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大學附屬醫(yī)院(延安716000)
霍愛鑫
?
腫瘤壞死因子拮抗劑聯(lián)合甲氨蝶呤治療活動期中重度類風濕關節(jié)炎56例對比觀察
延安大學附屬醫(yī)院(延安716000)
霍愛鑫
目的:探討腫瘤壞死因子拮抗劑聯(lián)合甲氨蝶呤治療活動期重度類風濕關節(jié)炎的療效。方法:將56例活動期中重度類風濕關節(jié)炎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采取甲氨蝶呤治療,觀察組采取重組人II型腫瘤壞死因子受體-抗體融合蛋白(rhTNFR:Fc)聯(lián)合甲氨蝶呤治療,以ACR(美國風濕病學會)療效標準來評判兩組的治療效果。結果:治療2周、6周、12周、18周的ACR20療效;觀察組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2周、6周、12周、18周的ACR50療效,觀察組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而ACR70方面,治療2周、6周、12周、18周的效果兩組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觀察組治療18周的VAS(視覺模擬疼痛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藥物不良反應方面,兩組無明顯差異(P>0.05)。結論:腫瘤壞死因子拮抗劑聯(lián)合甲氨蝶呤對活動期中重度類風濕關節(jié)炎患者的病情控制有較好的效果,且不良反應無顯著性增加。
類風濕關節(jié)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屬于慢性進展性系統(tǒng)性炎性疾病之一,早期多使用抗風濕藥(Disease 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 DMARDs)治療,且該類藥物用于早期診治RA已成為共識。但單一DMARDs并不能收獲到滿意效果,目前多采用聯(lián)合用藥治療RA,在聯(lián)合用藥方案中,甲氨蝶呤的療效確切及安全性高,屬于RA治療的首選藥物[1],其次,腫瘤壞死因子α參與組織損傷、宿主炎性反應中,且于其中有重要的影響作用,而RA患者滑膜組織化學分析提示腫瘤因子α存在患者滑膜襯細胞層,以血管翳與軟骨交界處尤為顯著。本研究以甲氨蝶呤治療為對照,探討了rhTNFR:Fc聯(lián)合甲氨蝶呤治療活動期中重度RA患者的療效,現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我院診治的56例活動期中重度RA患者均符合ACR(美國風濕病學會 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 ,ACR)1987年RA分類標準,均為中重度活動期。隨機將56例患者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其中觀察組28例(男19例,女9例),年齡33~78歲,平均46.8±5.6歲,病程3個月至6年,平均3.2±1.1年。對照組28例(男20例,女8例),年齡35~76歲,平均47.8±6.2歲,病程4個月至6年,平均病程3.3±1.2年。兩組患者均符合納入標準:腫脹關節(jié)數大于或等于4個,壓痛關節(jié)數大約或等于6個,患者的CRP(C反應蛋白)水平大于10mg/L,紅細胞沉降率大于或等于28mm/h,晨僵持續(xù)時間超過45min。也符合排除標準:排除嚴重肝腎疾病、嚴重心內科疾病、嚴重內分泌疾病患者,排除哺乳期婦女及孕婦,排除既往3月采用TNF抑制劑治療的患者,排除既往4周實施過關節(jié)腔內皮質類固醇激素治療的患者,排除活動性結核病史、急慢性感染、惡性腫瘤、乙肝、丙肝等患者。并在性別、年齡、病程等方面經統(tǒng)計學處理無顯著性差異(P>0.05),有可比性。
2治療方法對照組采取甲氨蝶呤治療,初始劑量為10mg/次,1次/周,口服,第4周劑量增加到15mg。觀察組在此用藥基礎上加用rhTNFR:Fc治療,皮下注射25mg,2次/周。復診聯(lián)合隨訪調查患者治療2周、6周、12周、18周的療效。
3觀察指標VAS疼痛評分,0~10分,0分無痛,1~3分為輕度疼痛,4~6分為中度疼痛,7~10分為重度疼痛。以每次患者到醫(yī)院復診調查患者的不良反應情況,從給藥開始治療起記錄患者不良事件,并進行嚴格記錄,對于未及時復查的患者予以電話隨訪調查不良反應情況,并提醒復查,無一例患者失訪。
4療效判斷療效指標方面按照ACR制定療效標準,分為ACR20、ACR50、ACR70。ACR70:患者的壓痛關節(jié)數等于或超過70%的改善,腫脹關節(jié)數有大于或等于70%的改善,日常生活能力、靜息痛、患者自我評價、醫(yī)師評價、急性期反應物(CRP或ESR)等指標中至少3項有70%的改善,ACR20及ACR50以此類推。
1兩組患者ACR20、ACR50、ACR70對比見表1~3。觀察組患者治療2周、6周、12周、18周的ACR20、ACR50效果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而不同階段的ACR70則無顯著性差異(P>0.05)
表1 兩組患者治療不同階段ACR20效果對比[n(%)]
2藥品不良反應及VAS疼痛評分觀察組有1例患者發(fā)生惡心、1例上腹部不適、1例注射部位輕度紅腫,藥品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0.71%;對照組有1例發(fā)生惡心、1例上腹部不適,藥品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7.14%,兩組患者的藥品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無顯著差異(2=0.784,P>0.05)。觀察組治療后的VAS疼痛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4。
表2 兩組患者治療不同階段ACR50效果對比[n(%)]
表3 兩組患者治療不同階段ACR70效果對比[n(%)]
表4 兩組VAS疼痛評分對比
