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禹辰
長江江豚系江豚種群的亞種,主要生活在長江中下游。江豚生存前景堪憂,主要面臨來自長江環(huán)境惡化和人類活動的威脅。我這次“保護江豚的微笑”主題夏令營前往武漢跟隨老師前往了中國科學院水生物研究所白鰭豚館、石首市天鵝洲長江江豚天然保護區(qū)等地進行考察學習。主要了解了江豚的生存現(xiàn)狀、保護措施、農業(yè)和漁業(yè)帶來的威脅等方面。
江豚介紹:江豚屬于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是長江中現(xiàn)存唯一的淡水豚(長江流域另一種淡水豚——白鰭豚已經宣告功能性滅絕)。江豚通常棲息于咸淡水交界的海域,在熱帶和暖溫帶海域均有分布,在我國主要存在于渤海、黃海、東海、南海和長江等水域。江豚是對海水、淡水均適應的小型豚類,在分布上具有廣泛性和特殊性,它們的存在對研究鯨的進化發(fā)展方面有一定的意義。
生存現(xiàn)狀: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的江豚目前面臨的生存現(xiàn)狀十分嚴峻,其數(shù)量已不足兩千頭,而且仍在繼續(xù)下降?!坝捎谧匀画h(huán)境的變遷、水位下降、水質惡化、江湖淤積、食餌減少等給江豚的繁殖與生長帶來了威脅。加之,濫捕對親豚和幼豚殺傷力極大,導致長江、洞庭湖江豚資源銳減。因此,加強江豚資源保護刻不容緩。目前雖已將江豚列入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但尚無其他配套保護措施。”
江豚是繼白鰭豚滅絕后又一遭受到滅絕危險的淡水豚類。在武漢水生物研究所白鰭豚館的工作人員的介紹下我們了解到目前中國對于江豚的研究方向以及江豚在二十年間急劇減少的原因做了詳細了解。
首先研究方向為四個方面:長江豚類種群生態(tài)學研究,長江豚類生物聲學研究,長江豚類保護遺傳學研究,長江豚類繁殖生理學研究。這種研究完善了我們保護江豚的措施。其,目前對于江豚威脅最大的也是為四個方面:1、漁業(yè)資源的減少,江豚食料驟減,進食變得日益困難。2、長江內航運業(yè)的發(fā)展,巨大的螺旋槳等機器設備極大的干擾了江豚的聲納系統(tǒng),聲納系統(tǒng)是江豚捕食魚類的最重要工具3、大型水利設施的建造,阻隔了長江江豚的洄游,不僅限制餓了江豚的生存空間,更是阻斷了長江江豚的種群基因交流。4長江不斷惡化的環(huán)境。這種惡化主要來自于江岸的工業(yè)生產、居民生活和農業(yè)生產活動。
首先,1不合理的捕魚作業(yè)方式、從事漁業(yè)人員的增加、沒有禁漁期政策、違章打漁監(jiān)管不嚴等造成長江漁業(yè)的急劇下降。2長江周邊生活居民增多,由此帶來的生活垃圾也日漸凸顯,成為繼長江周邊工業(yè)污染之后的又一大隱患。周邊農業(yè)生產帶來的農藥和化肥殘留對江豚的生命和生存環(huán)境已經造成了影響。3水利工程的修建阻隔了長江江豚的洄游和江豚種群的基因庫交流。三峽水庫開建后,江豚被迫改變巡游線路,大量集中進入洞庭湖水域,隨著航運業(yè)發(fā)展,江豚被船只刮傷的幾率大大增加。航運業(yè)的發(fā)展使得長江航運擁擠,不僅僅是簡單的擠占了江豚的生存空間。同時,也是因為螺旋槳等原因造成江豚撞擊受傷和死亡的幾率大大增加,在往年的報道中隨處可見。當然,不容忽視的是航運中馬達聲嚴重影響了江豚的聲納系統(tǒng),造成江豚捕食困難和遭遇危機的可能性增大。
在石首的時候我們集體采訪過一位老漁民。這位老漁民姓楊,曾多次參與到白鰭豚,江豚捕撈,救助等等工作當中,和中國科學院白鰭豚館的科學家有密切的聯(lián)系。從他的口中得知,盡管在天鵝洲保護區(qū),江豚的保護也并沒有完美的進行。石首市作為天鵝洲保護區(qū)附近的城市,水質理因得到最妥善到保護,但事實并非如此。石首市的楚源化工廠是是石首市的納稅大戶,雖然都知道他們將排水管道埋入地下偷偷排污水,但是并沒有人愿意去加以制止。附近的很多池塘泥土都是黑色的,散發(fā)著惡臭,不少腐爛的死魚漂浮在水面上。沒有人去處理。當問到還有大型的江豚觀察捕撈救助活動的時候他愿不愿意參加時,楊先生沉默了。
在我看來,致使江豚的保護行動到現(xiàn)在都沒有明顯的成效,頭數(shù)依然每年下降的原因,就是社會關注度。大熊貓是我國的國寶,甚至成為了一種象征,中國每一個人都知道,我們要保護大熊貓。但是江豚,僅僅只是納入到了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而且并非人人皆知江豚這種動物。為什么在現(xiàn)行的措施內長江的環(huán)境問題并沒有得到解決或者僅僅是停止惡化?而是在朝著更糟糕的方向前進?這說明現(xiàn)在的政策措施依然存在著大量的漏洞。如果說是白鰭豚。一則白鰭豚死亡的新聞會引來大批的網民聲討,譴責,隨之而來的是大批媒體爭先曝光的內幕,黑幕。但如果是江豚呢?可能連一則新聞都沒有吧。為什么大熊貓,白鰭豚的社會關注度很強,而江豚的社會關注度這么低?僅僅只是白鰭豚曾經瀕臨滅絕,或者是大熊貓曾經差點從這個世界上離開我們嗎?難道我們只有在江豚像白鰭豚那樣只剩下不到一百頭時我們才真正開始注意關注他們嗎?如果真的走到了這一步,真正毀滅他們的,是我們人類本身,而因為他們的滅絕所遭受最大危害的,也是我們人類自己。
我們有拯救大熊貓的先例,江豚的保護,我們也一定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