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夢媛
閱讀下面這段材料,按要求作文。
著名導(dǎo)演張藝謀曾經(jīng)說過:“人生在世,都有一份作業(yè)?!逼鋵?,人生的過程就是不斷書寫作業(yè)、創(chuàng)造精彩的過程……
請以“人生的作業(yè)”為題,展開想象,運用虛構(gòu)寫法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朋友說起這件事的時候,眼里仍然泛著歉意??吹贸?,他大概一輩子都會記得這件事,記憶里屬于這件事的部分,也一直埋著半舊的思緒和一點點歉意。
一杯下肚,他開始訴說。
以前,我住在一個巷子里。那個巷子的拐角有棵很大的梧桐,寬大的樹陰下不知什么時候多了一個修鞋的婆婆。婆婆滿頭銀發(fā),坐在一個小板凳上,弓著身子,膝上一張黑色的布,布上是她皺巴巴如枯枝一般卻靈巧的手。婆婆總是瞇著眼睛,笑吟吟地看著過往的每一個人,好像這些人都和她有莫大的交情。我每次從拐角經(jīng)過,都能看見她笑吟吟地坐在那里,十年如一日。
那一次,我拎著開膠的鞋子去找她,她布滿滄桑的手接過我的鞋子,小心地放在膝上,開始修理,仍是一臉笑地聽我抱怨這年頭鞋子好看多半不實用。她安靜地傾聽,手上活兒不停。一會兒,那雙鞋子在她手中重新煥發(fā)光彩,而后她說:“這鞋子吶,跟人一樣,有的鞋子樣式再普通不過,但質(zhì)量讓人信得過,實誠;有的鞋子看著漂亮,人一看就喜歡,但是不經(jīng)穿。鞋子和人一樣,都得講個質(zhì)量,要實在本分。下次買鞋別太看重樣子,修好了,一塊!”
我點點頭,掏出五塊錢給她。心想,現(xiàn)在社會上把尊嚴踩在腳下、一頭扎進錢眼兒里的人還少嗎?這年頭有多少人為了利益拋棄尊嚴?乞討的詐騙的比比皆是,這老婆婆倒是活得坦然,活得有尊嚴,不靠子女靠自己雙手,但是,這修鞋的活兒一天能賺幾個錢?接過她遞過來的四塊錢,正想著,忽然身旁響起竹棍敲碗的清脆,接著,一聲聲“行行好吧!”的哀求伴著痛苦的呻吟。
我回頭,遇上乞丐了。那人衣衫襤褸,身上散發(fā)著難聞的氣味兒,他就臥在老婆婆的鞋攤邊上,似乎等著我一樣。我只想快點離開,掏出身上的錢,只剩一個五十和那四塊零錢,于是隨手將那四塊錢丟進那破碗中,不經(jīng)意間,我瞥見了婆婆的臉。
朋友說到這兒頓了頓,我才發(fā)現(xiàn)他眼眶濕潤,不知是不是因為醉意擴散,感情格外充沛。
他說:“我一輩子都忘不了婆婆的眼神。那眼神里有不甘,有微微的憤怒,是那種窮苦人家的心酸,也有自己的努力被人忽視的委屈,總之,那眼神像把刀,不帶任何溫柔回緩的余地?!?/p>
聽完朋友講述,我猜想,他大概以后再不會隨意施舍乞丐了,并不是因為那些人不夠悲慘,是不能因為對那些人的憐憫,辜負了那些正在努力認真生活的人。有人說人活一世,對什么都該有個善心,我說,一個人不該靠人慈悲靠人憐憫過日子。我們對某些人的行善,無意中助長了他們不勞而獲的心理,也會無意中傷害那些堅持用自己的勞動獲得微薄報酬的人。
這應(yīng)該是我們共同的人生作業(yè):堅持原則,堅守底線……
【另辟蹊徑】
“人生的作業(yè)”這個題目,蘊含著人生體悟和理性思考,這個題目的文體首選是議論文體,但是,另辟蹊徑,在文體上做點改變,更容易把這個虛題寫實,化大為小,在小事小文里揭示人生大道理。例文就是這樣,作者在敘事結(jié)尾道出生活感悟,其對生活觀察體會之深刻毋庸置疑。挖掘“作業(yè)”的內(nèi)在含義,可以是道德修養(yǎng)的追求,人生的責(zé)任和義務(wù)等,這些大而抽象的內(nèi)涵,可以用人物內(nèi)心獨白的方式使之具象化:回顧個人成長歷程,剖析人生的價值、生命的意義;再比如把“人生的作業(yè)”實化為個體生命終結(jié)時上交的作業(yè),用真實的作業(yè)評價中的“上”“中”“下”等級來品評人生價值高低;還可以化大為小,寫一個老兵一生都在完成一個對戰(zhàn)友臨終時的承諾……都是可行的。
(十堰一中周道琴老師薦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