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
1.
2002年4月的一個周末,朱曉暉回娘家看望父母,卻吃驚地發(fā)現(xiàn)父親眼球突出,嘴角歪斜,雙手抖動的很厲害!一見女兒,他激動地“啊啊”大叫著,卻連話也說不清楚。朱曉暉慌忙把父親送到幾百里外的牡丹江醫(yī)院。醫(yī)生確診他患上了彌漫性腦梗。這是腦梗中最重的病情,醫(yī)院勸她為父親準(zhǔn)備后事。朱曉暉當(dāng)場嚇哭了,父親是最疼愛她的人,她無法想象失去父親的痛苦。
從牡丹江回綏芬河的兩個多小時車程中,朱曉暉淚如雨下??粗赣H的面孔被病痛扭曲著,她心中升起了一個堅定的信念:不管怎樣,一定要讓父親活下去!
1973年,朱曉暉出生在黑龍江綏芬河市。大學(xué)畢業(yè)后,酷愛文學(xué)的她成為本市日報社的特約女記者。在幾年的新聞工作中,她發(fā)掘了不少重大社會新聞,詩作也多次獲獎。她和丈夫、女兒住著110平米的房子,做著喜愛的文字工作,衣食無憂,家庭幸福。但父親突如其來的重病,卻改寫了她的命運。
朱曉暉的母親患有失憶癥,已經(jīng)家庭解體的弟弟要照顧亂跑的母親,無暇他顧。妹妹也離異了,還因乳腺癌做了兩次手術(shù)。于是,照顧父親的重任壓在了朱曉暉一個人的肩上。
一周后,父親的病情加重,不僅大小便失禁,連路都走不成了。為了全力照顧父親,朱曉暉不得不辭職,帶著父親四處求醫(yī),每天守候在他的病床前寸步不離。最初的半年里,朱曉暉幾乎沒睡過囫圇覺。
因父親腦部的梗塞區(qū)在不斷擴(kuò)大,由此引發(fā)了許多合并癥。朱曉暉帶著父親看遍各大醫(yī)院,卻收效甚微。
2.
為了給父親看病,朱曉暉很快花光了積蓄。2003年初,她毅然賣掉了住房。老公不堪重負(fù),帶著4歲女兒離她而去。曾經(jīng)幸福美滿的小家庭碎了,但朱曉暉選擇了堅持。她說,金錢和家庭都可以再選擇,而父親是唯一的!
賣掉房子后,朱曉暉租了一間車庫,和父親一起蝸居。車庫內(nèi)光線昏暗,未經(jīng)粉飾的水泥墻上打著“補(bǔ)丁”,空氣中有些許刺鼻的氣味。18平方米的狹小空間,既是臥室也是廚房,靠窗的墻角,拉上一個布簾便是衛(wèi)生間。沒有電視,沒有洗衣機(jī)……
病痛使父親的手腳僵硬,連最基本的吃飯、穿衣都需要朱曉暉幫助。她學(xué)會了穴位按摩,每天為父親按摩五六次,每次按一兩個小時。一天下來,朱曉暉累得大汗淋漓,酸痛的雙手連筷子都拿不起來。
幾個月后,奇跡發(fā)生了:已經(jīng)完全癱倒在床的父親,終于能被攙扶著坐起來了。朱曉暉一點一點地喂他吃飯,給他擦洗身子,抱他出去鍛煉。在她無微不至的照顧下,父親一次也沒生過褥瘡。
為了給父親治病,已經(jīng)花光積蓄的朱曉暉四處借債。在照料父親之余,她不僅通過做義工回報社會,每到周末還要給三四個“債主”的孩子補(bǔ)習(xí)功課。
父女倆沒有收入來源,每月僅靠父親1000多元的養(yǎng)老金維持生計。為了省出錢來給父親打針吃藥,曾經(jīng)的女記者不得不丟棄顏面,在深夜里悄悄溜到菜市場,撿別人丟棄的爛菜葉。從2004年到2008年,朱曉暉就是靠撿菜葉養(yǎng)活父親,度過了自己生命中最難熬的一段時光。起初,父親總說菜有些怪味,朱曉暉忍著淚告訴他:“因為我不會做菜,所以不太好吃?!钡约哼B這種有怪味的菜也吃不上,只有鹽水拌米飯,或一天只吃一頓飯。
3.
