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文意
寶寶長大了,要上幼兒園了,但是他真的能離開家了嗎?如果你發(fā)現(xiàn)自家寶寶對家里的某種物品格外情有獨鐘,比如一個不起眼的小枕頭,甚至寸步不離、誰動跟誰急,那么就要引起重視了。
情景再現(xiàn):曦曦和他的小枕頭
曦曦剛?cè)雸@時,老師發(fā)現(xiàn)曦曦總是帶著他的小枕頭,走到哪兒帶到哪兒,寸步不離。特別在睡覺時,曦曦總是緊緊地把小枕頭抱在懷里,時不時還要咬住小枕頭的一角。如果別的小朋友想要靠近小枕頭,曦曦就會不高興,把其他小朋友推得遠遠的;如果老師暗示可以放下小枕頭了,曦曦就放聲大哭!
于是,老師就問了曦曦的媽媽“你家寶寶在家也是這樣的嗎?”,回答果然不出所料,曦曦在家里也是這樣,而且這種情況已經(jīng)持續(xù)很久了。爸爸媽媽也曾經(jīng)試過把小枕頭藏起來,可是曦曦鬧得很厲害,又哭又鬧、最后拗不過曦曦,只好把小枕頭還給他。時間長了,小枕頭變臟、變破了,嘗試過給他買個一模一樣的新枕頭,可是曦曦就是不同意,依舊和原來的“小枕頭”形影不離。
哪些寶寶容易依賴“小枕頭”?
是不是每個寶寶都會像曦曦那樣,對某個小物件比如“小枕頭”如此依賴呢?答案是不一定。在依戀物的行為上,幼兒存在著明顯的個體差異,因此可以說:并不是所有孩子都會出現(xiàn)依賴依戀物的行為。但也有研究表明,在部分孩子身上更容易出現(xiàn)依戀物品的行為。
一般來說,容易出現(xiàn)依戀情況的孩子通常具有敏感型氣質(zhì)。他們天生就不太能接受高強度刺激,特別不能適應新事物和新的安排。就如同曦曦一樣,對周圍環(huán)境變化特別敏感,在適應新環(huán)境的時候比較容易出現(xiàn)退縮現(xiàn)象。甚至表現(xiàn)為發(fā)現(xiàn)幼兒園提供的飯菜之前在家里沒吃過,寧愿餓著也不愿意吃。
此外,還有另一種情形,就是寶寶早期經(jīng)歷了太多的親子分離或者家庭變故,給情緒造成了一定的困擾,使他們的情緒時常處于一種比較高的應激水平,很容易對環(huán)境中的輕微變化作出強烈的反應,這樣的孩子也特別容易出現(xiàn)依戀物品的行為。
“愛不釋手”,是好是壞?
依戀物又稱安慰物,是指寶寶依戀或偏好的物品,一般是可以吸吮或觸摸的,是他們尋求心理安慰、借以減輕或消除恐懼感和不安全感,平息不快和激動情緒的物品。在幼兒時期,不少寶寶都會有自己的“依戀物”,這些“依戀物”可以是一個小枕頭、一塊毛巾、一個絨毛玩具等、或者是媽媽穿的衣服。這些柔軟的物品會讓寶寶感覺舒適和溫暖,更重要的是,這些依戀物能給孩子安全感,減少與媽媽分開時的焦慮與恐懼。
如果發(fā)現(xiàn)寶寶存在“戀物”現(xiàn)象的話,家長是妥協(xié)默認,還是強硬沒收?
首先,我們要認識到“戀物”是寶寶在環(huán)境變化時應付情緒危機的一種方法,有著其積極的一面。特別是在幼兒時期,寶寶的生理和心理發(fā)育都很不成熟,對自己日常熟悉的成人有著強烈的依戀情緒。所以當遭遇環(huán)境變化或一些日常變化時,如去了一個陌生的地方、離家去上幼兒園或者晚上獨自睡覺等,都會讓寶寶產(chǎn)生一定程度的恐懼和迷惑,引發(fā)內(nèi)心的不安。此時有不少寶寶就會借助依戀物來度過心理難關(guān),他們所選擇的這些溫暖柔軟的“安慰物”,在一定程度上能通過熟悉的味道和觸感,使寶寶聯(lián)系起過去安全與舒適的時光,從而在與之親密接觸的過程中尋求精神的支持和慰籍。從這方面來說,適度依戀有其積極的一面。
另一方面,如果這種依戀的心情嚴重影響了寶寶的生活,比如寶寶出現(xiàn)情緒異常、封閉自我、厭惡交往,則有可能是他受到了強烈的刺激或心理暗示,安全感嚴重缺失。這時如果不能積極引導,戀物行為將可能導致寶寶日后出現(xiàn)孤僻、焦躁等心理問題,這時候就需要爸爸媽媽和老師一起盡快給予干預。
兩方面,幫助寶寶放下“小枕頭”
想要寶寶從根本上離開依戀的物品,就需要從情緒和習慣這兩方面入手。
從情緒上說,長期關(guān)愛是關(guān)鍵
從本質(zhì)上講,戀物的行為都源自寶寶內(nèi)心安全感的缺失。所以,爸爸媽媽要多給予寶寶一些關(guān)愛,盡可能地多一些陪護,特別是要增加些親子間的身體接觸,通過多抱抱親親,以滿足寶寶的肌膚饑渴。只要堅持一段時間的努力,會讓寶寶重新建立起安全感。只要寶寶心情愉快、信心十足,滿足了內(nèi)在的需要,也就會自然而然地減輕甚至逐漸消除對安慰物的依賴。
從習慣上講,盡量轉(zhuǎn)移注意力
當寶寶依戀特定的某樣物品時,我們可以采用一些小策略來逐步引導。例如案例中曦曦的依戀行為,后來幼兒園的老師選擇了三步走的策略逐步幫助曦曦離開小枕頭。
第一步,以依戀物的口吻請曦曦幫安慰物找一個家,比如“曦曦呀,小枕頭你整天抱著它,它很累的,它想找個家休息休息!”,讓寶寶自己挑選一個心目中最安全的地方當依戀物的家。這是從肢體接觸上入手,讓寶寶逐漸接受和依戀物分開。
第二步,進行家園配合,每天讓“小枕頭”陪曦曦一起上幼兒園,傍晚再由“小枕頭”送曦曦回家。天天堅持,讓寶寶將對依戀物的依戀轉(zhuǎn)移到幼兒園上。
第三步,不管在家還是在幼兒園,用富有吸引力的玩具或其他物品來吸引曦曦的注意力,適當分散寶寶對特定物品的專注。與此同時,挖掘出曦曦潛在的、喜愛的游戲,強化和鼓勵他能夠離開小枕頭獨立做事。
其實,依戀物是寶寶內(nèi)心的救星。老師和家長不能操之過急,對依戀物要有正確的認識。而讓寶寶離開依戀物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請耐心去陪伴寶寶,等待他們獨立、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