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微導管超選技術治療原發(fā)性肝癌的臨床應用

    2015-11-15 07:37:38趙建華李小松
    實用癌癥雜志 2015年12期
    關鍵詞:供血栓塞原發(fā)性

    趙建華 李小松 程 微

    原發(fā)性肝癌是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在我國,該病的主要類型是肝細胞肝癌,占原發(fā)性肝癌的90%以上[1-2]。目前,手術切除是治療原發(fā)性肝癌的首選方法,但由于其發(fā)現(xiàn)比較晚,惡性程度極高,且具有易復發(fā)、易轉移、預后差等特點,手術切除的機會很少,術后復發(fā)率也相對較高,效果欠佳[3],而外周靜脈化療效果差,因此,迫切需要尋找1種既有效又安全的治療方法。經(jīng)導管肝動脈化療栓塞術(TACE)包括超選擇性化療栓塞和選擇性化療栓塞2種方法。由于超選擇性化療栓塞即肝段或亞段的栓塞提高了療效,同時減輕了不良反應[4],故目前越來越傾向于使用微導管進行超選擇性插管化療栓塞。本研究通過比較微導管超選栓塞與普通栓塞治療原發(fā)性肝癌的療效及不良反應,探討微導管超選技術治療原發(fā)性肝癌的應用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5月-2014年8月在我科行介入栓塞治療的100例肝癌患者,全部病例均經(jīng)臨床、影像學(超聲、CT、磁共振成像)、甲胎蛋白(AFP)等檢查診斷原發(fā)性肝癌,檢查發(fā)現(xiàn)AFP異常、肝功能正常。隨機分為普通栓塞組和超選栓塞組,普通栓塞組50例,常規(guī)采用5F RH導管或5F YASINO導管行栓塞治療,男性33例,女性17例,年齡32~75歲,平均年齡(51.3±6.9)歲;超選栓塞組50例,采用SP3F同軸微導管行超選擇性肝段、肝亞段或腫瘤供血動脈栓塞治療,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齡34~71歲,平均年齡(53.5±7.7)歲,兩組病例選擇差異無顯著性,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病例均在荷蘭菲利浦數(shù)字減影血管造影機上進行,應用Seldinger穿刺技術,穿刺成功后,經(jīng)導絲引入導管,透視監(jiān)視下,采用5F RH導管或5F YASINO導管作腹腔動脈及腸系膜上動脈插管,常規(guī)作DSA,分析造影表現(xiàn),了解腫瘤供血特點,完全覓到腫瘤所有供血來源。根據(jù)腫瘤大小、腫瘤血管多少及患者全身情況,先行經(jīng)導管灌注化療(5-Fu1.0、順鉑 60 mg、THP40 mg),后普通栓塞組采用導管尖端置于肝固有動脈行栓塞;超選栓塞組采用SP 3F同軸微導管行超選擇性肝段、肝亞段或腫瘤供血動脈插管栓塞(選用超液化碘油10~20 mL與THP10 mg混懸乳化在熒光屏監(jiān)視下緩慢注入行栓塞治療)。2組治療后觀察療效及不良反應。

    1.3 療效

    將腫瘤病灶縮小療效分為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無效、進展4類:完全緩解(CR):治療后復查CT顯示腫瘤體積縮小>50%,臨床癥狀幾乎完全緩解,AFP下降明顯,幾乎到正常水平;部分緩解(PR):治療后復查CT顯示腫瘤體積縮?。?0%,臨床癥狀緩解明顯,AFP下降,但未到正常水平;無效(NC):治療后復查CT顯示腫瘤體積無變化,AFP無變化;進展(PD):治療后復查CT顯示腫瘤體積增大,AFP升高[5]。總有效率=完全緩解+部分緩解。評估術后4周CT顯示腫瘤病灶變化、血清AFP的變化以及術后轉氨酶及膽紅素變化情況。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 15.0軟件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顯著意義。

    2 結果

    2.1 治療后2組腫瘤體積縮小總有效率對比

    超選栓塞組50例,完全緩解18例,部分緩解22例,無效7例,進展3例;普通栓塞組50例,完全緩解15例,部分緩解21例,無效9例,進展5例;超選導管組總有效率較普通導管組高,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術后4周病灶縮小總有效率比較(例,%)

