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 敏
(遼寧省撫順市第四醫(yī)院,遼寧 撫順 113123)
PICC和CVC置管技術在惡性腫瘤患者靜脈治療中的應用效果對比
齊 敏
(遼寧省撫順市第四醫(yī)院,遼寧 撫順 113123)
目的 觀察兩種靜脈置管技術在臨床使用的優(yōu)缺點。為腫瘤患者選擇一個更容易操作,更安全的長期輸液通道提供依據。方法 將我科80例確診為惡性腫瘤需行化療的患者,隨機分為兩組:PICC組和CVC組,每組各40例,比較穿刺置管成功率、導管留置時間和穿刺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結果 與CVC組相比較,PICC組穿刺置管一次成功率明顯較高,導管留置時間較長,更適合臨床化療用藥,差異均有顯著性(P<0.05)。PICC導管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為導管堵塞、周圍靜脈炎,CVC導管的主要并發(fā)癥為導管相關感染和誤入動脈,兩組間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差異有顯著性(P<0.05)。結論 PICC置管方法較為安全、易于掌握,穿刺成功率高,并發(fā)癥少,留置時間長,特別適合惡性腫瘤患者化療或長期靜脈輸液治療,值得推廣應用。
PICC;CVC;惡性腫瘤并發(fā)癥;效果對比
惡性腫瘤患者在化療中,大多數要完成幾個療程的治療,化療藥物大多刺激性大,如不慎漏出血管,輕者可出現(xiàn)局部紅、腫、熱、痛,嚴重者可引起皮膚及組織損傷[1]。在20世紀90年代使用CVC置管建立長期輸液通道的較多,而近年來應用PICC的也逐漸增多,因其留置時間長、經濟、可靠,受到患者及醫(yī)護人員的青睞。為準確把握二者在臨床使用中的優(yōu)劣,2014年1月~7月,對本科接受化療的惡性腫瘤患者,分別采取了經外周靜脈穿刺中心靜脈置管(PICC)與經鎖骨下靜脈中心靜脈置管(CVC)兩種途徑輸注治療并進行了觀察比較,現(xiàn)將觀察結果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2014年1月~7月,在本科住院的惡性腫瘤患者80例,根據患者的輸液途徑隨機分為兩組.每組40例。將兩組置管分別以PICC組及CVC組分類.PICC組男25例,女15例;年齡32~76歲,平均52歲。CVC組男20例,女20例;年齡40~77歲,平均50歲。兩組患者均為首次接受靜脈化療的患者,兩組間年齡、性別、病種、疾病嚴重程度差異無顯著性(P>0.05)。
1.2材料物品的準備組:PICC組選用美國公司巴德公司的經外周置入中心靜脈置管,4Fr型號,導管總長為60 cm,穿刺包、止血帶、無菌正壓輸液接頭、肝素鈉稀釋液、20 mL注射器、10 cm×12 cm無菌透明貼膜。CVC組:選用德國Braun公司中心靜脈導管,導管型號7F,長度30 cm,穿刺包、1%利多卡因5 mL、肝素稀釋液、3M無菌透明貼膜、無菌正壓輸液接頭。
1.3方法:①PICC組:由取得PICC資格證書的護士操作。選擇好肘部靜脈,首選貴要靜脈,其次肘正中靜脈或頭靜脈,用皮尺測量穿刺點至同側胸鎖關節(jié)向下反折至第三肋間的距離,患者取仰臥位,穿刺側手臂外展與軀干垂直,頭偏向一側,盡量靠近肩部。消毒皮膚,鋪無菌洞巾,沿靜脈走向用插管鞘進行穿刺,見回血后再進送可撕裂鞘,撤出穿刺針,將導管置入鞘內進入中心靜脈,送至預測長度,撤導絲,修剪導管外,連接無菌輸液接頭,壓迫穿刺點止血用無菌透明貼膜覆蓋,彈力繃帶加壓包扎。②CVC組:由??漆t(yī)師操作,患者頭側向穿刺對側,穿刺點選擇鎖骨外2/3下2 cm處左右,消毒穿刺部位,鋪巾,用5 mL注射器抽取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并試穿血管方位,針體緊貼鎖骨下緣邊進針邊抽吸,見到靜脈血,確定成功后撤針,壓迫片刻,用穿刺包內的穿刺針進行穿刺,見其回血暢后,置入導絲,撤針,插入擴張器及導管,插入深度15 cm左右,撤導絲,接無菌輸液接頭,皮膚縫合固定導管,穿刺處用無菌貼膜固定。③兩組患者穿刺處均用3%碘伏消毒后以一次性貼膜固定。穿刺結束攝正位X線胸片確定導管末端位置。每周換藥2次,每次輸液結束以肝素生理鹽水沖管。PICC組于化療間歇,肝素生理鹽水沖管1次/周,CVC組用肝素生理鹽水沖管1次/天。
1.4統(tǒng)計處理:比較兩組置管成功情況,保留時間及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進行t或卡方檢驗,P<0.05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
兩組患者的置管成功率、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導、管保留時間的比較見表1~表3。
置管成功率比較:本研究發(fā)現(xiàn)PICC組一次穿刺成功率明顯高于CVC組。 PICC所選擇的部位是貴要靜脈、肘正中靜脈等靜脈表淺[2],可看到和捫到,直視操作,易穿刺成功,操作簡單,可以減少患者多次穿刺的痛苦。導管留置時間比較:本組資料顯示 PICC組留置時間長于CVC組?;熕幬锿ㄟ^PICC導管注入中心靜脈,不僅減少靜脈穿刺痛苦,還可為部分血液檢查提供標本[3],減少對靜脈的破壞。本組資料顯示,PICC組更容易被患者接受,CVC導管置入較短,患者穿脫上衣或睡眠是容易拔出導管致脫落。PICC組因導管路徑長,固定牢固,本科自2008年開展PICC以來,從未發(fā)生導管脫落,而CVC組由3例患者出現(xiàn)導管脫落。
表1 兩組置管成功率比較
表2 兩組導管保留時間比較
表3 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
我科自從開始使用PICC置管逐步代替CVC置管后,操作創(chuàng)傷小,危險性低,置管成功率高,操作簡單安全,不需要麻醉及縫針,留置時間長,并發(fā)癥低,滿足患者多療程的時間需要。治療間歇期只要每周維護1次即可,易于護理。同時也減輕了護理工作量,提高了護理技術水平。患者痛苦相對減少,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不受影響,在惡性腫瘤患者靜脈治療中可長期留置,應用方便,值得推廣使用。
[1] 東文霞,喬愛珍,李新華. PICC插管與鎖骨下靜脈插管在血液病患者中的應用比較[J].中華護理雜志,2009,38(1):31-33.
[2] 韋靖,何靜,吳艷,廖曉玲. 中心靜脈導管相關性感染的危險因素與護理[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08,14(24):2632-2633.
[3] 符黎虹,陳麗琴,鄒艷. PICC和CVC置管在腫瘤患者化療的對比觀察與護理. [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08,20(16):1612-161.
R73
B
1671-8194(2015)35-013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