眭美琳
(廣州大學 音樂舞蹈學院,廣東 廣州 510006)
教育敘事視角下的孔子樂舞思想
眭美琳
(廣州大學 音樂舞蹈學院,廣東 廣州 510006)
孔子是我國春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其弟子及再傳弟子們將他與弟子的日常言論集成儒家經(jīng)典文本——《論語》。本文試從教育敘事的視角闡述孔子的樂舞教育、樂舞政治以及樂舞美學,力圖將教育敘事及研究引入到舞蹈教育、研究中,為教育敘事研究提供一種參考。
教育敘事;樂舞思想;孔子
上世紀80年代末,西方教育界開始關注并實踐教育敘事研究。我國是在新世紀之初才開始將敘事研究引入教育領域的。現(xiàn)如今,教育敘事研究已廣泛應用于各層次的教育范疇,包括學校德育、學科教育、藝術教育等。敘事是人類的基本能力,其起源可以追溯到遠古社會。那時的人們開始通過口述神話來描述事情,或利用崖畫等手段傳遞信息,這就已經(jīng)具備“敘事”概念的萌芽了。
孔子年少時生活艱苦、家徒四壁;二十歲左右做過委吏(會計),當過乘田(飼養(yǎng)員);三十歲后開始創(chuàng)辦私學,授徒講學;五十歲后曾短暫步入仕途,曾任司空、司寇、相事等官職,但遭同僚的排擠,后周游衛(wèi)、宋、陳、鄭等列國,均未得用;晚年回魯國開始修訂六經(jīng)、春秋、周易等典籍,以教后世。相傳孔子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去世后,他被后世尊為孔圣人、文宣王、至圣、萬世師表等。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與其弟子的日常言行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撰成儒家經(jīng)典《論語》??鬃右恢敝鲝垺笆龆蛔?,信而好古”,所謂“述”,就是“敘事”。在《論語》中孔子把教育的觀點、思想,通過敘事的方法簡單地敘述出來?!墩撜Z》對孔子教育思想和教育活動的記錄,是活生生的,是寫實的,充滿著日用倫常的生命活力。故而我們可以說《論語》是關于孔子的教育敘事①。
縱觀孔子的一生,其教育生涯是最重要的,這也是他被后人尊為萬世師表的原因之一。古代的教育最早出現(xiàn)在上古時期的舜時,設庠為教,分下庠、上庠。七歲入下庠,庶老為師,十五歲入上庠,國老為師。到了周代,教育制度與建制已趨完整。那時,政教一體,官師不分??鬃雍髞泶蚱啤皩W在官府”的格局,開始收徒從教,開創(chuàng)辦私學之先河,提倡“有教無類”,自語“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孔子的教育內(nèi)容主要為“六藝”。《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布衣,傳十余世,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于夫子,可謂至圣也?!贝颂帯傲嚒庇袃烧f:一為禮、樂、射、御、書、數(shù);另一為《詩》《書》《禮》《樂》《易》《春秋》。前者為周代官學科目,《周禮?地官?司徒?保氏》載:“保氏掌諫王惡,而養(yǎng)國子之道,乃教之以六藝?!笨鬃铀趹獮楹笳?,后人稱之為“六經(jīng)”或“六書”。
禮樂教育始于周代的“制禮作樂”,在國子教育中列為首位,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到了孔子所處的春秋末期時已“禮崩樂壞”?!妒酚?孔子世家》載:“周室微而《禮》《樂》廢,《詩》《書》缺。”孔子服膺于周代禮樂,自語道:“周監(jiān)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庇谑怯H自修訂教材,收徒傳教。《詩》和《樂》是孔子開展樂舞教育的主要科目和敘事載體,他認為“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墩撜Z?述而》記載孔子說“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這是教育的基本原則?!啊对姟房梢耘d,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其中包括了德育、智育的教育功能,同時,還有美育、體育的教育功能。因為《詩》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頌之音。所以,《墨子?公孟》認為:“弦詩三百,歌詩三百,舞詩三百。”《樂》主要是配合《禮》的教育,合稱“禮樂”,禮與樂互為表里,不可分割。另一方面,《樂》又配合《詩》的教育,合稱“詩樂合物”??鬃油ㄟ^樂舞的教育來陶冶人的情操,他本人也有很高的樂舞造詣。就算在“陳蔡之困”之時,孔子依然講誦《詩》《禮》,要求弟子們弦歌不絕。
