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燦
(江西省煤田地質局普查綜合大隊 江西南昌 330000)
基于框架剪力墻結構的建筑工程施工技術探析
劉燦
(江西省煤田地質局普查綜合大隊江西南昌330000)
隨著我國城市化建設的腳步不斷加快,城市的高層建筑越來越多,而框架剪力墻結構施工技術在建筑施工中使用越來越廣泛,由于框架剪力墻結構的穩(wěn)定性和剪力墻的支撐性能為一體,能保證建筑物的安全和提高建筑的技術指標。本文就針對框架剪力墻結構的施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及施工要點進行了闡述。供同行參考。
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墻結構;施工技術;要點分析
引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建筑業(yè)的快速發(fā)展,高層建筑不斷增多,而大多數(shù)的建筑都是以采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體系的,其承載能力除受設計因素影響外,還與施工質量密切相關。目前在國內,房建工程的施工方式和特點還停留在傳統(tǒng)層面,在建筑工程的選材上也不夠精細和科學,這樣就無法保障施工項目的工程質量。尤其在剪力墻施工過程中,更加應該注重有關方面的技術應用和實施,本文就從剪力墻結構施工特點出發(fā),做出如下兩點的分析。
若想充分的掌握框架剪力墻結構技術,除了需要了解一些必要的理論以外,最需注意的是它的結構特征??蚣芗袅Φ慕Y構可以承受較大的力,剛度也是可變的,抗震能力強也是其中的重要特征。
1.1框架剪力墻結構優(yōu)勢分析
框架剪力墻的結構通常是垂直于地面,同時也是內部為空的懸梁臂,在經過外界的各種力的作用下,形狀發(fā)生變化,呈現(xiàn)彎曲狀,改變后的形狀我們就稱為彎剪型。
框架剪力墻結構顧名思義是由框架結構和剪力墻結構兩部分組成的,正是由于這兩種結構具有不同的抗側力的特點而形成了框架剪力墻結構。因此,這種特殊的新形勢的結構區(qū)別于傳統(tǒng)的剪力墻結構和框架結構,是二者結合在一起而產生的綜合性結構體系??蚣芗袅Y構分為上部結構和下部結構。在下部結構中,剪力墻的位移較小,抗拉結構設置較高,在受力時能夠承受較大部分的負荷,而上部結構則恰恰與其相反,隨著剪力墻的位移不斷的擴大,加上外部所受力的增加,傳統(tǒng)的框架結構會逐漸呈現(xiàn)向內部收縮的趨勢,不足以解決這一問題,因此我們根據(jù)剪力墻水平剪切變形原理,并結合其外部所承受的負載水平力和附加水平力來共同分析,進而達到讓上部結構剪力變小的目的,使工程的質量得到充分的保證。
1.2框架剪力墻結構剛度可變性
理論上,當框架剪力墻結構的基底彎矩占總彎矩的比例較低時,我們也可以把此時框架剪力墻的受力能力近似的看作普通的框架結構,另一方面,當基底的彎矩占總彎矩的比例較高時,也就是說此時框架的剛度接近最小,我們就要采取有效的手段和措施,達到減震抗震的目的。彎矩的變化,就會導致框架的剛度也隨之變化,此時,我們有必要根據(jù)不同的剛度設置不同的抗震級別。
1.3框架剪力墻結構具有抗震能力
我們根據(jù)《抗震設計規(guī)范》和《鋼筋鹼高層建筑結構設計與施工規(guī)范》這兩個規(guī)范對抗震的等級進行了劃分,是確定抗震等級的主要依據(jù),設定抗震的等級目的是確定剪力墻的剛度與框架的剛度之間最合適的比例關系。深層次的了解框架剪力墻結構是進行具體施工之前的重要基礎工作,它也為提升施工技術指明方向,為提高抗震能力提供相應的指導。
1.4框架剪力墻結構的時代意義
框架剪力墻結構把框架結構與剪力墻結構的優(yōu)點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種新的全面的建筑結構,它的適用范圍更加廣泛,同時具備二者的優(yōu)點,也去除了各自的不足??蚣芗袅Y構的運用更好的利用了室內的自由空間,符合了當今社會對室內建筑風格要求多樣化、個性化的要求,新的建筑結構的開辟為現(xiàn)代化的建筑水平提升到了新的層次,是建筑領域的重要基石和保障??蚣芗袅Y構通常也稱作框剪結構,是為了更加靈活自由的利用空間,而在施工的具體過程中設置了一些剪力墻的體系,進而來達到現(xiàn)代化社會人們多元化的需求,同時也滿足了當今時代發(fā)展的個性化要求。
綜合以上特點,我們可以得到示意圖如圖1。
圖1 框架剪力墻結構體系
框架剪力墻結構是一項比較復雜的理論體系,它包括:鋼筋工程模塊、模板設計模塊、混凝土配比模塊、混凝土裂縫控制模塊。
2.1鋼筋工程技術
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所涉及的鋼筋工程需要用到不同規(guī)格的鋼筋材料,例如:一級鋼、三級鋼等。鋼筋工程最核心的技術同時也是鋼筋工程最有難度的部分是:鋼筋在使用的過程中,有多個鋼筋節(jié)點,密集的節(jié)點讓鋼筋在安裝、焊接時,很容易出現(xiàn)偏差,發(fā)生位移,針對這一問題,我們可以采用下面的辦法來進行處理:
