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晶 孫艷香(指導老師)
浙江中醫(yī)藥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杭州市城鎮(zhèn)居民的低碳消費行為影響因素分析
——以東新園社區(qū)居民為例
陳金晶 孫艷香(指導老師)
浙江中醫(yī)藥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科學有效地量化、分析、評價居民的低碳消費行為影響因素,將有利于準確認識居民低碳消費,引導居民規(guī)范其低碳消費行為,更好地發(fā)展國家低碳經濟。為了充分深入了解城鎮(zhèn)居民實際的低碳消費行為,本文將從理論分析和實證分析兩方面,應用計量經濟學模型對居民低碳消費行為影響因素進行定量分析,并提出相應合理的對策和建議。
低碳消費 影響因素 城鎮(zhèn)居民消費行為 低碳發(fā)展
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 我國十分重視發(fā)展低碳經濟,并且也關注著居民低碳消費的問題。2011年在《“十二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中任務安排下達,到2015年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下降17%的目標。并且國家發(fā)改委開始大力推行節(jié)能低耗,積極開展低碳發(fā)展試驗試點。2014年11月在《中美氣候變化聯(lián)合聲明》中,我國宣布計劃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20%左右。 2015年在《關于進一步做好2015年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的意見》中,我國對“十二五”各單位地區(qū)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達約束性指標。
國家發(fā)改委曾于2010年7月19日發(fā)布《關于開展低碳省區(qū)和低碳城市試點工作的通知》,確定廣東、遼寧、湖北、陜西、云南五省和天津、重慶、深圳、廈門、杭州、南昌、貴陽、保定八市為我國第一批國家低碳試點。
消費行為反映了消費者的消費價值觀、消費偏好、消費水平與消費結構。辛玲[1]對低碳消費行為做出了如下解釋:消費理念低碳化、消費偏好低碳化、消費水平低碳化。本文將以該觀點為基礎,并結合國內外學者對低碳消費的研究[2-6],認為低碳消費認知水平、產品價值認知、社會責任意識、媒體影響力度、政策關注度等都是影響居民低碳消費行為的主要因素。低碳消費認知水平是指居民對“低碳消費”概念的了解程度;這里的低碳產品價值認知是指消費者對產品在經濟性、便利性、滿意程度等方面的認知情況;社會責任意識是指居民在社會實踐過程中逐步形成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低碳消費過程中的具體體現(xiàn);媒體影響力度是指大眾媒體宣傳力度與居民低碳消費觀念形成的相關程度;政策關注度指居民對國家對低碳消費實施的優(yōu)惠政策的了解程度。另外,還需考慮人口統(tǒng)計中的性別、年齡、學歷、月收入等對居民低碳消費行為影響顯著的因素。
(一)問卷設計
基于研究分析推斷出的影響因素,初步設計調查問卷。問卷包括低碳消費認知水平、低碳產品價值認知、社會責任意識、媒體影響力度、政策關注度和人口統(tǒng)計因素六個自變量調查,選擇低碳消費作為因變量,共設置17個問題。題型包括單選、多選及問答。其中每個自變量均設置兩道問題,并對選項賦予相應的分值,越低碳的行為分值越高(分值從1-4)。
(二)數(shù)據來源
問卷的調查對象為杭州市東新園社區(qū)居民,問卷調查時間:2015年8月-2015年9月。問卷采用隨機抽樣方式。調查樣本來自杭州市東新園社區(qū)六大苑區(qū)的居民。問卷發(fā)放數(shù)量如下茗盛苑30份、孚信苑30份、望景苑30份、雪峰苑30份、東荷星苑30份、新湖苑30份,實際共發(fā)放問卷180份。剔除不完整問卷8份,共得到有效問卷172份 ,有效回收率為95.6%。
基本簡介:東新園社區(qū)。位于杭州市下城區(qū),是杭州市目前規(guī)模最大的經濟適用房住宅小區(qū)之一。園區(qū)總建筑面積逾58萬平方米,占地面積約38.7萬平方米,由茗盛苑等六大苑區(qū)組成,總戶數(shù)5210戶。2015年6月15日,在浙江省2015年“全國低碳日”主題宣傳活動中,省發(fā)改委資環(huán)(氣候)處公布了包括杭州市下城區(qū)東新街道東新園社區(qū)在內的15個社區(qū)作為浙江省第一批低碳社區(qū)試點。
(一)樣本基本情況分析
對問卷總體情況進行統(tǒng)計后,得到樣本的基本統(tǒng)計情況如下:男性87人,女性85人,男女比例接近1:1。從年齡分布情況看:30~39歲和40~49歲的中年群體所占比重比較大,分別為36.0%和35.0%。從受教育程度上來看,高中文化水平所占比重最大,為37.8%。而月收入主要分布在2000~4999元區(qū)間。具體情況見3-1
