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 松 姜萬維 郭旭東
(大連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麻醉二科婦產(chǎn)科樓手術室,遼寧 大連 116001)
羥考酮對婦科腹腔鏡手術患者蘇醒期躁動的影響
國 松 姜萬維 郭旭東
(大連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麻醉二科婦產(chǎn)科樓手術室,遼寧 大連 116001)
目的 觀察羥考酮用于婦科腹腔鏡手術術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的病例選自2014年9月至2014年12月,大連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婦科收治的擇期行腹腔鏡子宮次切術,肌瘤核除或卵巢瘤切除手術患者,所選患者共60例,隨機分為羥考酮組及芬太尼組兩組,每組30例。羥考酮組患者在手術結束前5 min靜脈注射給藥劑量為0.05 mg/kg,芬太尼組給藥劑量為1.5 μg/kg。結果 兩組患者的一般情況無顯著差異(P>0.05)。兩組患者停藥手術結束前5 min靜脈注射0.05 mg/kg的羥考酮不會增加婦科腹腔鏡患者術后蘇醒及拔管時間,而且對患者身體各個系統(tǒng)的恢復沒有顯著的影響。兩組患者術后6 h內(nèi)均未發(fā)生呼吸抑制不良反應。結論 ①手術結束前5 min靜脈注射0.05 mg/kg羥考酮或1.5 μg/kg芬太尼對婦科腹腔鏡手術有一定的鎮(zhèn)痛作用。②羥考酮組與芬太尼組患者比較,術后蘇醒及拔管時間羥考酮組比芬太尼組明顯縮短。③術后不良反應惡心嘔吐和嗜睡發(fā)生率地羥考酮組明顯低于芬太尼組。因此,羥考酮對婦科腹腔鏡手術患者恢復期的應用要優(yōu)于芬太尼。
羥考酮;婦科腹腔鏡手術;全麻;蘇醒期
1.1一般資料:將患者隨機均分為羥考酮組(A組)和對照芬太尼組(B組)。方法:入室后開放一側上肢靜脈通路,輸注復方乳酸鈉林格,行橈動脈穿刺測壓,常規(guī)監(jiān)測ECG、ABP、HR和SpO2。麻醉誘導:依次靜脈注射舒芬太尼0.3~0.6 μg/kg、咪達唑侖0.1~0.15 mg/kg、丙泊酚2~2.5 mg/kg、順式阿曲庫銨0.15~0.2 mg/kg,后行氣管插管接麻醉機行機械控制呼吸,調(diào)整呼吸參數(shù),VT 8~10 mL/kg,RR 10~12次/分,維持PETCO2在35~45 mm Hg。麻醉維持:采用全憑靜脈麻醉,持續(xù)靜脈泵注丙泊酚4~6 mg每千克體質(zhì)量每小時、瑞芬太尼0.1~0.3 μg每千克體質(zhì)量每分鐘,維持BIS于40~50,每30 min追加順阿曲庫銨2 mg維持肌松。手術結束前30 min A組患者單次靜脈輸注羥考酮0.05 μg/kg,1 min內(nèi)注藥完畢。B組以同樣方式輸注芬太尼,手術結束縫皮前停用靜脈麻醉藥,手控誘導呼吸。術中患者HR<50次/分,給予阿托品0.5 mg,MAP低于基礎值的80%或收縮壓絕對值低于80 mm Hg給予麻黃堿10 mg。待患者呼之睜眼、呼吸恢復滿意、循環(huán)穩(wěn)定后拔除氣管導管[1]。
1.2指標監(jiān)測:觀察指標患者的視覺模擬評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觀察自主呼吸恢復時間(停藥至自主呼吸恢復的時間)、蘇醒時間(停藥至呼喚其姓名有睜眼動作)、拔管時間(停藥至拔除氣管導管的時間)。用Ramsay鎮(zhèn)靜評分評估拔管后患者的鎮(zhèn)靜程度(1分,焦慮、不安或煩躁;2分,合作、定向力良好或安靜;3分,僅對命令有反應;4分,入睡,但對刺激反應靈敏;5分,入睡,但對刺激反應呆滯;6分,入睡,但對刺激無反應)。記錄患者停藥后至拔管完成共30 min內(nèi)患者的嗆咳次數(shù)(無嗆咳;輕度嗆咳,1或2次;中度嗆咳,3或4次;重度嗆咳,5或5次以上)、躁動程度(0級,安靜合作;1級,輕度煩躁,吸痰等強刺激下發(fā)生躁動,一旦刺激停止,躁動即停止;2級,無刺激情況下即發(fā)生躁動,但無需制動;3級,需藥物和物理方法制動的不自主運動)進行評分[2]。
1.3統(tǒng)計分析:采用SPSS13.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
2.1兩組患者年齡、身高、體質(zhì)量等一般情況,見表1。
