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鳳娟 劉碩 張慧
在城市,差不多每個孩子人手一部手機,于是手機也跟隨孩子進入了校園。操場上、樓道中經(jīng)常能看到拿著手機的學生,甚至上課時,還有學生在玩游戲?!笆謾C依賴癥”已成為這個時代孩子們的通病。我們從手機管理入手,培養(yǎng)學生規(guī)則意識。
面對沉迷于手機的學生,教師們采用了多種舉措“圍追堵截”,但逐漸意識到,來自外界的壓力往往容易導致學生的逆反心理,杜絕學生帶手機入校又不太實際。如何讓學生遠離手機,至少在校園中不使用手機,這是我們面對的非常棘手的問題。為了有效地幫助患上“手機依賴癥”的學生,教師們把如何管理手機的問題拋給學生,學生的事兒由他們自己想辦法來解決。
1.在利弊分析中進行取舍
高一年級組長首先召開了座談會,對“手機依賴癥”進行分析。接下來,在各班班會上,學生圍繞“手機帶給我們的便捷與危機”進行自主開放的討論。在利弊分析中,有的同學說:“老師的作業(yè)要求可以自己手抄,資料可以去圖書館查或回家查,確實沒必要把手機時時帶在身邊”;還有同學說:“手機不離身,會使我們失去美好的學生生活,影響與新同學面對面的交流。”在討論中,大家認識到學校是學習的地方,不能讓手機占據(jù)了自己在學校的學習空間,并達成了共識——在校不玩手機。
2.把手機存放在密碼柜
怎樣確保在校不玩手機?經(jīng)過討論協(xié)商,他們認為上課期間應該把手機存放起來,這樣可以杜絕上課玩手機的現(xiàn)象。但是把手機存放在哪兒成了一個新問題:如果存放在老師那里,有的同學覺得過于強制,如果放在教室的公用柜子里,又容易丟失。經(jīng)過討論,他們認為密碼柜是最佳的存放地點。密碼柜是學校開展走班教學以來,為了方便學生跑班上課而為每個學生配備的。密碼柜是學生的專用私人儲物柜,由學生自己設(shè)置密碼,非常安全。
3.提升自我約束力
為了將手機入柜的方式順利推廣到全年級,高一年級的學生代表精心制定了《高一年級密碼柜使用承諾書》?!俺兄Z書”推行的第一周,情況大為好轉(zhuǎn),但仍然有極少數(shù)學生在課上偷偷玩手機。教師們意識到學生從知道規(guī)則到遵守規(guī)則還有一段很長的距離,怎樣幫助他們拒絕手機的誘惑,提升自我約束能力?問題還應該由學生自己解決。
相互監(jiān)督。在每個班設(shè)置監(jiān)察組,監(jiān)察組由本班同學組成,他們每天負責提醒本班同學手機入柜,記錄手機沒有入柜的人數(shù),只記數(shù)字,不記名字。各組每天報手機入柜的數(shù)目,全班匯總手機入柜的情況。在這種氛圍中,手機沒有入柜的學生,也開始將手機存放在密碼柜中。在課間、中午休息時間,校園里有學生巡視員,及時提醒玩手機的學生。
形成氛圍。為了將學生自主管理手機的習慣變成一種學校文化,在新學期,當再次迎來新同學的時候,高二學生向新生傳授自主管理手機的經(jīng)驗。他們津津樂道、如數(shù)家珍般地講解他們的創(chuàng)舉,效果比老師講要好得多?,F(xiàn)在,學生在校不用手機的好習慣,已經(jīng)由高一擴展到整個高中,又擴展到初中?!笆謾C存放密碼柜”已經(jīng)是初一年級各班班規(guī)的內(nèi)容之一。
在“在校不玩手機”這一規(guī)則的建立過程中,教師不再充當“憲兵”“警察”的角色,而是將遇到的問題還給學生。由學生想辦法解決自己的問題,可能比老師直接解決問題需要更長的時間,卻讓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認識到問題所在,從根本上提升了學生的規(guī)則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