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金花 傅雪祥
(1.湖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湖南長沙410081;2.宜賓學院體育學院,四川宜賓644007)
【武術套路研究】
大眾性武術套路創(chuàng)編研究
董金花1傅雪祥2
(1.湖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湖南長沙410081;2.宜賓學院體育學院,四川宜賓644007)
中華武術歷史悠久、內涵豐富、形式多樣,融入了濃厚的中國文化色彩,是中國優(yōu)秀文化遺產之一。隨著武術運動在國內外的不斷發(fā)展與普及,各拳種都有各自的套路體系。文章通運用文獻資料法、邏輯推理法、綜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根據不同的學習者,結合他們的生理、心理等特點、充分考慮大眾的實際需求及當今時代的發(fā)展進行創(chuàng)編武術套路,以便水平較低的武術愛好者學習,更好地體現武術的娛樂、教育及健身價值,為武術的發(fā)展起到推動作用。
武術套路創(chuàng)編大眾價值
武術工作的根本出發(fā)點,在于滿足人民大眾的健身需要,為全面實現全民健身計劃、有效地增強國民體質發(fā)揮作用。武術套路的類型有傳統(tǒng)武術套路、競技武術套路與大眾武術套路,但在創(chuàng)編套路上人們各抒己見,像當今創(chuàng)編的競技武術套路過多的淡化了武術幾千年來最優(yōu)良的文化內涵,喪失了武術本身具有的技擊性,甚至出現了“舞術”,而傳統(tǒng)武術受競技武術的影響,在套路編排上,有意的注重動作的美觀,也淡化了傳統(tǒng)武術的技擊風格[1]。
大眾是指社會、學校等群體中一切非專業(yè)習練者,是最廣大的群體,如果沒有滿足他們的需求,武術就只是少數人的活動,不能進入社會主流文化,也就不具有普世性和時代性[2]。大眾性武術套路也是所謂的普及性套路,其特點是簡單、易學、易推廣,目的是為較低水平武術愛好者提供練習,起到擴大對武術的宣傳及全民健身的作用。
2.1 依據學習者的自身條件
大眾性的武術套路創(chuàng)編主要是針對沒有武術基礎、武術水平較低的廣大武術愛好者學習,因此,套路創(chuàng)編要簡單易學、易練,動作路線變化簡單,運動負荷、運動強度應當適宜,起到健身的價值。
2.2 依據美學規(guī)律
整齊、層次、和諧、均衡、節(jié)奏、多樣和統(tǒng)一等都是美學規(guī)律的表現。在大眾性武術套路創(chuàng)編時同樣遵循這一規(guī)律,充分體現武術套路的優(yōu)美及觀賞性,當然,也要遵循武術套路的實用性、技擊性,動作的協調、統(tǒng)一及完整性。
2.3 根據大眾武術套路特點
大眾武術套路面對的主要是非武術專業(yè)學習者,業(yè)余愛好者,水平較低,在套路內容上的手法、腿法、眼法的配合要求做到位即可,沒有過高的要求,但要保持套路的完整性、美觀性及身體的協調性,同時也體現套路的健身性與實用性。
3.1 大眾性原則
大眾武術套路學習對象為武術愛好者、非武術專業(yè)人士,必須遵循最基本的大眾性原則,適用于大眾,如果將武術融入到全民健身體育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中,對武術的推廣也將起到推動作用,國家正在推行的武術段位制套路可以作為大眾性武術套路創(chuàng)編的一個重要參考依據,段位制是一個較規(guī)范化、標準化的全民武術鍛煉體系,可以全面評價習武者的武術水平,是一項全民武術鍛煉的等級制度,自武術段位制實施以來,得到了廣大武術家及武術愛好者的認同,在一段時間內掀起了考段熱潮,無疑推動了我國武術事業(yè)的發(fā)展,它的有效推行能夠迅速擴大武術習練人群,更好地滿足人們武術健身的要求,在推動全民健身活動開展,提高國民素養(yǎng)方面將體現出巨大的作用力,若創(chuàng)編的大眾性武術套路遵循大眾性原則,同樣也能服務于全民,并且武術運動較少受時間、季節(jié)、場地的限制,為開展大眾性武術套路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
3.2 健身性原則
中國幾千年來的習武實踐表明,武術注重內外兼修,養(yǎng)生之道,經常練習武術對身體各方面起到健身效果,王宗岳在《十三勢歌》中說:“詳推用意終何在?益壽延年不老春。”說明到清代武術的社會功能已在明顯轉變,習拳的終極目的已在于“益壽延年”,武術的健身價值更是日益突顯出來了[3]。通過堅持武術鍛煉,對身體各方面素質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如長期練習松靜自然、氣沉丹田的太極拳能夠增強人體的免疫力,對心血管、呼吸系統(tǒng)、多種慢性疾病有良好的保健作用,另外對緩解壓力、陶冶情操也有重要的意義。
3.3 實用性原則
大眾武術套路的創(chuàng)編不能背離武術運動的特點,在其創(chuàng)編過程中要圍繞實用性原則進行動作、套路創(chuàng)新,要體現套路的實用性,可以充分利用競技武術套路中“新”“美”的動作補充到大眾性武術套路中來,當然,在創(chuàng)編套路中更不能脫離武術最本質的技擊性特點,在冷兵器時代,武術的攻防格斗是殺敵的直接手段,現如今,武術套路中的技擊動作雖不用于搏斗,但通過練習,可以增強體質,掌握攻防格斗意識,提高自我防身的應變能力。
3.4 觀賞性原則
當今競技武術套路在技術創(chuàng)編上的要求越來越高,難度越來越大,更加重視動作難度。武術運動是一種武技,具有審美價值,套路創(chuàng)編的優(yōu)美可供人們觀賞,滿足人們的不同需求,也許現在人們觀看武術套路看的不是身法、不是動作的優(yōu)美,卻是令人高呼齊喊的難度,深深刺激觀眾們的眼球,給觀眾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在大眾武術套路中融入簡單、低級的難度是值得考慮的,早在民間喜慶節(jié)日都有武術表演,豐富了人們的文化生活,武術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這就更利于大眾武術套路的創(chuàng)編,在動作套路的創(chuàng)編中,注意動作的多樣化、生動性、身體動作的協調性,在不失動作攻防技擊含義的基礎上追求完美的套路。
3.5 可行性原則