對朱曉暉而言,生活在谷底的那段日子,并非一團(tuán)漆黑。后來她去菜市場撿菜時,經(jīng)常能看到路旁有一小袋干凈的菜葉,或一整捆不太新鮮的菜。顯然,這是某位熱心攤主有意為的善舉。對此,朱曉暉滿懷感激。2008年底的一個冬夜,朱曉暉在菜市場的街邊塑料袋里,發(fā)現(xiàn)了一棵大白菜和兩個紅蘋果!回家的路上看到商店的霓虹燈字幕,她才明白當(dāng)晚是平安夜。顧不得傷感,朱曉暉抱著意外的收獲,興沖沖地向家里走去。
可是當(dāng)她推開車庫的門,卻不由得驚叫起來,只見父親正扯著線褲往自己脖子上繞!“爸,再怎么艱難,只要你活著,我就覺得一切都有希望?!敝鞎詴煖I流滿面地吼道。原來,自知康復(fù)無望,又把女兒拖累到一無所有的父親,已經(jīng)不止一次試圖自殺了!他一心求死,但癱瘓的身體將他牢牢困在床上,就連自縊的力氣也一并被剝奪了,但老人仍不死心。朱曉暉意識到,只有她一個人努力堅持是不夠的,她需要幫父親找到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氣。
2009年3月的一天,當(dāng)父親再次叫嚷“不想活了”,朱曉暉收起平日的笑臉,冷冷地問:“我現(xiàn)在就去給你買毒藥,你死前還想吃點兒啥?”父親答:“蛋糕”。朱曉暉去超市買了一小塊蛋糕,同時買了兩顆白色的糖。吃完蛋糕,父親有點兒反悔了,囁嚅著說:“蛋糕有點兒不夠吃。”朱曉暉假裝沒聽到,板著臉給父親服下了那兩顆“藥丸”。父親絕望地躺在床上睡著了。一個多小時后,他醒來,睜開眼睛對曉暉說:“你快捅捅我!”“有感覺嗎?”“有!”“看來這藥對你不好使呀,看吧,老天也希望你能好好活下去……”從此,父親非但再也沒提過“死”字,臉上的笑容也多了。
4.
要強(qiáng)的朱曉暉不想給任何人添麻煩,所以自從搬進(jìn)了車庫,父女倆很少與鄰居們來往。但世上沒有不透風(fēng)的墻,鄰居們漸漸知道了她的情況,并紛紛伸出了援手。你幫我助,這對苦難父女勉強(qiáng)填飽了肚子。
報社的同事希望能為朱曉暉父女倆刊發(fā)一篇報道,發(fā)起社會募捐。但是朱曉暉拒絕了,同事們只得悄悄地在她父親的床鋪下塞一些錢,并送上一輛嶄新的輪椅。
有了輪椅,朱曉暉父女倆經(jīng)常能“自駕游”了,他們把腳印留在了綏芬河市的每一個景區(qū),父親的笑容也灑遍了這座北國邊城……
朱曉暉每天凌晨3點起床給父親做飯、熬中藥,然后喂飯、洗臉、擦身體、按摩、洗衣服,喂藥……每晚父親入睡后,她才有一點時間去看書,寫作。
2015年2月27日,朱曉暉以300萬的全國投票數(shù),站到了“感動中國2014年度人物”頒獎盛典的舞臺上。
雖然身負(fù)30多萬元外債,但朱曉暉這些年一直拒絕陌生人的援助?!案袆又袊惫?jié)目播出后,一些熱心人驅(qū)車幾百公里趕來,把一筆筆善款強(qiáng)塞給她。在眾人的勸說下,朱曉暉含淚收下了捐款。2015年8月,她被推舉為第五屆全國道德模范候選人。
在朱曉暉的堅持下,早已被醫(yī)生判了死刑的父親,已經(jīng)把生命延續(xù)了整整13年。如今,年近七旬的父親尚有半頭黑發(fā),42歲的她,頭發(fā)卻幾盡全白。
面對浪潮般涌來的贊譽(yù),朱曉暉不以為意,她詩意地說:“人生可以卑微如蟻,但親情之光燦若星月。父母能多活一天,再苦再累,我都覺得生活充滿了溫暖和光彩?!保ū疚膰?yán)禁轉(zhuǎn)載及上網(wǎng)!)
(責(zé)編??水藍(l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