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娟
【摘要】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冠狀動脈急性、持續(xù)性的缺血缺氧所引起的,最終結果導致心肌壞死。臨床上常常伴隨著劇烈的身體疼痛,也會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和心電圖變化,有時也會并發(fā)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等。這種病在歐美國家較為常見,近些年我國的趨勢也呈逐漸上升。引起了人們對急性心肌梗死護理的重視。
【關鍵詞】急性心肌梗死;護理;措施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5)02-0526-02
前言: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種很常見的危及人們生命的疾病。它屬于常見的心血管危重癥。在臨床上常常表現(xiàn)出發(fā)病急、死亡率高的現(xiàn)象??梢驗樾穆墒С!⑿菘说痊F(xiàn)象導致病人短時間內(nèi)死亡。一聲聲噩耗傳來,引起人們越來越廣泛的重視。尤其對急性心肌梗死的護理十分重視。為此,本文針對急性心肌梗死的護理及措施進行綜合性總結探討。
1護理措施的采取
1.1身體護理及措施
1.1.1臨床休息護理
臨床休息護理作為重要護理程序之一,其首先要保證的是病人的休息問題。相對病癥程度的患者都是有嚴格的休息時間規(guī)定的,并且要避免劇烈的活動以及多人探視等問題。例如在患者的日常生活中,如洗漱、進食、小便等方面需要有相關人員的陪護以及幫助其完成,整個過程要避免大量的運動。保證患者的休息時間。
1.1.2大小便護理
對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來說,保持其大便的通暢是十分必要的。因為患者的心臟負擔很重,如果患者大便不通暢,導致排便時過于用力,會引發(fā)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發(fā)癥,使患者處于極度危險狀態(tài)。為此,在做患者的大小便護理時要注意患者的排便情況,在適當?shù)那闆r下予以藥物幫助其排便,如開塞露等藥物,并配合腹部按摩一起進行,保證其排便的通暢。
1.1.3日常飲食護理
作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當做到不抽煙。飲食過程中應當注重高維生素以及纖維素的適量攝入,并且要保證向身體補充足夠的蛋白質(zhì)。在食物選擇上注重低鹽、低脂,要保證飲食清淡;多喝水,補充身體水分;多吃一些水果和易于消化的綠色蔬菜。此外,切忌吃一些酸性、辣性等的刺激性的食物。為了排便通暢看食用一定量的蜂蜜,少吃多餐,不要有過強的飽腹感。
1.1.4疼痛護理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常伴有發(fā)病急的特點,并且伴有身體的疼痛。作為護士應當時刻注意病人的反應,疼痛時間以及臨床病癥,并且及時采取有效的止痛措施。因為疼痛會使病人焦躁緊張,引發(fā)心律失常、心絞痛等病癥。
1.2心理情緒護理
1.2.1心態(tài)放松
心理問題往往是許多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都面臨的一個難題。作為患者,常常不能以較好的心態(tài)去生活,去面對疾病。他們往往會時刻保持緊張、悲觀、無望的心態(tài),不相信自己能夠好起來,所以心理總是傾向消極的一面。作為護理人員此時就應該做好病人以及家屬的安撫工作,向他們詳細的解釋有關病人的病情以及治愈的可能性,讓家屬做好心理準備,并在心理上予以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使病人達到最好的治療狀態(tài)。
1.2.2積極接受治療
有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因為自身的心理問題以及家庭經(jīng)濟情況問題,往往想放棄治療或者不進行全力治療,有所保留。此時護理人員應該與病人做好及時的溝通,在治病情況上予以正面的回答,并且給病人一定的希望,安撫病人的心理。解釋積極配合醫(yī)院治療的好處以及對美好未來的展望。使病人重拾對治療的信息以及對醫(yī)院、醫(yī)生的信任。
1.3后期出院護理
1.3.1按時吃藥
病人出院后也應注意按醫(yī)生所說的按時吃藥。急性心肌梗死不同于其他病,每月要復查一次。做好定期的復查。
1.3.2加強身體鍛煉
為了提高身體的免疫力和綜合素質(zhì),患者應配以適量的身體運動,在沒有不適的基礎上,盡可能的多開展戶外活動,有助于身體的康復。
1.3.3控制合理飲食
飲食上注重高維生素的攝入,蛋白質(zhì)的補充,飲食的清淡,詳見日常飲食護理。
2生命體征的觀察
對于心肌梗死患者的監(jiān)護主要包括兩個方面:觀察患者的血壓變化以及進行心電監(jiān)護等。對于患者來說,抓緊時間就是抓住生的希望。如果患者的血壓下降,并且出現(xiàn)一些四肢發(fā)涼、發(fā)大汗等的現(xiàn)象應引起護士的注意,及時報給醫(yī)生進行搶救。因此護理過程中應密切觀察血壓變化。心律失常是患者常伴發(fā)的病癥,對于患者心率的監(jiān)測顯得尤為重要。護士要對心律失常掌握透徹,能夠在較短時間內(nèi)識別出各種心律失常的圖形,并將相關情況及時報給醫(yī)生。
3并發(fā)癥的觀察和預防
3.1心律失常與心源性休克
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最為常見的并發(fā)癥。患者發(fā)病的3到7天易容易發(fā)生此病。護士要做好心電監(jiān)護工作,密切注意患者的身體變化。心源性休克常常因為缺血等導致排血量的減少,使心肌收縮引起心源性休克。所以在臨床護理中也應密切關注患者,做好監(jiān)測工作。
3.2急性左心衰與急性肺水腫
快速輸液、排便過于用力、心律失常等問題常常引起急性左心衰。在患者表現(xiàn)出急躁、呼吸急促、咳嗽、心率加快等現(xiàn)象時,表示患者并發(fā)急性肺水腫。在護理時應特別注意床頭的抬高、半坐位,加壓或酒精濕化吸氧,達到通暢氣道。不僅有利于急性左心衰的預防,同時也有立于肺水腫的治療,改善肺部氣體交換的情況。
4結論
急性心肌梗死嚴重威脅著人們的身體健康。為了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護理應當向全面化與多層化發(fā)展。層層護理,使患者達到最好的治療狀態(tài),以及避免一些并發(fā)癥對患者的危害。應當做好與患者的溝通,使患者在心情愉悅的情況下積極配合治療。密切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以及臨床表現(xiàn),及時與醫(yī)生溝通進行治療。此外應當注意患者的合理飲食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照顧與鍛煉,飲食偏于清淡,避免過于刺激性食物的攝入,在營養(yǎng)上多補充蛋白質(zhì)與高維生素以及纖維素等。同時輔以適當?shù)闹w運動,避免因長期不運動而導致的血液循環(huán)不暢通現(xiàn)象。最終達到治愈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鄒蓉蓉,4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臨床護理體會[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3年01期
[2]何曉梅,急性心肌梗死健康教育效果分析與護理體會[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4年02期
[3]郭艷芳,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護理[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3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