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殿宏
會議室內(nèi)燈火通明。
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進入征求意見階段,“一把手”石局長親自主持會議。
“請全體同志對局領導班子成員提出批評和建議。特別是對我個人,不要因為我是一把手礙于情面,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是我們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要發(fā)揚光大。下面請同志們踴躍發(fā)言?!笔珠L簡短的開場白,贏來一陣掌聲,大家爭相發(fā)言。
綜合科的老馬是個老科長,也是個老積極,更是個老資格,單位同志背地里稱他為“不倒翁”。他伴了三任局長,自喻為“三朝元老”。老馬雖然剛過半百,但臉上的歲月留痕和頭上的稀疏亮影與他的實際年齡極不相符。老馬清了嗓門兒,第一個發(fā)言:“實踐證明,群眾路線教育是我們服務關口前移、工作重心下移,群眾路線教育擦亮了為民服務的窗口,提升了黨和政府的形象,特別是石局長起了模范帶頭作用,為我們做出了好樣子……”
接著政工科的老王說:“群眾路線教育架起了聯(lián)系群眾的橋梁,改群眾上訪變干部下訪……”
繼后大家爭相發(fā)言。石局長看了看手表說:“同志們的發(fā)言積極性很高,但偏離了召開民主生活會主題,我們要的是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而不是評功擺好。時間不早了,翌日發(fā)《意見征求表》,不記名。”
不久,老馬偷偷問科室里的小張:你怎么提這樣的問題?對了筆跡的。
小張聽了一愣,暗暗抱怨自己年輕幼稚。后又坦然一笑,對老馬說:“實亊求是”。
老馬聽后哼著京劇《空城記》的唱段,“我站在城樓觀光景”……,坐到椅子上詭異一笑。暗自慶幸“生姜還是老的辣”。
經(jīng)一個月公示后,小張由辦亊員提升為綜合科科長,接替了老馬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