可行性原則是指在創(chuàng)編大眾武術套路過程中,設計的動作必須符合人體在武術練習的運動規(guī)律、武術的發(fā)展趨勢、武術套路自身特點和大眾生理特點等,達到預期的效果。武術作品的創(chuàng)編不僅要注重武術文化的融入,而且要合理運用武術的風格特點,通過其它的藝術手段表現形式[4]。競技武術套路的發(fā)展趨勢是“高、難、美、新,在創(chuàng)編大眾武術套路動作設計必須緊跟競技武術的發(fā)展潮流,當然也不能失去傳統(tǒng)武術套路的傳統(tǒng)性、技擊性與文化內涵。
4.1 套路內容的選擇
縱觀中國武術發(fā)展歷程,武術套路體系龐大、內容豐富,不利于非專業(yè)練習者的學習,大眾性武術套路雖體現不了競技武術套路所擁有的“高、難、美、新”的特點,但在內容設計上可將競技套路的“高、難”轉化為“低、易”特點,大眾武術套路動作組合簡單易學,便于掌握;也不失“美”的體現,更能調動練習者的學習興趣;同時,在創(chuàng)編過程中要體現傳統(tǒng)武術套路的文化內涵、風格特點,提高人們對傳統(tǒng)文化的進一步認識,發(fā)揮教育功能。4.2 構思結構框架
根據學習對象的身心特點,考慮套路動作的難度性、簡潔性、實用性、觀賞性、運動負荷及運動強度等來確定大眾性武術套路的初步框架。
4.3 搜集、整理素材
針對不同的學習對象,由于他們的性別、年齡、生理及心理上都有所不同,需要有選擇性的進行調查、觀摩學習,整理歸納出符合大眾的健身、娛樂的武術套路。
4.4 套路動作的創(chuàng)編
在套路編排上低級難度動作放在套路的一段、二段的位置,重點及優(yōu)美的動作放在套路的核心位置,其他內容安排上,主要以體現身法、手法、步法和腿法的動作組合,動作、組合動作的編排上動作之間的銜接、動作難度與動作的銜接都要掌握好,讓練習者充分的演練達到自己所理想的效果,另外,充分利用競技武術套路比賽的場地,場地要走圓滿,這樣整套套路路線看起來較清晰。
4.5 反復練習,調整套路
套路創(chuàng)編初步形成后,經過反復練習后,觀察套路的布局是否適合大眾,在動作與動作、難度之間的銜接,還有套路的運動路線是否明確,在運動強度、運動負荷、動作密度上安排的是否合理,這些都是需要考慮的因素,不足之處需要調整,以進一步完善套路。
武術在不同的歷史發(fā)展時期有著不同的價值,不論武術向哪種方向發(fā)展,都是文化融合與大眾選擇的必然性。大眾的武術要有適合自己生活的武術,沒有創(chuàng)新的東西就在繼承的基礎上再創(chuàng)造,傳統(tǒng)武術是武術發(fā)展的文化根源、競技武術是武術發(fā)展的新事物、大眾武術為武術的發(fā)展提供了群眾基礎。大眾武術套路依據武術的特點、運動規(guī)律、價值和大眾的身心發(fā)展特點等來進行創(chuàng)編,遵循大眾性、健身性、實用性、觀賞性及可行性原則,創(chuàng)編適合大眾群體的武術套路,畢竟大眾群體占社會的重要位置,創(chuàng)編大眾武術套路更需要武術研究領域的工作者提供寶貴建議及意見,為論文提供有利的論據,為今后武術事業(yè)的發(fā)展起到推動作用。
[1]高柏長.論創(chuàng)編武術套路的原則[D].山東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
[2]王巾軒.論武術的競技性、傳統(tǒng)性與大眾性[J].體育文化導刊,2010(12):85-86.
[3]邱丕相.中國武術教程(上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09.
[4]趙劍平,崔伶敏.競藝武術創(chuàng)編原則與方法研究[J].體育世界,2015(03):56-59.
The Public Wushu Routine of Choreographing Research
Dong Jinhua1Fu Xuexiang2
(1.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Hunan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 Hunan 410081,China;2.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Yibin College,Yibin Sichuan 644007,China)
The Chinese wushu has a long history, rich connotation, and a variety of forms, blended in strong Chinese culture color,is one of the excellent culture heritage in China.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wushu sport at home and abroad and popular,all be seperated each have their own routines system,as a Wushu field researchers,through the literature material method,logic method,comprehensive analysis,etc.According to different learners,combined with their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give full consideration to the needs of mas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for choreographing wushu and the low level of to Wushu amateur study,the better reflect the entertainment, education,and the fitness value of Wushu,promo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Wushu.
wushu routine create public value
G85
A
1004—5643(2015)09—0053—02
1.董金花(1988~),女,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武術教學。
2.傅雪祥(1991~),男,助教。研究方向:武術與民族傳統(tǒng)體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