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觀美
摘 要: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文言文閱讀在教學地位上來看,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學的重點;在學生學習上來看,是學生語文學習中的最薄弱環(huán)節(jié),是學習的難點。教材中的文言文雖匯聚了歷代的精品,但是由于語言形式、環(huán)境以及內(nèi)容等方面與學生現(xiàn)實生活的差異性,導致學生對于文言文的學習不感興趣,無法產(chǎn)生心理和情感上的共鳴。此時,若是教師的教學方法欠妥當,文言文閱讀教學就會事倍功半。主要分析了當前文言文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并探討了提高文言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一些策略。
關鍵詞:文言文;觀念;方法;興趣;氛圍;素養(yǎng)
中國古典文學是中華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而文言文更是古人留給我們珍貴的文化遺產(chǎn),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然而,在時下的語文教學實踐中,對于文言文,學生卻不太喜歡,究其原因,筆者以為,一方面是來自教師的因素;另一方面是來自學生的問題。
一、教師方面
1.教學觀念的偏頗
一方面是教學觀念的落后。雖然素質(zhì)教育和課程教育改革開展得如火如荼,但是應試教育的思想依舊是根深蒂固。由于高考中,對于文言文的考查重點依舊放在語言的層面,導致多數(shù)的語文老師,在進行文言文的教學中,偏重于對文本內(nèi)容、語法、寫法特點等方面的講解和剖析,而忽略現(xiàn)代文與文言文的區(qū)別;另一方面是教學觀念的誤區(qū)。隨著課程教育改革的深入,有一部分教師逐漸認識并接受新的、先進的教學理念,在教學中,也會注重設計一些個性化的閱讀模式來吸引學生的興趣,調(diào)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然而在實際的操作中,卻流于形式,實際效果不明顯,甚至導致教學效果的下降。
2.教學方法的不當
在文言文閱讀教學中,教學的過程普遍都是這樣:教師在講臺上逐字逐句地翻譯,學生在課桌前手忙腳亂地記筆記。甚至于將一些個別主要的詞語進行識記,以便在其他的文言文翻譯中套用。這樣沒有目標,不分主次的“一言堂”的教學,不僅會導致學生養(yǎng)成依賴性和惰性,凡事都等待老師答案,自己從不主動地思考,獲取知識,主體性得不到彰顯,而且這種教學方法,教給學生的只有死記硬背,學生無法形成認知規(guī)律,就不能學以致用,文言文的閱讀能力又何以提高?
二、學生方面
1.學習興趣不濃
一方面是由文言文本身的特點所決定。雖然文言文經(jīng)歷了幾千年的歷史發(fā)展,“沉淀”了巨大的、富有表現(xiàn)力的典故、詞匯等,但是對于當代的高中生來說,在新潮的花花世界的吸引下,文言文更顯歷史久遠且陳舊,況且對于學生來說,似乎又是無用的,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是由學生的學習方法所決定。如上提到的,文言文所獨具的時代性,導致學生在學習中會略顯吃力,學生多半都是使用死記硬背的方式,長此以往,學生會感覺枯燥無味,而失去學習的興趣,甚至于產(chǎn)生厭惡的情緒。
2.學習方法不對
文言文的學習講究一定的方式方法和學習習慣,錯誤的方法只會適得其反。而教師在教學中,基本都是“嚼爛”了才“喂”給學生,沒有“授之以漁”的過程,學生很難掌握學習的方法,學習多半依賴老師的講解和課后機械的背誦,影響學習的實效。
以上通過對于文言文閱讀教學中存在問題的分析,筆者簡要地提出了一些自己粗淺的教學策略,拋磚引玉。
三、營造文言文學習氛圍,消除學生恐懼
所謂“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想要做好語文文言文閱讀教學,語文教師不僅要正確認識和擁有先進的教學理念,正確的教學原則和先進的教學方法,掌握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更要具備較高的文言修養(yǎng)。教師需要對語文課本中的每一篇文言文都相當?shù)木?,無論是文言文中的膾炙人口的佳句,還是與文言文作者相關的名人軼事,還是文本作者的其他名篇名句等,都能信手拈來,旁征博引,得心應手。將學生對教師知識淵博的敬仰之情,轉(zhuǎn)變成為學生對文言文好處的感受,轉(zhuǎn)變成為對于文言文學習的熱情,消除恐懼,鼓舞學生文言文學習的興趣和信心。
四、改善文言文教學流程,提高教學效率
1.熟讀文本
傳統(tǒng)的教學中,教師普遍都是在授課之初,草草地讀一遍,便開始無盡的詞語翻譯和講解。文言文歷史久遠,學生對于文言文的閱讀缺少語感,不會像閱讀現(xiàn)代文一樣。因此,在教學之前,教師務必給學生做好閱讀示范,并利用多種閱讀形式,加強學生的誦讀。讓學生在一遍一遍的閱讀中,解決生字,讀準節(jié)奏,讀出語感。只有完成這一步,學生才能更加容易地進入下一步的學習。
2.自學討論
文言文并非孤零零地出現(xiàn),文本中都附有疑難詞語的注釋,而且較為詳盡。教師大可不必逐字逐句地幫助學生翻譯,而是應該在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上,放手讓學生自己對照文下的注釋,自主翻譯文本。當碰到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時,可以和其他同學探討。這樣,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3.教師指導
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無法解決的難題,這時就需要教師從旁指導。教師在充分了解學生自主學習和討論的情況之后,有針對性地進行文本重點和難點的指導和點撥,讓學生對文言文產(chǎn)生頓悟的感覺。
4.總結(jié)積累
利用練習的方式,進行梳理歸納,不僅能夠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還有利于遷移應用;積累,背誦是必不可少的。學生只有在腦海中儲存一定量的文言知識和語言材料,才能在逐漸掌握規(guī)律,形成語感,文言文閱讀能力才能得到提升。
五、教授文言文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素養(yǎng)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敝挥薪探o學生正確的文言文學習方法,學生才能受益終生。
首先,讓學生敞開心扉,與作者相通。即讓學生打開心靈的眼睛,帶著情感去閱讀。教師可以提出閱讀問題,作為學生進入作者心靈的“橋梁”,只有這樣,學生與文本息息相通,才能真正感受到作者在文本中表現(xiàn)的復雜情感,才能用心學好文言文。
其次,讓學生賞讀課文,領文本之美。學生賞讀課文的方法有很多:提倡學生整體性閱讀,將自主式閱讀引入課堂,讓學生整體感受文言文學習的樂趣;引導學生精讀文本,通過含英咀華,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通過比較閱讀,開闊學生視野,訓練思維能力,提高鑒賞水平等。
參考文獻:
[1]姜小菊.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策略分析[J].語文教學通訊,2012(09).
[2]王麗萍.淺談語文文言文閱讀課堂教學的方法和途徑[J].語數(shù)外學習:語文教育,2013(01).
·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