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鵬,劉凱
低合金鋼廣泛應用于工程機械、橋梁、軌道交通等結構件,長期以來,通過熱處理途徑提高鋼的性能一直是研究重點。曾有人利用等溫處理的方法得到了強塑性都較好的復相組織鋼,這些研究揭示了等溫處理在提高組織性能方面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因此,本文對中碳低合金鋼進行等溫淬火及回火,研究等溫時間及回火對顯微組織和性能的影響,通過等溫淬火方法以提高材料的強塑性和韌性,為該低合金鋼的應用提供支持。
試驗用鋼的化學成分如表1所示。最終熱處理工藝為:隨爐升溫到900℃并保溫30 mi n,進行完全奧氏體化,到達保溫時間后立即放入280℃的鹽浴爐內,鹽浴等溫轉變0.5~1.5h,空冷至室溫;然后再進行加熱至250℃并保溫1.5h的回火處理,最后空冷至室溫,熱處理工藝如圖1所示。這樣得到的組織為無碳化物貝氏體組織。
通過金相顯微鏡觀察試樣顯微組織,通過掃描電鏡觀察試樣的斷口形貌。利用萬能電子拉伸試驗機進行試樣的力學性能測試,試樣為直徑5mm、標距25mm的標準拉伸試樣。利用沖擊試驗機測試試樣的沖擊韌度,試樣尺寸為1 0mm×10 mm×55mm的U型沖擊試樣。用X射線衍射儀對試樣中的相組成及其相對含量進行測量分析。
不同熱處理條件下的力學性能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隨著等溫時間的增加,試驗用鋼的硬度、抗拉強度和屈服強度降低,而斷面收縮率、斷后伸長率和沖擊韌度增加。通過對比回火與不回火試樣的性能可以看出,試樣經過回火后,強度和硬度降低,而塑性和韌性增加。這是由于回火消除了一部分位錯,從而使阻礙位錯運動的抗力降低,位錯易于運動,從而塑性增加。
試樣的顯微組織如圖2 所示。對比圖2中等溫不同時間的金相組織可以看出,顯微組織相似,但是等溫時間長的顯微組織較細。拉伸斷口形貌如圖3所示。由圖3可以看出,所有熱處理狀態(tài)下的斷口都為塑性斷裂,斷口形貌都為韌窩型,等溫1.5h并回火后的斷口韌窩小而深,因此塑性較好。
圖4是不同熱處理工藝下的X射線衍射圖,殘留奧氏體含量如表3所示,可見等溫時間短的,殘留奧氏體含量較多,等溫時間長的殘留奧氏體含量較少,并且回火后的殘留奧氏體含量較回火前的含量少,可見回火熱處理減少了殘留奧氏體含量?;鼗馃崽幚頃档蛢葢?,從而使受擠壓的殘留奧氏體發(fā)生轉變,轉變成馬氏體。而原有馬氏體會變成回火馬氏體,從而使強度降低,韌性增加。
表1 試驗用鋼的成分(質量分數) (%)
圖1 試樣熱處理工藝
圖2 金相組織
圖3 斷口形貌
表2 試驗用鋼的力學性能
表3 殘留奧氏體含量
圖4 不同熱處理狀態(tài)下的 X 射線衍射譜
(1)隨著等溫時間的延長,低合金高強鋼的抗拉強度及硬度略有降低,塑性略有增加,沖擊韌度由75J/cm2升高到81J/cm2。
(2)試驗用鋼經過回火后,塑性增加,抗拉強度及硬度略有降低,沖擊韌度由69J/cm2升高到81J/c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