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道香
(無錫市惠山區(qū)第二人民醫(yī)院麻醉科,江蘇 無錫 214174)
羅庫溴銨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老年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鄂道香
(無錫市惠山區(qū)第二人民醫(yī)院麻醉科,江蘇 無錫 214174)
目的 探討羅庫溴銨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老年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及其臨床價值。方法 選取我院于2012年2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老年患者64例,均采用全身麻醉(氣管插管)。隨機數字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等兩個組別,各組患者均為32例,其中對照組患者均采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聯(lián)合維庫溴銨麻醉,觀察組患者均采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聯(lián)合羅庫溴銨麻醉,觀察對比兩種不同麻醉方法的應用效果和用藥安全性。結果 麻醉15 min后,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心率(HR)、平均動脈壓(MAP)等指標與麻醉前比較均無明顯差異(P>0.05),無統(tǒng)計學意義,且兩項指標組間比較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觀察組患者肌松起效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且患者肌松持續(xù)時間長于對照組(P<0.05),兩項數據比較差異均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麻醉后,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6.3%,與對照組患者的18.8%相比存在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P<0.05)。結論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采用羅庫溴銨麻醉,對患者心率、平均動脈壓等各項生命指標影響較小,可有效縮短患者肌松起效時間,并延長其麻醉持續(xù)時間,降低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麻醉效果良好,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老年患者;羅庫溴銨;維庫溴銨;應用
腹腔鏡手術是現階段臨床中常用的一種新型外科微創(chuàng)手術,其適應證較廣[1],目前各大醫(yī)療機構中多將其用于膽道外科手術,尤以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較為多見,該術式對患者機體創(chuàng)傷小,疼痛程度輕,術后恢復快,術后并發(fā)癥較少,手術效果良好。且在患者接受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的同時,適當的手術麻醉方法對提高患者臨床治療效果,降低其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和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提高用藥安全性等均具有重要作用。我院為進一步研究老年患者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的臨床最佳麻醉方法,特選取64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為兩組進行分組研究,現將研究過程與結果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任意選取64例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老年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為我院于2012年2月至2014年10月期間收治,患者均符合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適應證,患者年齡均≥60歲。根據隨機數字法將72例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組均32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齡60-86歲,平均年齡(71.4±5.3)歲,體質量48~80 kg,平均體質量(53.7±4.6)kg,其中合并高血壓者14例,合并支氣管炎者8例,合并肺氣腫者6例,合并糖尿病者4例;觀察組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齡60~88歲,平均年齡(72.2±5.1)歲,體質量48~81 kg,平均體質量(3.3±4.8)kg,其中合并高血壓者15例,合并支氣管炎者7例,合并肺氣腫者6例,合并糖尿病者4例。術前,經臨床咨詢,所有患者和家屬對本次研究均表示知情同意,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性別、年齡、體質量等一般資料經統(tǒng)計學檢驗,均P>0.05,可展開對比。
1.2方法:本次研究中,兩組患者均采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于此基礎上,觀察組患者行羅庫溴銨麻醉:將患者送入手術室,密切監(jiān)測其血壓、心電圖等各項生命體征變化情況,并采用連續(xù)性單刺激方法監(jiān)測患者肌肉松弛度。術前,給予患者2 mg咪唑安定、4 mg/kg芬太尼、2 mg/kg丙泊酚和0.7 mg/kg羅庫溴銨行麻醉誘導,術中予以丙泊酚、瑞芬太尼維持,根據患者肌松情況間斷追加0.4 mg/kg羅庫溴銨。對照組患者行維庫溴銨麻醉:將患者送入手術室,密切監(jiān)測其血壓、心電圖等各項生命體征變化,采用連續(xù)性單刺激方法監(jiān)測患者肌肉松弛度。術前,給予患者2 mg咪唑安定、4 mg/kg芬太尼、2 mg/kg丙泊酚和0.15 mg/kg維庫溴銨行麻醉誘導,術中予以丙泊酚、瑞芬太尼維持,根據患者肌松情況間斷追加0.1 mg/kg維庫溴銨。
1.3觀察指標:觀察對比麻醉前與麻醉15 min后,兩組患者HR、MAP等各項生命體征變化情況、麻醉后患者肌松起效時間和持續(xù)時間,以及用藥后患者不良反應情況等。