    2.2 術后AFP水平觀察

    術后4周AFP水平變化見表2。2組病例術前AFP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2組AFP水平均降低,與術前水平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2組AFP水平均降低,但超選栓塞組AFP水平降低更明顯,與普通栓塞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

    表2 兩組術后4周AFP水平變化[(s),ng/mL]

    表2 兩組術后4周AFP水平變化[(s),ng/mL]

    組別 術前 術后 P值327.16 ±84.62 10.81 ±3.23 <0.05普通栓塞組 364.32±89.53 36.72±7.34 <0.05 P值超選栓塞組>0.05 <0.05

    2.3 兩組肝細胞損傷指標的比較

    兩組治療前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天門冬酸氨基轉移酶(AST)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與治療前相比,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肝功能指標均有升高。治療后超選栓塞組ALT、AST指標上升幅度低于普通栓塞組(P<0.05),表明超選栓塞組在肝細胞損傷方面損傷更輕;超選栓塞組和普通栓塞組在治療前后指標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ALT、AST指標的比較[(s),U/L]

    表3 兩組治療前后ALT、AST指標的比較[(s),U/L]

    注:與治療前比較,* 為P<0.05;與普通栓塞組治療后比較,#為P<0.05。

    ALT AST組別 治療前 治療后超選栓塞組 23.93 ±5.02 66.78 ±8.23*# 38.12 ±4.71 78.76 ±8.90*#治療前 治療后普通栓塞組 25.02 ±4.77 102.62 ±9.33* 39.69 ±3.42 116.01 ±7.86*

    2.4 兩組肝臟分泌和排泄功能指標的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血清總膽紅素(TB)、直接膽紅素(DB)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兩組患者治療后的 TB、DB指標均有升高;但超選栓塞組TB、DB指標上升幅度低于普通栓塞組,超選栓塞組治療前、后的 TB、DB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普通栓塞組治療前、后的 TB、DB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TB、DB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超選栓塞組在肝臟分泌和排泄功能方面影響更輕,見表4。

    表4 兩組治療前后TB、DB指標的比較[(s),μmmol/L]

    表4 兩組治療前后TB、DB指標的比較[(s),μmmol/L]

    注:與治療前比較,*為P<0.05;與普通栓塞組治療后比較,#為P<0.05。

    TB DB組別 治療前 治療后超選栓塞組 10.73 ±7.58 13.59 ±4.85# 4.37 ±1.87 6.86 ±2.65治療前 治療后#普通栓塞組 12.05 ±5.15 29.13 ±3.01* 5.16 ±2.65 12.91 ±4.32*

