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mmer
春日品春茶,健康喝出來
●Summer
清明將至,春茶即將陸續(xù)上市。春茶因葉肉肥厚、滋味鮮爽、香氣強烈而備受推崇。然而,你真的會喝春茶嗎?不同種類春茶有哪些特點,春季喝哪種茶最養(yǎng)生?帶著這些疑問,讓我們一起揭開關(guān)于春茶的秘密。
所謂春茶,一般指由越冬后茶樹第一次萌發(fā)的芽葉采制而成的茶。一些茶農(nóng)在清明節(jié)前就開始采茶,這樣的茶被稱為明前茶,雨水節(jié)氣前采的茶,則被稱為雨前茶。鐵觀音是比較晚熟的品種,一般在谷雨至立夏期間采摘。喝茶養(yǎng)生具有防病的功效,然而專家指出,春茶養(yǎng)生,當看體質(zhì)。每個人的體質(zhì)有所不同,茶的屬性也各有不同,所以喝茶時,要因人因茶而異。
上火,喝綠茶
上火是困擾許多人的健康問題,這個時候可以求助于綠茶。綠茶是未發(fā)酵茶,性寒,可清熱,最能去火、生津止渴、消食化痰,對輕度胃潰瘍還有加速愈合的作用,并且能降血脂、預(yù)防血管硬化。因此容易上火、平常愛抽煙喝酒、體形較胖的人都比較適合飲用綠茶,而腸胃虛寒者則不宜飲用綠茶。
防感冒,喝紅茶
初春季節(jié)早晚溫差較大,感冒的人越來越多。紅茶甘溫,可養(yǎng)人體陽氣;紅茶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和糖,可生熱暖腹,增強人體的抗寒能力,因此,常用紅茶漱口或直接飲用有預(yù)防流感的作用。研究發(fā)現(xiàn)紅茶還可以減少中風(fēng)和心臟病的發(fā)病率,因此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經(jīng)常泡上一杯暖暖的紅茶,不但可以暖身,還可以起到防病的作用。
心情低落,喝花茶
花茶包括茉莉花茶、桂花茶、玫瑰花茶等,是以綠茶為茶坯加入不同香花熏制而成。花茶大多具有養(yǎng)肝利膽、強健四肢、疏通經(jīng)脈的功效。以茉莉花茶為例,可以清熱解暑、健脾安神,對治療痢疾和防止胃痛有良好效果。女性在更年期及經(jīng)期前后容易心情抑郁、性情煩躁,不妨用喝花茶的方法來消解郁悶。
口干舌燥,喝烏龍茶
烏龍茶屬半發(fā)酵茶,色澤青褐,因此又得名“青茶”。烏龍茶有潤膚、潤喉、生津、清除體內(nèi)積熱的作用,可以讓肌體適應(yīng)自然環(huán)境的變化。春日易口舌干燥,泡上一杯烏龍茶,可以緩解干燥的苦惱。此外,烏龍茶對蛋白質(zhì)及脂肪有較好的分解作用,能防止肝臟脂肪堆積。
雖然大家都愛喝茶,但不一定人人都會在正確的時間喝。喝不好,不但起不到保健作用,還可能導(dǎo)致胃寒腹瀉、失眠等不良影響。
早上9點一杯花茶人一天喝3杯茶最合適。第一杯是早茶,適合早飯后9~10點飲用,可以起到提神、排毒、抗疲勞的作用,是3杯茶中最重要的。早茶最宜選花茶,花茶經(jīng)過二次加工,混合了鮮花的濃郁和新茶的清香,能夠芳香醒腦,對一天精神都有提升作用。要注意,失眠人群不適合飲用花茶,否則會造成更嚴重的睡眠障礙,過敏體質(zhì)的人也不宜喝花茶。
下午1點一杯綠茶
第二杯是午茶,在午飯或午覺后的1~3點飲用最好。午茶可以適當濃一些,能夠降低血脂,保護血管。午茶宜選綠茶。綠茶之所以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病毒等保健功能,主要是因為茶葉中的多酚類物質(zhì)。綠茶適合現(xiàn)泡現(xiàn)喝。如果沖泡溫度過高或時間過久,多酚類物質(zhì)就會被破壞。
