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英
【摘要】 目的:通過對直腸癌患者給予心理護理干預,觀察心理護理干預對患者的療效。方法:將來自我院90例自2013年10月至2014年8月直腸癌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同時給予心理護理干預;對患者護理后的焦慮程度、抑郁程度做統(tǒng)計和分析。結果:給予心理護理干預的觀察組患者的焦慮程度和抑郁程度都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心理護理干預能改善患者的焦慮不安、抑郁等負面情緒的,有利于提高護理質量,使患者早日康復。
【關鍵詞】心理護理;直腸癌;療效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5)02-0580-01
直腸癌是我國消化道腫瘤中常見的惡性腫瘤,并且有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手術是目前主要的治療方式,但患者在心理、思維、情感上都會受到極大的影響,給治療帶來負面影響,因此做好心理護理干預,使患者在身、心兩方面達到康復至關重要。我院對45例直腸癌患者進行了心理護理干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自2013年10月至2014年8月直腸癌患者90例,經腸鏡病理切片均確診為直腸癌,其中男性患者55例,女性患者35例,年齡為40-78歲,平均年齡62.8歲;行Dixon手術56例,Miles手術34例,均在全麻或椎管內麻醉下行腫瘤切除術及淋巴結清掃術。將90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45例,對照組45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手術方式和用藥等各方面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的護理方法,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進行心理護理干預。具體護理措施如下:
術前心理護理干預:在日常護理中加強對患者的衛(wèi)生指導和健康宣教,幫助患者學習有關治療、護理直腸癌的相關知識和正確的造口護理方法,讓患者對自己的病情有所了解并且知道當發(fā)生病情變化時應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和方法。發(fā)放科室聯(lián)系卡,當患者有問題時能夠及時提供相應的電話咨詢和必要的幫助,以解除患者的后顧之憂。對患者的近期情況進行了解,通過與患者交談掌握患者是否有緊張、焦慮、不安、恐懼等悲觀消極的心理反應。要耐心、細致、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回答患者提出的各種疑問,消除患者心中的疑慮。由于患者常擔心自己的手術是否會成功易產生焦慮等心理,要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交流,在此過程中,護理人員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并時刻面帶微笑,讓患者感到溫暖,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減輕患者的恐懼和擔心等消極心理,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態(tài)接受治療。
術中心理護理干預:患者在進入手術室之后,面對完全陌生的環(huán)境,難免會產生恐懼、不安、孤獨無助等負面情緒,在整個手術過程中,護理人員態(tài)度要和藹、動作要輕柔。對于清醒且有恐懼心理的患者,要輕握患者的手并指導其進行深呼吸,并與患者談論一些輕松愉快的話題,以分散其注意力,緩解其緊張的情緒。當對患者進行麻醉時,要正確擺放患者的體位并告訴患者麻醉后的身體反應,使患者積極主動地配合,同時還要注意各體征參數(shù)的變化,如有異常,立即采取正確的處理方式或者告知醫(yī)生進行相應的處理,護理人員要避免遇到驚慌失措而加重患者的心理負擔。在手術過程中,護理人員與醫(yī)師的交流要恰當,要避免談論手術之外的其他話題和內容,以免為患者帶來心理上的不適,同時分散醫(yī)生的注意力。除在手術需要之外,要注意不暴露患者的隱私之處,尤其是年輕女性,使患者感到被尊重。
術后心理護理干預:手術結束后要及時清理患者身上的消毒液和血跡,并為患者整理好衣物,蓋好被子注意保暖使患者以干凈整潔的形象出現(xiàn)在其家屬面前,讓患者感受到尊重和關心。由于患者迫切想知道手術結果,應在患者清醒后第一時間告訴其手術結果,減少患者的對手術結果的擔心。術后有些患者首次見到腹壁上自己的腸黏膜,會有恐懼、害怕、甚至厭惡自己的心理變化,情緒不穩(wěn)定等,要細心、耐心地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況和情緒,用真心和誠心安慰、支持和鼓勵患者;同時還要聯(lián)合家屬一起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鼓勵患者盡早動手學習人工肛門的護理方法,促進其心理康復,增強其重返社會的信心。
1.3 評價指標
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評估患者的焦慮程度:SAS共20題,每題4個選項,分別以1-4分計算,各項相加總分為實際得分,并將分數(shù)轉換為標準分計算,分值越高提示焦慮程度越嚴重;采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來測量患者的抑郁程度:在患者入院時和出院時分別采用24項 HAMD量表測量患者的抑郁程度,每個問題分別按0-4分的5級評分。抑郁程度越輕,總分越低,相反總分越高。調查表在入院時和出院前由患者自行填寫。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士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3. 討論
很多直腸癌患者需要通過手術永久性人工肛門,而人工肛門改變了排便途徑,且不能隨意控制,術后也將出現(xiàn)周圍皮膚炎癥、紅腫、造口出血等并發(fā)癥,這些都使患者感到無比焦慮,從心理上、生理上、生活上和工作上都帶來不便。心理護理干預能改善患者的焦慮不安、抑郁等負面情緒的,有利于提高護理質量,使患者能改善疾病轉歸,恢復健康,提高他們重歸社會活動的信心,從而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姜乾金.醫(yī)學心理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 117,142.
[2]黃麗,湯水琴.心理行為干預與癌癥患者的生活質量[J].中國腫瘤,2002,12 (11): 712.
[3]鄧吟吟,葉芳.護理干預對直腸癌Miles術后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2(67): 52-53.
[4]李春玉,鄭美春.直腸癌病人行腸造口術前心理特點及對策[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08,18(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