    3 討論

    介入放射治療肝癌已有三十多年的歷史,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各種新技術層出不窮,如TACE、液氮治療、激光、微波治療等,在上述各種非手術治療中,以TACE最為成功和被接受。TACE是手術不能切除的中晚期原發(fā)性肝癌的首選方法,對于手術可切除的小肝癌也是首選方法[6]。但在實際工作中,我們發(fā)現(xiàn)腫瘤的供血動脈由于腫瘤的占位效應的推壓,常常迂曲擴張或偏離正常解剖位置,僅使用常規(guī)5F導管和泥鰍導絲,相當部分達不到超選擇腫瘤供血動脈(多為肝段動脈)插管的目的。對部分乏血供、位于肝臟周邊的臨床小癌型可能由于顯影較淡而漏診。且當血管內(nèi)徑接近導管外徑時,導管的進入也會對血管內(nèi)膜產(chǎn)生機械性損傷,在此情況下,碘油化療乳劑會較多誤入正常肝組織,不可避免地會對正常的肝實質帶來損害,加重肝功能損傷,促進肝硬化,術后患者的副反應亦較大。若使用常規(guī)導管強行超選擇性插管,還可導致動脈痙攣或血管內(nèi)膜剝離而影響進一步操作。經(jīng)導管動脈化療栓塞術是目前治療中晚期原發(fā)性肝癌的有效方法,但在治療過程中將不可避免地損害正常肝組織[7],且HCC患者中80% ~85%有慢性肝病、肝硬化等病史,肝儲備功能受到輕重不等的損害,對外界刺激的代償能力較差[8]。所以在進行TACE術時就需要超選擇進入腫瘤供血動脈。微導管外徑細小,質地柔軟,不會對血管壁產(chǎn)生張力而適應其走行,一般超選擇較容易。對部分乏血供或位于肝臟周邊的臨床小癌型,若使用微導管超選擇性插管,一旦將導管超選至其供血血管時,乏血供的腫瘤有可能在超選擇造影時成為富血性腫瘤,注入碘油也能使病灶較好地充盈。使用微導管超選擇插管可達肝段及亞段以下水平,導管選至腫瘤供血血管并注入化療藥物碘油乳劑,這樣就明顯提高了瘤灶局部的藥物濃度,使交通支開放、雙重栓塞成為可能。由于超選擇性插管避開了正常肝組織供血動脈,一定程度上就保護了正常肝組織,減少了肝功能損傷。本組50例采用了微導管超選擇插管,術后隨訪療效好,AFP下降較普通栓塞組更為明顯,療效較普通栓塞組提高。術后肝功能損害輕微,反應較普通栓塞組降低,故微導管栓塞組總體療效優(yōu)于普通栓塞組。在臨床上值得推廣應用。

    [1]張 芳,于長路,陳 東,等.原發(fā)性肝癌TACE術后MRI和DSA隨訪對比分析〔J〕.武警醫(yī)學院學報,2010,16(12):20-22.

    [2]彭磷基,陸大祥.肝癌治療學的研究進展〔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9,29(5):628-630.

    [3]林 貴,王建華,顧正明.肝動脈化療栓塞治療中晚期肝癌的療效和影響因素〔J〕.中華放射學雜志,1992,26(5):311-315.

    [4]Baek JH,Chung JW,Jae HJ,et al.A new technique for superselective catheterization of arteries:preshaping of a microguidewire into a shepherd's hook form〔J〕.Korean J Radiol,2007,8(3):225-230.

    [5]史 沛,茹鳳娟,趙 毅,等.原發(fā)性肝癌介入治療的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3,17(8):91-92.

    [6]吳漢平,馮敢生.肝癌介入治療的現(xiàn)狀與展望〔J〕.臨床放射學雜志,2005,24(3):273-276.

    [7]章有文,孫鏈子,郭義豪.介入治療的并發(fā)癥分析〔J〕.中國臨床醫(yī)學影像雜志,1997,8(4):229-230.

    [8]Khan Kn,Nakata K,Kusumoto Y,et al.Evaluation of nontumorous tissue damage by transcatheter arterial emoblization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Cancer Res,1991,51(1):56-67.

    猜你喜歡
    供血栓塞原發(fā)性
    水蛭破血逐瘀,幫你清理血管栓塞
    顱內(nèi)原發(fā)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學診斷
    辣語
    回回藥方失荅剌知丸膠囊治療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36例療效觀察
    介入栓塞治療腎上腺轉移癌供血動脈的初步探討
    體外膜肺氧合在肺動脈栓塞中的應用
    原發(fā)性甲狀腺淋巴瘤1例報道
    原發(fā)性肝癌腦轉移一例
    三芪湯治療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性眩暈(氣虛血瘀型)45例
    中醫(yī)辨證治療原發(fā)性高血壓病70例
    崇明县| 阳东县| 伊春市| 襄垣县| 广德县| 霍邱县| 青铜峡市| 安吉县| 囊谦县| 商丘市| 丁青县| 焉耆| 灵武市| 宜兰市| 辛集市| 武功县| 新丰县| 始兴县| 桃园县| 汉川市| 阿鲁科尔沁旗| 桐乡市| 海安县| 玉田县| 手游| 永州市| 金溪县| 牙克石市| 乐业县| 特克斯县| 武夷山市| 华坪县| 金堂县| 曲沃县| 南江县| 临安市| 海南省| 巴青县| 溧水县| 根河市| 拉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