貨,他為什么不在福建經(jīng)營?反正自改革開放以來,人員流動,離鄉(xiāng)謀生,已是常態(tài)。
竹排的原料,一是竹子,大貨車運來竹子,卸下,先要破開,再截成一定的長度,然后在截得的竹板上打孔;再就是比較細(xì)的鋼筋,用來將打好眼的竹板串起。固定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用能套住鋼筋頭的扳子,將露出竹排兩邊的鋼筋頭掰彎,箍定竹排;另一種是鋼筋段兩端有螺紋,將螺母旋進去箍緊。這是并不輕松的體力活兒,本應(yīng)都由男子來干。但是如今鎮(zhèn)子附近村里,留守的男子多是老弱病殘,于是,形成了竹排嫂大軍。她們掙的是計件工資,每天東方發(fā)亮她們就來,在露天場地干活兒,中午不回村,自帶饅頭,就著花生米,喝老板供應(yīng)的開水。吃完喝完,再稍稍說笑一陣,接著干,直到天光模糊。收工時當(dāng)著老板點數(shù),算下來,每個竹排嫂每天平均能掙80元,一個月下來,能有2000多元的收入。在城里務(wù)工的男人,雖然每天的工資比她們高許多,但是要等到春節(jié)前才能領(lǐng)足工資。若是大小老板拖欠,還得抗?fàn)幰环?,才能把錢帶回家。因此,竹排嫂們每月一結(jié)的收入,便是一家老小生活的切實支撐。
羊群有頭羊,竹排嫂里有頭嫂,她男人恰好姓祝,從老板起大家就都叫她竹嫂。竹嫂五官端正,身體健壯,皮膚黧黑,嗓門兒特大。她男人在北京建筑工地干鋼筋工。往往是,下小雨了,竹嫂帶領(lǐng)姐妹們退到簡陋的檐棚下,繼續(xù)制造竹排;雨下大了,有的人不干了,她套個雨披,還干,直到瓢潑大雨傾瀉而來,才肯停下來。
有次老板進的竹子,破開后飛出粉塵,顯然那竹子是讓蟲子啃過了。竹嫂就向老板抗議:“這批料不行!工地上的人踩上去,不安全!”老板說:“知道你男人是干那個的,可哪能那么巧,偏趕上他去踩呢?再說,這樣的竹片也不至于就會踩折!”竹排嫂們的男人都是在建筑工地干活兒的,聽了老板這話,一窩蜂反駁。一個說:“她男人沒踩上,我男人踩折了摔下來你償命!”一個說:“誰踩上也是個地雷!”竹嫂就跟老板說:“我們還給你拿它做竹排,不過不是做建筑工地用的,做成養(yǎng)羊的那種!”養(yǎng)羊的竹排承重不用那么講究,而且,竹片之間要留縫,好讓羊屎蛋漏下去,當(dāng)然,批發(fā)價也就低許多。老板不愿意:“最近哪有來要那個貨的??!”竹嫂就做主:“姐妹們,這批竹子咱們就給他弄成養(yǎng)羊的!”又對老板說:“你不能黑心賺錢,你要有良心!做成的羊排給你碼得齊齊的,早晚能銷出去!”老板退讓了:“好吧好吧,你個竹嫂,還真惹不起你!”
來了個新手,她穿竹排的時候,本該在上好螺母以后,用銼子把露出的螺紋銼花,以防螺母在運送擺放中震松。為了計件多得,她卻省略那道工序,直到收工前,才被竹嫂發(fā)現(xiàn)。竹嫂不依,那媳婦說:“你倒比老板還狠,哪有那么巧的事,偏我做的就散架!”吵到老板那里,老板對那新手說:“你的男人,是在城里收廢品吧?你要不跟竹嫂她們一條心,我也不敢用你了。我出的竹排為什么供不應(yīng)求?口碑那么好?就因為我這里干活兒的媳婦們,男人全在城里建筑工地干活兒。她們的心思,是質(zhì)量的保證,你想干下去,就得聽竹嫂的,連我也得讓她三分!”結(jié)果,那天竹排嫂們加班,把那新手做的竹排一個個找出來再加工,她們不再爭吵,而是一起唱起了歌……
(原載《小小說月刊》2015年第1期 河南李金鋒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