晚上6點一杯紅茶
第三杯是晚茶,適合晚飯后6~7點喝,有降血脂、助消化的功效。紅茶最適合晚上喝,因為發(fā)酵茶的咖啡因含量低,對睡眠影響小。寒性體質(zhì)者可以多喝紅茶,它溫中驅(qū)寒,對胃寒、手腳發(fā)涼、體弱、愛拉肚子的人較有用。另外,晚上8點后應(yīng)盡量不再喝茶。
春夏季節(jié)多喝綠茶
綠茶在春夏喝最順應(yīng)時節(jié),春天適合喝信陽毛尖和碧螺春,這兩種綠茶都有生發(fā)作用,可以緩解春困;夏天喝綠茶能清熱解毒、降低血脂。另外,熱性體質(zhì)的人也應(yīng)多喝綠茶,因為綠茶性涼。需要注意的是,空腹時不宜喝綠茶,其豐富的茶多酚有收斂作用,會刺激腸胃,空腹情況下這種刺激更強。最后,特別提醒,四類人不宜飲茶養(yǎng)生。第一是失眠人群;第二是心動過速的人;第三類是腎功能不好的人、腎衰患者;第四是孕婦,喝濃茶會造成胎動不安,甚至引起早產(chǎn)。另外,慢性病患者喝茶時要注意選淡茶。
現(xiàn)代人生活忙碌,需要的不僅僅是茶葉中本身含有的各種營養(yǎng)元素,更需要的是靜下心來,去專注泡一壺茶的那種放松心態(tài)。這樣喝茶,更有益于身心健康。
水與茶的比例
大致上說,一般的紅茶和綠茶,茶與水的重量比為1∶80。常用的白瓷杯,每杯可放茶葉3克;一般玻璃杯,每杯可投2克。
浸泡的時間
3~10分鐘左右,不宜久泡。紅茶要比普通的茶泡得更短一點兒。
第一泡茶
泡茶時頭泡茶最好倒掉不要喝,因為茶葉在生長和采摘過程中,表面會有些滯留的農(nóng)藥或微細雜物。因此,頭泡茶一般是起洗茶的作用。頭泡茶的具體方法是用低于80℃的開水浸泡茶葉1分鐘,再將茶水倒掉即可。這個方法對于飲茶怕睡不著的人相當有用, 因為第一泡茶已將茶葉內(nèi)大部分的咖啡因沖走,在不失茶味的同時減少身體對咖啡因的吸收。
選對好水
泡茶用水,一般都用天然水,或凈化后的自來水。自來水有時用過量氯化物消毒,氣味很重,可先將水貯存在罐中,放置24小時后再用火煮沸泡茶。若是采用電熱壺或電磁爐煮水,則應(yīng)講究“高熱快沸”,不僅避免了煙氣和異味,還使水保持鮮爽、清新之感。
溫度適宜
茶葉種類繁多,不同種類有各自適合的沖泡溫度。如綠茶應(yīng)該是80~85℃熱水,水溫過高會破壞綠茶的抗氧化多酚,以及茶中維生素C、咖啡堿,致使茶水變黃,滋味較苦。花茶、紅茶則要用90~95℃的沸水。烏龍茶、普洱茶和沱茶,必須要用100℃的沸水沖泡。其中普洱茶因多是茶餅,所以可以用水煮著喝,以減少澀味,讓其口感更為香醇。
選對容器
西湖龍井、洞庭碧螺春、君山銀針、黃山毛峰等細嫩的名貴綠茶,適合用透明玻璃杯泡飲,以便觀察茶葉在水中的緩慢舒展過程(有人稱之為“茶舞”)。高檔紅茶、小種類紅茶選用白瓷或者玻璃蓋碗較好,使用蓋碗沖泡可以揮發(fā)紅茶固有的香氣,對于品茗、聞香都很方便。對于條形紅茶來說,紫砂壺沖泡是不錯的選擇,可使紅茶滋味更加醇厚綿長?;ú璧呐蒿嬕阅馨l(fā)揮香氣和觀察茶坯特質(zhì)美感為原則。沖泡茶坯特別細嫩的茉莉毛峰、茉莉銀毫、茉莉龍珠等高級花茶時,宜用透明玻璃茶杯。沖泡時置杯于茶盤內(nèi),放兩三克花茶入杯,等開水稍涼至90℃左右沖泡,隨即蓋上杯蓋,以防香氣散失,手托茶盤對著光線,透過玻璃杯可以觀察茶在水中上下舞動、沉浮,茶葉徐徐展開,滲出茶汁湯色的變幻過程。
(據(jù)《中老年健康》、大眾養(yǎng)生網(wǎng)相關(guān)資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