RA患者多數存有持續(xù)滑膜炎、關節(jié)損害,甚至引發(fā)殘疾。目前無特效藥可治該病,僅有幾類藥物具有緩解癥狀的效果。從RA患者關節(jié)滑膜來看,其存有腫瘤壞死因子-α,該因子通過下調人單核細胞HO-1的表達,可以達到加速炎性反應的效果。因此,使用腫瘤壞死因子拮抗劑可阻止腫瘤壞死因子依賴的HO-1表達,達到緩解炎性反應的效果。腫瘤壞死因子可以通過下調II型反式作用因子水平,從而達到降低骨髓細胞HLA-DR表達的作用,可降低骨髓細胞刺激T細胞的能力。因此,有效低抑制腫瘤壞死因子,可以使患者骨髓細胞HLA-DR表達得到恢復,從而改善T細胞刺激,達到緩解炎癥的作用。其次,腫瘤壞死因子-α通過結合細胞表面腫瘤壞死因子受體,可以達到發(fā)揮調節(jié)活性的效果,利用rhTNFR:Fc治療RA患者,可以達到競爭性結合腫瘤壞死因子-α的作用,對于腫瘤壞死因子-α通過與細胞表面腫瘤壞死因子受體結合有阻斷作用,可以降低其調節(jié)活性,不會造成細胞溶解或補體系統(tǒng)激活。有學者認為[2]:活動期RA患者的治療通常選用的抗風濕藥多采用甲氨蝶呤為基礎用藥,在此基礎上加用腫瘤壞死因子拮抗劑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故本文采用了rhTNFR:Fc聯(lián)合甲氨蝶呤治療活動期中重度RA患者,也取得了較好的治療效果,且有多數臨床試驗報道已證實兩種藥物聯(lián)用治療活動期RA患者的效果值得肯定[3]。
從本研究結果來看,治療2周時,觀察組患者的ACR20及ACR50效果均高于對照組,且2~18周階段的ACR20及ACR50效果均顯著高于對照組,說明rhTNFR:Fc聯(lián)合甲氨蝶呤用藥可快速起效,且聯(lián)合用藥效果要優(yōu)于單純使用甲氨蝶呤的效果,而在大幅度改善患者的病情,ACR70療效方面,兩組并無顯著性差異,說明聯(lián)合用藥并無法大幅度改善病情,只具備一定程度控制或緩解病情的效果,且有多數報道證實腫瘤壞死因子-α聯(lián)合甲氨蝶呤治療中重度RA患者的ACR20及ACR50效果較好,但ACR70療效卻普遍偏低,單用甲氨蝶呤難以達到低疾病活動度效果,聯(lián)合以rhTNFR:Fc治療使中重度RA患者獲得低疾病活動度具有可能性。
從藥品不良反應來看,多數報道稱[4,5],rhTNFR:Fc耐受性高于甲氨蝶呤,藥品不良反應低于甲氨蝶呤,且美國FDA的統(tǒng)計表示rhTNFR:Fc常見不良反應為注射部位的局部反應,如腫脹、疼痛、輕中度紅斑或瘙癢等。從本研究結果來看,使用rhTNFR:Fc治療的觀察組中有1例患者發(fā)生注射局部輕微不良反應,總體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與單純使用甲氨蝶呤的患者無顯著性差異。且有研究報道做出3年的雙盲試驗[6],針對549例活動期中重度RA患者采用了rhTNFR:Fc 25mg的劑量治療,3年治療后的效果顯示:ACR20、ACR50、ACR70分別為78%、51%、27%,主要出現的藥品不良反應為皮疹、注射部位局部反應,證實使用rhTNFR:Fc治療活動期中重度RA患者安全性較好。其次,從VAS疼痛評分來看,聯(lián)合用藥的觀察組經18周治療后,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也可以由此說明rhTNFR:Fc聯(lián)用甲氨蝶呤對患者關節(jié)疼痛也具有緩解作用。
總之,甲氨蝶呤屬于治療中重度活動期RA患者的常用藥物,也是聯(lián)用藥物方案中的基礎用藥,而在此基礎上聯(lián)用rhTNFR:Fc治療療效及安全性都值得肯定。
[1] 張磊,努爾艾沙吾塔力,阿依娜孜巴達力汗,等. 類風濕關節(jié)炎單獨甲氨蝶呤與三聯(lián)療法治療的系統(tǒng)評價[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3,17(52):9049-9054.
[2] 袁霞,柴克霞,陳媛清,等.甲氨蝶呤聯(lián)合來氟米特對類風濕關節(jié)炎早發(fā)動脈粥樣硬化的預防價值[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9):2385-2387.
[3] 張磊.益賽普聯(lián)合甲氨蝶呤治療類風濕關節(jié)炎的作用機制[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12):3338-3339.
[4] Tanaka Y. Next stage of RA treatment: Is TNF inhibitor-free remission a possible treatment goal[J].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 A Journal of Clinical Rheumatology and Connective Tissue Research,2013,72(Suppl 2) 124-127.
[5] 武艷梅,沈健,張雨,等.不同劑量潑尼松聯(lián)合甲氨蝶呤初始治療類風濕關節(jié)炎的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7):1532-1533.
[6] Mathews RJ,Robinson JI,Battellino M,etal.Evidence of NLRP3-inflammasome activation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RA); Genetic variants within the NLRP3-inflammasome complex in relation to susceptibility to RA and response to anti-TNF treatment[J].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 A Journal of Clinical Rheumatology and Connective Tissue Research,2014,73(6):1202-1210.
(收稿:2015-04-20)
R684.3
Adoi:10.3969/j.issn.1000-7377.2015.09.049
主題詞關節(jié)炎,類風濕/藥物療法甲氨蝶呤/治療應用腫瘤壞死因子/拮抗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