孔子是春秋末年的政治家,年輕時有著遠大的政治抱負,卻直到五十歲時才被任命為中都宰,頗有政績,升為司空,又升為大司寇,參與國事,曾攝行相事。盡管孔子的從政時間只有短短的五年,但其政治抱負在治理魯國期間得到了充分展現(xiàn)?!妒酚?孔子世家》記載,“與聞國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飾賈(價);男女行者別于涂(途);涂(途)不拾遺……”可見孔子的治世之力。民間也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v觀孔子短暫的政治生涯,我們可以窺見其積極倡導“仁”、恢復“禮”、振興“樂”的“德政”思想。禮樂在他施政中是一種重要的手段,孔子為政,先正禮樂?!抖Y記?樂記》說:“禮節(jié)民心,樂和民聲,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禮樂行政,四達而不悖,則王道備矣?!倍Y樂是教化萬民的靈魂,政是推行禮樂的工具,刑是確保禮樂教化施行的手段?!墩撜Z》中記載了多則樂舞治政安邦的相關論述?!墩撜Z?子路》記載,子路問政,孔子答道:“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薄墩撜Z?衛(wèi)靈公》記載,顏淵問為邦,孔子答曰:“行夏之時,乘殷之輅,服周之冕,樂則韶舞。放鄭聲,遠佞人。鄭聲淫,佞人殆。為何放鄭聲?”孔子認為,鄭聲不利于治理國家,于是氣憤地說:“惡紫之奪朱也,惡鄭聲之亂雅樂也,惡利口之覆邦家者?!薄妒酚?樂書》記載了孔子的弟子子夏對魏文侯解釋放鄭聲的原因:“鄭音好濫淫志,宋音燕女溺志,衛(wèi)音趨數(shù)煩志,齊音敖辟喬志,此四者皆淫于色而害于德,是以祭祀弗用也?!?/p>
孔子想用禮樂來實施政治抱負,也想用禮樂來維護他理想中的國家秩序。然而當時社會處在動亂時期,禮崩樂壞,人心渙散,世風日下。當?shù)弥臼纤阶詫⒅荒苡商熳酉碛玫摹鞍速珮肺琛蔽栌谕r②,孔子怒道:“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敝艽爸贫Y作樂”的等級制度是為了穩(wěn)定社會,當?shù)弥袡嘤袆莸那浯蠓蚋矣谫栽街芏Y,孔子立刻站出來辭嚴義正地加以指責。周公“制禮作樂”以治天下,開“六藝”教育政治倫理化的先河。孔子通過教育敘事的方式向弟子們闡述其樂舞政治的思想。
孔子通過樂舞教育來完善人格,同時也借助樂舞來治國安邦,可以說,樂舞在其教育、政治中占有重要作用。對于作為思想家的孔子,什么樣的樂舞才是他理想中的樂舞呢?我們從其日常的教育敘事中去尋找答案?!墩撜Z?述而》記載:“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于斯也。”《論語?八佾》記載:“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弊尶鬃印叭虏恢馕丁鼻艺J為“盡善盡美”的《韶樂》是個什么樣樂舞呢?《韶樂》相傳是古代歌頌虞舜的一種樂舞,虞舜以文德得天下,符合孔子仁政德治的觀念,所以孔子認為,《韶樂》盡善盡美?!洞笪洹废鄠魇歉桧炛芪渫醯囊环N樂舞,武王用武力奪取天下,殺戮過重,孔子不提倡,謂《大武》盡美不盡善。在這里,孔子談到樂舞的美學問題,他很重視樂舞的形式美,更注重樂舞內(nèi)容的善。這是有明顯政治標準的,不單是藝術審美的問題?!墩撜Z?雍也》說道:“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如此看來,避免文質(zhì)偏勝,追求盡善盡美、文質(zhì)得宜、文質(zhì)兼?zhèn)?、文質(zhì)彬彬,應該是孔子對樂舞的最高美學追求。
作為中國教育敘事傳統(tǒng),《論語》通過孔子的學生回憶、口述及講故事的方式,描述孔子和學生在不同情境中的教學與交往故事,每個人都有鮮明的思想、性格與品質(zhì),“研究”了教師孔子的生活與思想,從而構成了一部意義豐富的教育敘事作品③。我們正是通過這部意義豐富的教育敘事作品了解了孔子的樂舞教育理念、樂舞政治手段以及樂舞美學思想。同時,我們也可以通過這部意義豐富的教育敘事作品對其樂舞思想做“六經(jīng)注我”式的解讀和闡釋。
注釋:
①田春利,路樹玲.論語:一種教育敘事的解讀[J].臨沂師范學院學報,2004(01):125.
②據(jù)《周禮》規(guī)定,只有周天子才可以使用八佾,諸侯為六佾,卿大夫為四佾,士用二佾。季氏是正卿,只能用四佾。
③丁鋼.聲音與經(jīng)驗:教育敘事探究[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72.
G40-05
A
1007-0125(2015)12-0178-02
眭美琳,男,碩士,講師,廣州大學音樂舞蹈學院,主要研究領域:舞蹈教學與研究。
廣州市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青年專項課題“教育敘事在舞蹈高等教育中的應用研究”(課題編號:12A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