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傳紅 羅 燕*
(重慶市奉節(jié)縣中醫(yī)院內科,重慶 404600)
上消化道出血內科護理的常規(guī)分析
曾傳紅 羅 燕*
(重慶市奉節(jié)縣中醫(yī)院內科,重慶 404600)
目的 了解上消化道出血內科護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對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進行抽樣,選取76例患者隨機分成兩組,對照組予以常規(guī)護理,實驗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推行綜合護理干預,觀察兩組臨床護理效果。結果 實驗組總有效率(94.74%)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65.79%),差異具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綜合護理干預對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具有重要的影響,臨床上應引起足夠重視。
上消化道出血;護理
上消化道出血作為臨床上的一種常見病癥,主要是指屈氏韌帶以上消化道部位均出現(xiàn)出血情況,涵蓋食管、胃、十二指腸等處,臨床多表現(xiàn)為乏力、頭昏、心悸、精神萎靡、意識模糊、嘔血、血便等癥狀,若處理不及時,易威脅患者生命安全,故強化早期治療與護理顯得尤為重要[1]。為了深入探究上消化道出血內科護理方法及效果,本文主要對我院收治的7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進行平行對照研究,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本組選擇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6例為研究對象,均經實驗室檢查確診,臨床多表現(xiàn)為黑便、嘔血、血便、頭昏、乏力、意識模糊、心悸、精神萎靡等,其中女性31例,男性45例,年齡24~84歲,平均(43.17±2.48)歲。應用完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這76例患者隨機分成兩組,每組38例,兩組患者基數(shù)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一般方法:對照組予以入院指導、常規(guī)處理(包括測體溫、量血壓等)、病情觀察等常規(guī)護理措施,實驗組在對照組護理基礎上推行綜合臨床護理干預:①心理護理:考慮到患者易產生抑郁、緊張等不良情緒,故護理人員應采用心理疏導、情緒轉移、肌肉放松、音樂渲染等心理支持手段,予以心理無縫隙干預,幫助其樹立治愈信心;②環(huán)境、休息護理:維持病房通氣流通,定期強化空氣污染監(jiān)測,保證患者休息時間充足;③飲食護理:予以個體化飲食指導,進食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食物,增強機體抵抗力;④藥物護理:制訂系統(tǒng)的給藥方案,嚴格遵守應用規(guī)范,予以血管加壓素、立止血等藥物,把握藥物性質、用法、用量與禁忌證,使用后應觀察其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一旦出現(xiàn)異常,需及時告知臨床醫(yī)師并予以針對性處理;④病情監(jiān)測:密切觀察病情,做好各項指標檢測工作,記錄患者出血量。當出血量>500 mL時,易顯現(xiàn)全身癥狀(譬如頭昏、乏力、心悸等),需予以及時處理。病情嚴重者施以氧氣吸入,確保氧濃度為2 L/min;若顯現(xiàn)休克,應擇取休克臥位,確保腦部血供平衡;⑤康復指導:告知患者消化道出血誘因及臨床表現(xiàn)、預防措施,改變患者日常生活方式,保證患者生活質量。
1.3療效評判標準:參照《臨床疾病診斷依據治愈好轉標準》[2],對兩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系統(tǒng)評估:治愈:血便、出血、心悸、黑便等臨床主要癥狀完全消失,生活質量明顯改善;好轉:治療后相關癥狀部分消失,生活質量明顯改善,對正常工作、生活無明顯影響;無效:上述臨床主要指標均無明顯變化??傆行?(治愈+好轉)/總病例數(shù)×100%。
1.4統(tǒng)計學方法:應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上述資料進行數(shù)據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計數(shù)資料進行χ2檢驗,P<0.05時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實驗組接受上述護理干預后總有效率為94.74%,對照組總有效率達為65.79%,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護理效果對比分析[n(%)]
上消化道出血屬于臨床常見病癥,進展迅速,及時予以治療對預防患者出血過多、休克、死亡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而于治療的同時輔以針對性護理干預,對緩解患者痛苦、穩(wěn)定及改善病情、保證臨床治療效果具有積極的應用價值。有學者通過對7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進行平行對照研究,結果提示,綜合護理干預組總有效率達90.00%,明顯高于常規(guī)護理組(77.80%),充分提示對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推行綜合護理干預,可改善其病情,保證其生活質量,值得臨床積極推廣應用[3]。本文研究結果提示,實驗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充分證實綜合護理干預對改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預后具有積極的影響,這與有關研究結論一致。究其根源,綜合護理干預作為一種新型護理模式,主要堅持以患者為中心,立足于患者實際需求角度,包括心理、生理、精神及社會等方方面面,可糾正患者對待疾病的態(tài)度,規(guī)避或減少疾病影響因素的干擾,從而保證期預后[4]。在本文研究中,筆者從患者實際護理需求角度出發(fā),強化心理護理、病情監(jiān)測、飲食護理、環(huán)境護理、健康教育指導,可穩(wěn)定患者情緒,維持睡眠質量,改善其體征及精神狀況,對降低患者復發(fā)率、提高臨床治療效果、維持患者生命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應用價值。綜上所述,綜合護理干預對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具有重要的影響,臨床上應引起足夠重視。
[1]劉陶萃.上消化道出血內科護理干預效果觀察[J].中外醫(yī)療,2013,32(2):143-144.
[2]孫傳興.臨床疾病診斷依據治愈好轉標準[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2:59-63.
[3]王清燕.上消化道出血內科護理體會[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2,23(8):920-921.
[4]冼鳳蓮.淺談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內科護理及體會[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1,9(5):14-15.
R473.5
B
1671-8194(2015)27-02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