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晨園
(延安大學 魯迅藝術學院,陜西 延安 716000)
陜西剪紙造型特征的研究
郭晨園
(延安大學 魯迅藝術學院,陜西 延安 716000)
在我國的傳統(tǒng)藝術中,剪紙藝術是一種源遠流長的藝術。作為我國的文化發(fā)祥地之一,陜西具有淳樸的民俗風情,剪紙藝術分布非常廣泛,且有“活化石”之稱,陜西的剪紙藝術將中華民族古老的造型紋樣完整地傳承了下來。本文針對陜西剪紙造型特征進行了分析。
陜西;剪紙;造型特征
在陜西,人們對于民間文化非常重視,并將剪紙藝術看作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剪紙是民間造型藝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并沒有多少人理解其內在的含義,對其整體形式和造型特征都不是特別清楚,只是停留在表面的研究上。本文對陜西剪紙的造型特征做了以下研究。
在我國,剪紙是一種民間藝術形式,它不僅是我國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還是一種能夠哺育華夏民族文化藝術的母體藝術。剪紙與社會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密不可分的,它體現(xiàn)了人們對民間美術的重視程度。民間的剪紙藝術都是勞動人民自己創(chuàng)造出來的,是民間藝術的組成部分之一。剪紙就是用剪刀在紙上剪出能代表創(chuàng)作者感情的作品。陜西的剪紙是最具有歷史意義的剪紙藝術,它經歷了漫長的過程,將剪紙藝術完整地保存了下來。陜西的剪紙藝術大多數(shù)在農村比較普及,在陜西,剪紙也稱為窗花,這是一種非常普遍的民間藝術,它不僅能體現(xiàn)出陜西人民的社會風俗,還能展現(xiàn)出陜西人民的藝術形式,透露出陜西人民奔放、灑脫的個性。
陜西民間剪紙的內容非常豐富,而且靈感大多數(shù)都源自于生活,比如人、動物、建筑、戲曲等等。剪紙是一種民間藝術,在創(chuàng)作時,是以有不同的藝術手法創(chuàng)作出抽象或具體的人物或事物,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反映出對世界和理想的追求。比如,《龍鳳呈祥》和《鳳凰戲牡丹》這兩幅剪紙,分別把傳說中的龍和鳳、現(xiàn)實中的牡丹花當作剪紙的素材,體現(xiàn)出了婚姻的幸福和圓滿。在陜西,每當逢年過節(jié),就會很多人圍在一起,共同剪出不同樣式的剪紙,并且貼到家家戶戶的窗戶上,喜慶的氣氛到處可見。除此之外,還有我們很熟悉的《陜西十八怪》,陜西十八怪反映出了陜西人民的生活習俗。還有《十二生肖》,主要是用不同的手法和構圖形式,將十二生肖的形態(tài)剪出來,體現(xiàn)了陜西剪紙藝術的無限魅力。因此,我們不難看出陜西人們的剪紙藝術所選取的素材不僅能體現(xiàn)出人們的生活,還體現(xiàn)了他們對生活和理想的追求。
陜西剪紙藝術的創(chuàng)作者大多數(shù)都是農村勞動婦女和民間藝人。雖然她們都沒有接觸過繪畫藝術,也沒有完善的繪畫理論知識,但是,她們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和充實的生活感受,通過剪紙藝術直接表現(xiàn)了她們對生活和美好事物的追求。陜西人民在剪紙時隨心所欲,任意剪刻,但卻十分注重理念,呈現(xiàn)出陜西人民的性格和氣質。她們在剪紙時,不僅僅以思考的形式進行創(chuàng)作,還會用心靈去感受,將她們的內心世界通過對生活中的事物進行夸張、象征等來表現(xiàn)出來,并且還表現(xiàn)出了陜西人民的偉大理想與精神追求。在剪紙的藝術里,陜西人民運用他們獨特的剪紙手法以及豐富的想象力,給人們一種淳樸的美感。
(一)民族和地域的歷史文化傳統(tǒng)。陜西處在黃河流域的中上游,新石器時代是在此發(fā)展起來的,這也是漢代文化發(fā)源的地帶。隨著經濟重心轉移,直到明中以后,由于地理特征影響,文化上形成封閉的狀態(tài)。因此,陜西的剪紙藝術才能被完整地保存下來,并且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造型特征。
(二)社會風俗。陜西人民具有淳樸的民風和對生活的熱愛與向往。在封建社會時,人民的理想與追求都是和生產力保持一致的,他們當時的理想就是人丁興旺、五谷豐登。正因為如此,他們對生活有了自己特有的認識,也讓他們的剪紙藝術更加接近于生活,能夠將生活的美好充分的反應出來。對于陜西的民間藝術家來說,他們都有自己的藝術體系與藝術生活,他們的藝術作品都能表現(xiàn)出他們對生活的熱愛和向往。只有通過民間藝術的造型,才能將創(chuàng)作者的藝術境界完美的體現(xiàn)出來。這種藝術境界只有對生活有獨特感受的人才能將其展現(xiàn)出來,所以,陜西人民的剪紙藝術并不是具有美術功底的人就能比擬的。
陜西民間的剪紙藝術不僅是民族文化的組成部分,也體現(xiàn)出陜西人們的審美能力。陜西剪紙藝術走過了漫漫長路,其剪紙的靈感基本上來源于生活,它能夠將人類生活中的藝術完美地展現(xiàn)出來,是人類最珍貴的藝術瑰寶,其造型特征也是獨一無二的。目前,陜西的剪紙藝術越來越有名氣,已經漸漸的走向世界,被稱為民間藝術里的奇跡。陜西剪紙藝術能夠傳承至今,與它獨特的造型特征是分不開的,陜西人民的想象力和對生活的觀察力有其獨有的特色,作為傳統(tǒng)的民間藝術,未來肯定會發(fā)展的越來越好。
[1]任海燕.淺談陜西民間剪紙的造型藝術[J].江西科技師范學院學報,2005,(05):59-61.
[2]陳芳.論陜西民間剪紙藝術[J].新西部(下半月),2008,(05):248-249.
[3]朱珂.陜西傳統(tǒng)民間剪紙藝術造型的探索與研究[D],江南大學,2009.
J528.1
A
1007-0125(2015)12-013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