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培軍 李桂玲 黃 倩 劉春芳 王亞妮
解放軍第323醫(yī)院內分泌科(西安710054)
?
木丹顆粒對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腎病的治療作用
毛培軍李桂玲△黃倩劉春芳王亞妮
解放軍第323醫(yī)院內分泌科(西安710054)
目的:觀察木丹顆粒對糖尿病早期腎病的治療作用。方法: 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腎病患者86例,隨機分為對照組40例和觀察組46例,對照組僅給予常規(guī)降糖藥物,觀察組則是在常規(guī)降糖藥物基礎上加木丹顆粒。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腎功指標的改變。結果:治療后兩組血糖及HbAlc無顯著差異,尿白蛋白排泄量明顯減少、腎小球濾過率明顯改善。結論:木丹顆粒對早期糖尿病腎病的治療有效。
由于2型糖尿病早期診出困難,臨床診斷時,至少有一半患者已有不同程度的糖尿病慢性并發(fā)癥,其中糖尿病腎病(DN)是其主要的慢性并發(fā)癥之一,微量白蛋白尿是早期DN的特征,在這個階段如能給予有效治療,??赡孓DDN的進展。因此,對DN的治療不僅依賴于發(fā)現(xiàn)早,還要治療得當。我們應用中藥木丹顆粒對已經(jīng)確診的早期DN患者進行為期12周的治療觀察,取得較好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臨床資料2013年3月~2014年12月門診和住院的DN患者 86例,隨機分為對照組(40例)和觀察組(46例)。對照組: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齡55.4±8.3歲;體重指數(shù)(BMI)25.4±2.1kg/m2。觀察組:男25例,女21例;平均年齡54.7±7.8歲;BMI26.1±2.9kg/m2。兩組的性別、年齡、BMI等均無明顯差異(P>0.05)。
納入標準符合ADA(1997)關于糖尿病的診斷標準;符合Mongensen(1988)關于DN分期標準,即尿微量白蛋白(UAlb)在20~200μg/min,或24小時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30~300 mg;研究項目經(jīng)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并由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1型糖尿病、妊娠或哺乳期婦女; 嚴重心腦腎功能損害;發(fā)熱、感染及其他應激性疾??;慢性腎小球腎病、肝炎或狼瘡相關性腎病及其他自身免疫性腎臟疾病。
治療方法所有患者入組后均接受嚴格的飲食控制與運動鍛煉,并接受為期2周的血糖清洗治療,即使用胰島素或胰島素聯(lián)合口服藥強化治療,使患者血糖在2周內基本達標。設定空腹血糖(FBG)控制目標為<7.0 mmol/L,餐后2h血糖(PBG)為< 10 mmol/L。達標后調整為二甲雙胍、格列美脲或聯(lián)合基礎胰島素進行維持治療,每周按要求監(jiān)測血糖,相關數(shù)據(jù)傳遞到課題組,根據(jù)血糖情況隨時調整藥物劑量,每2周復診1次。對照組:給予降糖、調脂(阿托伐他汀)、降壓(吲達帕胺,避免使用ACEI或ARB類藥物)等。觀察組:在對照組用藥基礎上加用木丹顆粒(主要成分為黃芪、延胡索、三七、赤芍、丹參、川芎、紅花、蘇木、雞血藤,國藥準字Z20080033 )1袋每日3次口服,觀察12周。
觀察指標測定干預前后兩組患者血糖、血脂、腎功(AU54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HbA1c(美國伯樂HbA1c測定儀測定),UAlb及UAER(采用ELISA法測定)。腎小球濾過率(GFR)由法國eZscan糖尿病風險評估儀測定。
治療結果治療前后血糖的改變經(jīng)過12周治療,F(xiàn)BG、PBG及HbA1c均得到良好的控制(P<0.01),與干預前比較,兩組在降血糖上無明顯差異,提示木丹顆粒對血糖并無益處,見表1。
腎功能指標的改變兩組治療后腎功得到明顯改善,表現(xiàn)為尿素氮(BUN)顯著下降,GFR升高,其中觀察組GFR較對照組明顯升高(P<0.01)。兩組對血肌酐(SCr)無明顯影響,可能與飲食控制無法做到標化蛋白攝入有關,見表2。