1.4統(tǒng)計學分析:詳細記錄并整合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數據資料,均利用軟件SPSS17.0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比較均通過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均通過卡方檢驗,若P<0.05,則表示數據比較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
2.1HR和MAP指標變化情況:觀察對比麻醉前和麻醉15 min后,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HR、MAP等指標變化情況,麻醉前,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HR、MAP等指標水平比較均無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P>0.05),麻醉15 min后,兩組患者兩項指標與麻醉前比較均無明顯變化(P>0.05),且兩組患者之間HR、MAP等指標水平比較,均P>0.05,見表1。
表1 麻醉前與麻醉15 min后兩組患者HR、MAP等指標變化情況比較()
表1 麻醉前與麻醉15 min后兩組患者HR、MAP等指標變化情況比較()
組別 例數 時間 HR(次/分) MAP(kPa)觀察組 32 麻醉前 81±7 10±2麻醉15 min后 82±7 9±2對照組 32 麻醉前 80±8 10±1麻醉15 min后 81±7 10±2
2.2肌松起效時間和持續(xù)時間:觀察比較麻醉后兩組患者肌松起效時間和持續(xù)時間等,觀察組患者肌松起效時間為(127.4±8.8)s,持續(xù)時間為(49.5±6.3)min,對照組患者肌松起效時間為(197.8± 11.4)s,持續(xù)時間為(31.0±3.7)min,兩組患者肌松起效時間與持續(xù)時間比較差異均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麻醉用藥后,觀察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情況,觀察組患者中出現1例惡心嘔吐和1例腹痛,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6.3%(2/32)。對照組患者中出現2例惡心嘔吐,2例腹痛和2例喉痙攣,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8.8%(6/32)。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近年來,隨著各種先進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和社會醫(yī)療水平的逐漸提升,腹腔鏡手術在臨床中得到不斷發(fā)展和廣泛應用,該手術方法是傳統(tǒng)外科技術與現代高科技相結合的產物[2],其典型優(yōu)勢主要在于可有效避免傳統(tǒng)手術切口對患者機體的各種損傷與不適,患者術后恢復較快,手術效果良好。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是腹腔鏡手術的一種重要類型,臨床主用于治療膽囊結石、膽囊息肉、慢性膽囊炎以及急性膽囊炎早期等,與傳統(tǒng)開腹手術相比,該術式具有手術創(chuàng)口小、術中出血量少、術后恢復快、患者住院時間短、術后并發(fā)癥少以及愈合瘢痕小等優(yōu)勢[3],手術效果滿意,得到廣大醫(yī)師和患者的廣泛認同。
羅庫溴銨是骨骼松弛藥物和非去極化肌松藥物,屬于神經肌肉阻滯劑的一種[4],用于外科手術麻醉,可競爭性地與運動神經末梢突觸上的膽堿能受體相結合,具有拮抗乙酰膽堿的作用[5],麻醉起效較快,作用時間較長,且用藥后不影響其神經肌肉阻斷作用和作用時程,對患者心血管系統(tǒng)影響較小[6],患者不良反應少,安全有效,用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效果顯著。我院為進一步研究羅庫溴銨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老年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特選取64例患者分別給予其不同麻醉方法展開臨床研究,研究結果發(fā)現麻醉用藥15 min后,觀察組(羅庫溴銨)和對照組(維庫溴銨)患者的HR、MAP等各項指標水平與麻醉前相比均無明顯差異(P>0.05),對患者各項生命體征影響均較小。同時,觀察組患者肌松起效時間、持續(xù)時間以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等多項指標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總而言之,于老年患者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采用羅庫溴銨麻醉,患者肌松起效時間較短,麻醉持續(xù)時間較長,且麻醉后患者不良反應較少,用藥安全性高,應用效果顯著,臨床價值高。
[1] 王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不同麻醉方式對老年患者應激反應的影響[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5,19(20):2791-2792.
[2] 李海英.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應用不同全身麻醉方式麻醉的效果及患者認知功能變化[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5,19 (17):174-176.
[3] 吳雷.瑞芬太尼復合丙泊酚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麻醉中血流動力學的影響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5,9(17):89-90.
[4] 閻雁宏,薛紀秀,馬艷輝.相同麻醉深度條件下等效劑量羅庫溴銨與順式維庫溴銨肌松恢復狀況的比較[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5,31 (15):2556-2558.
[5] 王航.全身麻醉時羅庫溴銨的肌肉松弛作用與患者體質量指數的關系[J].重慶醫(yī)學,2015,44(16):2254-2256.
[6] 羅云,覃兆軍,劉怡菲.閉環(huán)輸注羅庫溴銨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的應用[J].醫(yī)學綜述,2015,21(7):1319-1321.
R657.4
B
1671-8194(2015)35-018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