3-1樣本基本特征統(tǒng)計表
對于低碳消費認知水平因素,本文根據每份問卷此項包含的2個小題計算平均分,并設置了以下分布區(qū)間:1~1.49;1.5~2.49;2.5~3.49;3.5~4.49分析結果顯示:東新園社區(qū)居民對低碳消費的認知程度處于中上水平,大部分居民對低碳消費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大部分數(shù)值分布于2.5~3.49區(qū)間內。低碳產品價值認知、社會責任意識、媒體影響力度、政策關注度等自變量采取以上相同處理方式。分析結果顯示,東新園社區(qū)居民具有較強的低碳產品價值認知和社會責任意識,并且東新園社區(qū)居民認為媒體影響力度會影響他們的低碳消費行為,但并不是決定性因素。同時,東新園社區(qū)居民對低碳優(yōu)惠政策的關注度也比較高。
(二)低碳消費行為影響因素回歸分析
本文利用SPSS22.0軟件,以杭州市東新園社區(qū)居民的低碳消費認知水平、低碳產品價值認知、社會責任意識、媒體影響力度、政策關注度和人口統(tǒng)計因素作為自變量,以居民低碳消費行為作為因變量,賦0-1值作量化處理(即作出低碳選擇為1,未作出為0)。回歸分析主要研究自變量對因變量的影響。通過散點圖、相關系數(shù)圖分析每個自變量和因變量之間模擬對數(shù)線性關系。并且對城鎮(zhèn)居民低碳消費行為的影響因素進行多元逐步回歸分析。具體分析結果見表3-3
3-3系數(shù)分析表
經SPPS數(shù)據輸出結果顯示表3-3,通過p檢驗可以發(fā)現(xiàn),該模型擬合非線性模型中的對數(shù)回歸模型,且擬合效果較好?;貧w模型顯著水平為0.045,F(xiàn)值為4.865,因此模型檢驗結果具有顯著統(tǒng)計意義且不存在共線性問題。除常量外,自變量回歸系數(shù)B的顯著水平均小于0.5,可以認為自變量對因變量有顯著性影響。
根據表3-3可知,(1)女性比男性更愿意購買低碳產品。 (2) 年齡方面,年齡越大越傾向購買低碳產品。(3)中等水平收入的居民更傾向于購買低碳產品,而高收入者缺乏購買低碳產品的動機。 (4)除人口統(tǒng)計因素外,社會責任意識、媒體影響力度和政策關注度的標準系數(shù)均較大,說明社會責任意識、媒體影響力度和政策關注度對居民的低碳消費行為影響較大。居民的社會責任意識越強,就越傾向于購買低碳產品;宣傳力度越強居民越傾向于低碳消費;關注度越高越偏向低碳消費。
(一)建立全面的青少年低碳消費教育機制
本文的實證研究表明,低碳消費認知水平能影響消費居民對于低碳產品態(tài)度和購買意圖。根據數(shù)據分析結果,20歲以下的居民(青少年)的低碳消費意識有待提升。這里需要從學校開始,積極倡導低碳消費,利用宣講會、知識競賽、課堂教育等方法全方位的普及推廣低碳消費的知識,將低碳環(huán)保的消費觀念傳遞給每個學生。學??梢愿鶕嶋H情況開設低碳消費的相關課程教育傳授、傳播低碳消費知識技能。同時,學校還可以成立一些社團組織,通過豐富多彩的社團文化使學生們更容易接受和了解低碳消費,從而逐步提高其低碳消費認知水平。
(二)樹立時尚的低碳消費觀
本文的實證研究表明,高收入人群仍然缺乏低碳消費觀念?,F(xiàn)代社會,物質享受被過分強調,一種炫耀攀比的心理往往會導致消費者做出非理性的高碳消費選擇。因此可以通過名人效應,鼓勵提倡低碳消費行為,使低碳消費變成居民心中時尚、流行的消費方式。
(三)加強低碳公益廣告宣傳
本文的實證研究表明,媒體的宣傳對居民低碳消費行為影響較大。因此相關政府機構(包括各級政府和街道、社區(qū)等等)可通過各種方式的宣傳,加強消費者的低碳意識,從而促進消費者向低碳生活方式進行轉變。在培育全民低碳意識的同時營造低碳消費文化氛圍。與此同時,電視、網絡上公益廣告的推廣效果也不容小覷,相關部門機構應該鼓勵并多支持該類廣告的投入和播放。
(四)政府深入持久開展低碳優(yōu)惠政策
本文的實證研究表明,居民對政府給予低碳消費的優(yōu)惠政策的關注度很高。政府應該完善激勵低碳消費的法規(guī)政策,通過市場機制支持和鼓勵企業(yè)、公民和社會組織全面實行低碳消費。并在貸款、稅收、補助等方面給予低碳消費群體一定的優(yōu)惠,使居民自覺主動進行低碳消費。
推行低碳消費,不但需要居民自身自覺主動的實踐,還需要政府積極引導,同時企業(yè)也要認清方向自覺跟進,這是一種促進低碳經濟發(fā)展的“集體行動”。只有當每個人主動地改變目前的低碳消費的被動狀態(tài),并深入社會各階層,充分發(fā)揮各類社會組織的力量,引導社會實行低碳消費時,中國才能緊跟低碳消費的發(fā)展步伐,向低碳經濟的轉換才有現(xiàn)實的基礎和未來的希望。
[1]辛玲.低碳消費方式的模糊綜合評價[J]. 消費經濟,2012(01):74-77[2]郭德冰,姜學洙.構建低碳消費模式的路徑分析[J].生產力研究,2014(2):92-95
[3]劉蓓琳,鄧國用.我國城市低碳消費模式構建探討[J].消費經濟,2012(04) :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