尿白蛋白的變化治療后,兩組均能明顯減少尿白蛋白的排出,無論UAlb、UAER,還是UAlb/UCr,并且觀察組除了對UAlb/UCr與對照組差異不顯著外,其余兩項指標均好于對照組,見表3。
表1 兩組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控制情況±s)
注:表中0為干預前的基線數(shù)據(jù);與干預前比較,△P<0.01
表2 兩組BUN、SCr及GFR改變
注:與干預前比較,△P<0.05,▲P<0.01;與對照組比較,◇P<0.05, ◆P<0.01
表 3 兩組UAlb、UAER、UAlb/UCr比值的改變
注:與干預前比較,△P<0.05,▲P<0.01;與對照組比較, ◇P<0.05,◆P<0.01
討論有研究表明,益氣養(yǎng)陰通絡組方能明顯減少尿白蛋白排出,并能顯著降低血糖血脂,改善內生肌酐清除率[1]。 木丹顆粒由黃芪、丹參、三七、赤芍、川芎、紅花、蘇木、雞血藤、延胡索等中藥組方,具有益氣養(yǎng)陰、活血通絡作用。根據(jù)其組方及糖尿病并發(fā)癥的發(fā)病機理類同性推測其對糖尿病腎病的診療也應有作用。
本研究發(fā)現(xiàn),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理想達到一定時間(2周清洗期加12周觀察期)后,本身對糖尿病腎病各項指標會帶來益處,臨床上往往在患者血糖控制很差時給予一些活血化瘀或補腎益氣類藥物治療十幾天,復測相關指標有好轉就斷言藥物治療有效,顯然并不正確。這些短期的改善大多與血糖控制以后腎臟血流動力學得到明顯改善,腎臟的氧化應激及組織炎癥因子得到有效抑制后的改變,并未從根本上改善腎臟的病理結構。
盡管本研究未發(fā)現(xiàn)木丹顆粒對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有益,但對腎功,特別是尿白蛋白的排出有著明顯的改善作用,并能較好地恢復已經(jīng)下降的GFR。這種有益的作用顯然與黃芪益氣、丹參、三七、赤芍、川芎、紅花等活血化瘀、通經(jīng)活絡作用有關?,F(xiàn)代醫(yī)學證明,黃芪能保護腎小球內皮細胞及系膜細胞功能,促進對腎小球基底膜的修復。黃芪可增加腎組織NO水平,減少氧自由基、抑制腎組織細胞凋亡,減輕腎臟缺血再灌注損傷[2]。還可抑制糖尿病大鼠腎皮質轉化生長因子-β1(TGF-1β)的表達,并可明顯下調iNOS的作用,部分糾正腎臟高灌注、高濾過[3]。此外,可以通過抗氧化應激,下調整合素連接激酶ILK系統(tǒng),對高糖刺激下的足細胞起到保護作用,使腎小球裂孔隔膜分子和電荷屏障達到穩(wěn)定,保持足突形成及功能,減少尿蛋白量[4]。丹參多酚能有效降低早期DN炎癥反應,改善血管內皮功能[5]。此外黃芪、丹參等具有黃酮類結構的中藥還被認為有一定的抑制醛糖還原酶(AR)活性作用,能有效抑制多元醇代謝通路的激活,改善糖尿病神經(jīng)病變與腎臟病變。
[1] 畢菲菲,姚嵐,王敏,等.益氣養(yǎng)陰活血通絡方治療糖尿病腎病療效觀察[J].陜西中醫(yī),2015,36(3):304-305.
[2] 潘鵬,郭濤,馬塵超,等.黃芪對大鼠缺血再灌注腎組織細胞凋亡的影響[J].江蘇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9,19(6):485-488.
[3] 段春賢,方朝暉,姚先梅,等.中藥黃芪治療糖尿病及糖尿病腎病的研究進展[J].安徽醫(yī)藥,2013,17(9):1592-1595.
[4] 肖文珍,桂定坤,陳廷芳,等.黃芪甲苷的抗氧化應激作用對體外高糖刺激足細胞的保護作用[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腎臟病雜志,2013,14(5):384-387
[5] 盧偉波,楊丕堅,李淑敏,等.丹參多酚酸鹽對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炎癥因子及腎血管內皮功能的影響[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4,20(2):184-187.
(收稿2015-03-22;修回2015-04-30)
R587.2
Adoi:10.3969/j.issn.1000-7369.2015.09.028
主題詞 糖尿病,并發(fā)癥腎病/中西醫(yī)結合療法@木丹顆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