(1)對起到固定作用的箍筋框進行加固。鋼筋工程,參照實體樣式也可以制作出相應的定型模具,例如:柱筋等。確定柱筋的位置或者利用不同的墻體梯格筋固定施工過程中的鋼筋,就可以降低鋼筋出現(xiàn)位移的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幾率。
(2)了解鋼筋節(jié)點的具體位置。在修建高層建筑使會較多的使用不同型號的鋼筋,這樣產生的鋼筋節(jié)點也就會變得密集,為了準確的設定節(jié)點讓節(jié)點變得更加有序,需要利用計算機技術對實體施工對象進行技術繪圖,以1:1的比例進行模擬操作,在具體的施工時就可以依照計算機中所預先設定的節(jié)點進行焊接,進而精確地確定節(jié)點的位置。
(3)制定統(tǒng)一的實體樣板。在實際的施工場地,會有多個部門進行施工,為了讓不同用途的鋼筋型號達到統(tǒng)一,就要要求工作人員嚴格按照標準的實體樣板進行施工,保證工程保質保量的完成。
2.2模板工程技術
模板工程技術主要有以下幾個關鍵的技術要素需要特別注意:
(1)針對模板配板,要對內外側模板進行分別的設計。配板時,理論上有嚴格的技術要求,即外墻模板中的內側模板要比外側的模板短200~300mm,這樣做是為了讓配板更加的合理和準確。支模則需把已經修建好的墻體作為標志物,讓外側模板與墻體之間不留有空隙,除此之外,考慮到墻體的穩(wěn)定,需要在墻體和模板之間用海綿隔開,使得墻體更加牢固。
(2)確定內側模板位置,使其保持固定不變。模板的位置要求必須精確,然而在模板的澆筑時,有時會出現(xiàn)內側的模板或者內測的模擬墻不同程度的向內或向外移動的情況,這樣就會對模板的精確度造成不好的影響,對于這一問題設計者們采用在模板內側設置短鋼筋頭的方式加以控制,確保穩(wěn)定性。
(3)確保模板與樓板之間不留縫隙。施工的過程中澆筑水泥時會遇到漏漿的狀況,這就大大降低了模板的穩(wěn)定性,對于這一問題,其實不難解決,只要做到在有縫隙的位置填充好水泥或者砂漿,就可以避免以上問題的出現(xiàn)。
(4)墻模需要進行吊裝。吊裝墻模需要保證極高的穩(wěn)定性,且需在較亮的環(huán)境中進行操作,此外,在吊裝時還要避免墻模碰到鋼筋,合理的設置吊裝的位置,否則,樓板的穩(wěn)定性就要一定程度的影響,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也無法得到有效的保證。
2.3混凝土工程技術
這項工程對整個工程來說顯得尤為的重要,它關乎整個框架結構的剛度和抗震能力,合理有效的利用混凝土可以使工程的質量增強,同時也可以延長工程的使用壽命,因此,我們在施工時需要一些問題:
(1)混凝土的調制問題,在施工時,混凝土和其他材料的調和配置要有嚴格的比例,若果比例不當,就會影響工程的整體質量,易出現(xiàn)坍塌事故,威脅人們的生命安全。
(2)我們需要注意的是澆筑順序。施工時,人們大多使用的方法是退澆筑法,即對于澆筑等級和強度高的柱頭混凝土要先澆筑,然后是梁板混凝土,這樣做就可以充分保證工程的施工質量,讓混凝土發(fā)揮最大的效果。
(3)施工完成之后,要安排專業(yè)人員針對具體施工環(huán)境的干濕程度注意對混凝土進行灑水保護,使其表面保持濕潤的時間最少不得少于7h。
2.4混凝土裂縫控制技術
面積較大的混凝土進行澆筑時可能出現(xiàn)裂縫的現(xiàn)象,對于這樣的問題我們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來解決:
(1)不斷調節(jié)原料的比例,使配置后的混凝土性能更好,更加堅固。
(2)保持較低的溫度,混凝土有熱脹冷縮的特征,如果讓施工的環(huán)境處于較低溫度中,就會一定程度避免出現(xiàn)裂縫。
(3)要對混凝土的溫度進行實時監(jiān)測,技術人員要采用專業(yè)的儀器設備對混凝土的溫度進行不斷掌控,提供專業(yè)數(shù)據(jù),保證及時的進行保養(yǎng)。
當今社會,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施工的環(huán)境也變得越來越復雜化,這些新的問題的出現(xiàn)對于整個施工技術來說是一次挑戰(zhàn)??蚣芗袅Y構的廣泛應用,方便的各種高層建筑的施工,在具體的施工中我們又不斷發(fā)現(xiàn)新問題,解決新問題,這些都會促使框架技術不斷進步,向著更加精確化、系統(tǒng)化的方向發(fā)展,最終,通過對框架技術科學合理的應用,加速建筑行業(yè)的前進的步伐。
[1]張建華.高層框架結構施工存在的現(xiàn)實問題及控制措施[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0,15(26):1830~1831.
[2]郭玉陽.試述建筑框架結構設計的原則與方法[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09,27(21):507~508.
TU398+.2
A
1673-0038(2015)38-0106-02
2015-8-31
劉燦(1983-),男,江西南昌人,工程師,畢業(yè)于湖南科技大學,主要從事建筑工程項目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