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英
探討在網絡發(fā)達、高科技極速發(fā)展的今天,信息技術走入初中語文課堂后,課堂怎樣變得豐富多彩、充滿魅力。
信息技術多媒體語文課堂直觀形象方便快捷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科技的進步,尤其是互聯(lián)網的廣泛應用,使我們的生活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作為一名初中語文老師,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信息技術走進課堂后,豐富了孩子們的學習資源,極大地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熱情。
一、直觀形象
以前的語文課堂大都是老師拿著教本講解、提問,學生被動地記憶、思考、回答,之后做練習,學生一般沒有什么興趣。如今計算機網絡和多媒體設施進入課堂后,情況發(fā)生了極大的變化。比如,在學習《故宮博物院》一文時,我提前讓學生去網上查資料,了解故宮的概況。學生千方百計地去查,查閱的過程,其實就是他們自主學習的過程。
我先是研究教材,用心備課。在明確了教學目標,確定了教學重點后,我開始在網上搜集圖片。網上的資源真是五花八門、琳瑯滿目,所以只能根據(jù)教學目標和重難點來篩選。幾經刪減,最后確定了描繪故宮整體布局的圖片,帶指示箭頭的游蹤圖,故宮重點建筑太和殿的外景彩圖,以及內景中以龍為主的各種圖案。之后將這些圖片配上相關的文字制成一個完整的課件。當同學們看到各種各樣的圖案時,都興奮地贊嘆皇宮的豪華大氣、莊嚴肅穆。在直觀形象的展示中,他們深刻認識到了封建皇宮的布局特點及皇權的至高無上。
農村的孩子對故宮是比較陌生的,如果沒有多媒體課件的展示,課堂會很空洞,學生也不會有太大的學習興趣。而有了直觀形象的多媒體課件,教和學都變得容易了,效果可謂是事半功倍。
學習《說“屏”》一文時,從課前調查中了解到很多學生對“屏”不熟悉。于是,我專門從網上下載了關于“屏”的課件。同學們在美美地欣賞中認識了屏,并且了解了屏的作用、分類以及在設置上應該注意的問題。
二、方便快捷
多媒體走入課堂后,方便了師生的學習,加快了課程的進程。在講《桃花源記》一文時,我采用了白板和優(yōu)課相結合的方式。對于文言文的學習,朗讀很關鍵。在這一關,我直接從優(yōu)課中找來標準的朗讀示范,并配有彩圖和音樂。孩子們很感興趣,特別用心地聽,很快學會了讀。同時,在讀的過程中,也基本了解了文章的內容。
接下來的字詞和重點句子的講解,我利用了白板的圈點勾畫和書寫功能。將在優(yōu)課中找到的原文呈現(xiàn)在屏幕上,當講到重點語句時,我便做重點勾畫,以引起孩子們的注意,并在旁邊做批注。學生模仿起來很方便,記憶也深刻。每分析一部分內容,便將藏于圖形庫內的相應圖片拖出來。結合圖形,學生理解起來就更容易了。
在背誦階段,我使用了白板的鐘表計時功能和屏幕遮蓋功能。背誦采取逐段進行、小組競賽的方式。先用屏幕把要背的文段全部遮蓋起來,學生背一行露一行,直到背完為止。同時,采用鐘表計時,看哪個小組背得又對又快。孩子們表現(xiàn)出認真、緊張、興奮的狀態(tài),記憶的速度比平時快了一倍。原本該用3節(jié)課講完的內容,現(xiàn)在2節(jié)課就完成了。
三、體會深刻
在授課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一些抽象、難懂的問題,學生很難理解。如果借助網絡和多媒體,理解就容易多了。在學習吳冠中老先生的《橋之美》一文時,文章很抒情,也很含蓄,有的地方學生就不理解。尤其是文章末尾提到的“鵲橋”,也就是心橋,是一種無形的橋,與前面講的具體有形的橋不同,很抽象。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這一問題,我從網上下載了用Flash制作的課件,動畫演示了牛郎織女相會,喜鵲搭橋的情景。同時,又選取了幾幅利用生活中的素材制作的圖片,如“攙扶”“汶川大地震救援”等圖片,進一步闡釋了什么是無形的橋。最后,絕大多數(shù)同學恍然大悟,真正理解了文末那句“凡是起到構成及聯(lián)系之關鍵作用的形象,其實也就具備了橋之美”的深刻含義。
《駱駝祥子》是我國現(xiàn)代作家老舍先生的代表作,講的是舊北京人力車夫祥子的辛酸故事。該書具有高超的寫作手法和深刻的教育意義,很值得拜讀。提前一個月,我就布置讓學生找來原著去讀。完成“讀”這一環(huán)節(jié)后,學生也基本上掌握了小說的基本內容。我用Powerfront從同名電視連續(xù)劇《駱駝祥子》中截取了祥子在烈日下拉車的一幕。屏幕上,祥子正在賣力地拉車,毒花花的太陽簡直把他的手和脊背都曬裂了。他汗流浹背,褲掛全裹在了身上……從栩栩如生的畫面上,孩子們真切地感受到祥子生活的辛酸,深刻體會到舊社會制度的不合理。同時也進一步認識到環(huán)境描寫、外貌描寫在小說中的作用。
四、激發(fā)情感
我平時喜歡聽音樂,當聽到傷感音樂的高潮時,我會傷心難過,甚至落淚;相反,我會手舞足蹈,有時隨音樂一起歡唱。我試著將這一體驗用于教學,即用音樂來激發(fā)孩子們的情感。胡適的《我的母親》是一篇歌頌母愛的文章,寫得很深沉。為了完成情感教育目標,我特意從網上下載了一個規(guī)范的朗讀視頻,并配上音樂《燭光里的媽媽》,同學們聽得很投入。朗讀結束時,多數(shù)學生的眼里含著晶瑩的淚花。同時我利用Frontpage做了一個“母親的生活”網頁,分為“做家務”“照顧老人”“田間勞作”三部分。從詳實的資料和感人的圖畫上,孩子們深深地體會到母親的不容易,也領悟了那句“可憐天下父母心”的深層含義。
第二天,有家長打來電話說孩子當天下午放學回家就幫忙做家務,這在以前是少有的。也有的說孩子當天晚上就主動給家長端洗腳水,捶背等。感動的力量是巨大的,在這里不得不感謝現(xiàn)代化的教學設備。
海倫·凱樂的《再塑生命》是一篇感人肺腑、催人奮進的文章。授課前,我同樣用Frontpage做了一個“海倫的成長”網頁,分為“苦悶的生活”和“蛻變的日子”兩部分,并在第二部分的網頁中插入了用Flash制作的課件。在大量的資料和圖片的輔助下,學生對海倫·凱樂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在極富動態(tài)效果的Flash課件的演示下,孩子們聚精會神,進距離地體會到了一個盲聾啞孩子學習和生活的艱難,以及莎莉文老師教育的良苦用心。部分學生在發(fā)表自己的感受時,眼角噙著淚水。
現(xiàn)代社會是一個網絡發(fā)達、信息便捷的社會。日新月異,世界每天都在變化,舊的事物不斷被淘汰,新生事物不斷產生。所以,我們不能滿足于現(xiàn)狀,而應該順應時代的發(fā)展,積極主動地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像電腦一樣不斷地更新?lián)Q代,擴大內存,提高教育教學水平,為祖國的教育事業(yè)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