2.2兩組患者的檢測指標,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年齡、身高、體質(zhì)量等一般情況
表2 兩組患者的檢測指標
2.3兩組患者于停藥后自主呼吸恢復時間、蘇醒時間、拔管時間差異P>0.05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通過觀察比較所見羥考酮組患者的躁動程度低于芬太尼組患者,可在蘇醒期減輕患者的躁動反應(躁動程度的得分:輕度躁動1分、中度躁動2分、嚴重躁動3分、極度躁動4分)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羥考酮組患者的嗆咳次數(shù)明顯少于芬太尼組的患者,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通過觀察比較可以看出羥考酮可以有效的減輕患者的嗆咳反應和躁動反應,更適合用于腹腔鏡手術的全麻患者蘇醒期的患者。全麻過后進入PACU后10、30、60 min后的VAS、Ramsay得分見表3。
表3 全麻過后進入PACU后10、30、60 min后的VAS、Ramsay得分
通過表3可看出,羥考酮組患者在進入PACU后10、30 min后VAS評分低于芬太尼組患者,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羥考酮可減輕手術患者蘇星期的疼痛。Ramsay鎮(zhèn)靜得分羥考酮組患者的得分低于芬太尼組患者,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通過以上實驗證明羥考酮用于婦科腹腔鏡手術可有效的減輕患者蘇醒期疼痛同時更有助于患者的鎮(zhèn)靜。
近年來,婦科腹腔鏡手術以其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舒適程度高而倍受青睞但婦科腹腔鏡手術中CO2氣腹可以引起患者強烈的應激反應。臨床上瑞芬太尼聯(lián)合丙泊酚全憑靜脈麻醉因其起效快,可控性好等優(yōu)點常用于此類手術。有研究表明,腹腔鏡手術患者腹腔放氣后會出現(xiàn)強烈的應激反應,而此時患者處于全麻蘇醒期。如此時沒有良好的鎮(zhèn)靜鎮(zhèn)痛,患者可出現(xiàn)肌緊張、體動反應、嗆咳、躁動和喉痙攣等不良反應以及嚴重的血流動力學改變。羥考酮用于腹腔鏡手術全麻蘇醒期的患者,可以有效地抑制其應激反應[3]。本研究結果顯示,與芬太尼組比較,羥考酮組嗆咳、躁動發(fā)生率明顯降低,提示羥考酮可以使患者耐管并顯著降低拔管時的不良反應;使患者基本處于安靜合作狀態(tài);并且應用羥考酮不延長全麻恢復時間,它的這些作用與其鎮(zhèn)靜和鎮(zhèn)痛作用密切相關。羥考酮可以更有效的減輕患者在蘇醒期的疼痛,同時起到鎮(zhèn)靜作用[4]。羥考酮它的顯著優(yōu)點是全麻拔管前注射可穩(wěn)定血流動力學,抑制拔管反射,且不引起呼吸抑制[5]。用本研究擬評價羥考酮用于婦科腹腔鏡手術患者全麻蘇醒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為臨床用藥提供參考。
[1]張兆航,杜洪玫,張麗,等.瑞芬太尼聯(lián)合氯諾昔康用于全麻患者蘇醒期清醒無痛拔管[J].山東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8,46(1):104-107.
[2]高峰,楊輝,曹菲,等.不同藥物治療全麻患者蘇醒期躁動的療效比較[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1,27(2):109-111.
[3]陰元魁,高永良,李亞明.羥考酮的研究進展[J].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2008,28(1):57-59.
[4]劉艷麗,亓佳,吳春福,等.羥考酮精神依賴的形成與紋狀體多巴胺釋放的關系[J].中國藥理學與毒理學雜志,2006,20(1):44-47.
[5]徐建國.鹽酸羥考酮的藥理學和臨床應用[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4,30(5):512.
R713
B
1671-8194(2015)27-018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