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V
給焦慮的心情急剎車
●小V
一個比我級別高的同事得了肺炎,她的工作落在了我的身上。那是一項我完全沒有接觸過的工作,而我只有3天時間,因為3天后我必須參加另外一個項目的工作。
我問了無數(shù)同事,不斷研究那張復雜的表格,探討其中的邏輯關系??蓞⒓恿硗庖粋€項目的前一天,我還是沒有把表格做好。晚上6點鐘,我焦慮極了,不斷安慰自己,可最后還是哭了出來。
哭一場之后,心情似乎敞亮了很多,我又一次堅定地坐在電腦前。心靜下來,人沒有那么焦躁不安了,我整理思路,重新開始。外面的世界仿佛消失了,沒有任何事情能打擾我的注意力。早上6點半,我完成了整張表,用郵件發(fā)給了經(jīng)理。
焦慮是一種很奇怪的情緒,非常擰巴。當你因為一件工作而焦慮的時候,最大的愿望就是趕緊把這項工作做完,但同時,這項工作你會越做越焦慮。這時候必須對壞情緒來個急剎車,這對完成工作有很大幫助。
我是一個特別容易焦慮的人,為了避免這種情緒的泛濫,我為自己設置了很多心情急剎車的時點:吃飯時、睡覺時、上下班時、出差途中。
吃午飯時,避免單獨一個人吃,一定拉上同事,積極參與午飯時的各種話題,這樣即便大家聊的是工作,也不是我一個人的工作,還能順便知道同事原來也有工作上的煩心事。
晚飯則盡量避免和同事一起吃,最好約朋友聚餐或者在家吃,與工作狀態(tài)有個很好的隔離。我很少和客戶約商務晚餐,那些年紀大而且位高權重的客戶也并不愛在晚上應邀。和我一起吃晚飯的伙伴很多,我從他們身上可以接觸到在同事圈接觸不到的領域。每每和這些朋友吃飯,我都會很開心,終于不用去想工作了。
吃完晚飯,看看電視就是睡覺時間。睡覺前我們往往有10~20分鐘的時間入睡困難,那時最容易想起工作,我以前常常因為不小心陷入了工作的沉思而導致整個晚上睡不好覺。后來我嘗試在睡前看一個短篇故事,故事無論精彩與否都有值得回味的部分,帶著這種回味再沉沉睡去。對于職場新人而言,如果第二天有很重要的會議或者安排,那短篇故事也救不了焦慮的情緒。每當這種時候,我會允許自己焦慮,但不是空焦慮,而是干脆起床把第二天的日程從頭到尾過一遍,確定不會出現(xiàn)重大失誤后再去睡覺。
我特別討厭在上下班的路上談論工作。無論坐公交還是開車,我都要放松心情聽廣播、聽音樂,讓自己沒有機會想起工作,如果有好聽的歌曲或者精彩的笑話,那這一天的心情都會很輕松,這是我休息的方式。
出差途中我也喜歡屏蔽工作。很多人在出差坐飛機、火車時喜歡打開電腦寫東西,如果不是最后期限快到了,我堅決不會。我習慣隨身帶本好看的書,度過這短暫的幾個小時。出差途中常常是我一天之中最開心的時光。帶著好心情下飛機,才不會在焦慮中出錯。
除了上述這些時點,每天下午3點多也是我心情最差的時候,而且非常困,工作效率奇低。于是我給自己設定了3點多的學習與休息時間,盡量不把會議安排在那個時段。只要有空,我3點多會溜達到樓下的咖啡廳,小坐半個小時,喝一杯咖啡,發(fā)發(fā)呆,讓腦子徹底放松。也許只是端著咖啡望向來來往往的人群,或者在內(nèi)心觀察品評他們的衣著。如果同事在,我還會把同事也拽到咖啡廳來,和我一起聊八卦、談理想。有時候剛好面臨一些工作上的困境,我也會把學習時間放到這個時段,邊休息邊靜下心來思考或者看專業(yè)書,不被辦公室里那些如飛刀般的電子郵件打擾,也不被那些隨時出現(xiàn)的“索命追魂call”攪了心情。
這樣雖然少了半小時工作時間,卻換回了“偷得浮生半日閑”的好心情。再回到辦公室,工作更加高效。
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心情轉(zhuǎn)換模式,有人在最困擾的時候掏出佛經(jīng)讀半小時,也有人打半小時游戲。只要把該做的事情做好,工作中小憩一陣換得一身輕松,也是人生中的“小確幸”。
(摘自《職場不逃跑》 中信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