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茜
【中圖分類號】R472.1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5)02-0406-01
1 有關術后發(fā)生尿潴留的研究
1.1尿潴留的定義:尿潴留是指術后不能自行排尿或雖然能自行排尿但殘余尿量≥100 ML②.
1.2尿潴留的發(fā)生率:有關尿潴留的發(fā)生率,各種研究結果不一。國內文獻報道術后尿潴留發(fā)生率為7.5%-44. 9%③。近年來的研究報道其發(fā)生率略有降低,大致為30% 。廣泛性子宮切除術后尿潴留的發(fā)生率明顯高于次廣泛子宮切除術④。
1.3術后發(fā)生尿潴留的原因
1.3.1手術范圍影響 由于切除子宮、主韌帶、宮骶韌帶、膀胱子宮韌帶及宮旁組織,膀胱后方空虛,失去支撐,呈后傾狀態(tài),膀胱的正常位置發(fā)生了明顯改變,加之腫瘤病變使膀胱感覺功能降低引起膀胱過度充盈,使膀胱逼尿肌纖維過度牽拉甚至斷裂;由于手術切除,宮底組織及陰道上段較前明顯薄弱,因而是引起排尿困難、殘余尿增多、尿潴留發(fā)生的主要因素⑤.
1.3.2護理操作不當及置管時間過長 宮頸癌手術前均需留置尿管,少數(shù)病人由于插尿管損傷尿道或尿管粗細不合適而引起尿道粘膜水腫致排尿困難⑥. 宮頸癌術后常需留置尿管7 d-14d, 長期留置尿管,膀胱內沒有一定尿液充盈,使膀胱肌的收縮與舒張功能受到抑制,造成膀胱麻痹,導致尿潴留。另外尿潴留會延長尿管留置的時間,有可能引起尿路感染,感染又可加重排尿障礙,從而造成惡性循環(huán)。
1.3.3麻醉因素對排尿反射影響 腰麻、硬膜外麻醉后,麻醉藥品對會陰部、盆腔神經(jīng)都有麻醉作用,阻斷了排尿反射初級中樞,使腹肌、隔肌等收縮力減弱,干擾生理性排尿功能,增加尿潴留發(fā)生;麻醉越深,時間越長,發(fā)生尿潴留的可能性就越大⑦。
1.3.4其他因素 病人排尿習慣的改變,心理精神因素,如焦慮、緊張,傷口疼痛,拔管后血尿等均會影響尿潴留的發(fā)生。
2 術后尿潴留的預防
2.1避免神經(jīng)損傷 根據(jù)臨床分期確定合適的手術范圍,術中盡量避免損傷副交感神經(jīng)。
2.2尿管留置時間 嚴格無菌操作,不要隨意拔出導尿管,保持尿管通暢;長期留置尿管者,每周更換尿管,保留尿管時間要足夠長,使膀胱功能得以完全恢復再拔管,拔管前進行膀胱訓練,一般膀胱功能恢復需7 d—14d.
2.3預防感染
2.3.1多飲水: 每日飲水量保證1 000 mL--1 500 mL。通過增加尿量,起到?jīng)_洗膀胱、保持尿路通暢的作用。
2.3.2會陰及尿管護理 :保持會陰部清潔干燥。通過會陰擦洗或沖洗,減少局部皮膚和尿管周圍細菌繁殖,每周更換尿管尿袋,尿袋應提至恥骨聯(lián)合以下,減少逆行感染機會。
2.3.3選擇合適導尿管: 在各環(huán)節(jié)嚴格無菌操作的同時,選擇硅膠材質的導尿管。最好有無菌涂層。此尿管留置時間長且感染率低。
2.3.4靜脈或口服抗生素
3 尿潴留的治療
3.1藥物治療
3.1.1全身用藥 新斯的明能使膀胱逼尿肌興奮促進排尿。劉素玲⑧報道,酚妥拉明5 mg肌內注射,其效果明顯優(yōu)于新斯的明。酚妥拉明為a受體阻斷劑,能舒張血管,改善肢體及內臟的血液供應,改善微循環(huán),減輕黏膜水腫,幫助膀胱肌恢復肌張力,還有擬膽堿作用,兼有促進逼尿肌收縮和膀胱括約肌松弛,解除尿道括約肌痙攣,促進排尿。
3.1.2膀胱內給藥 拔管前,從尿管內注人滅菌開塞露(主要作用成分為硫酸鎂)或滴人25%硫酸鎂、生理鹽水250 ml 。
3.2膀胱沖洗 必要時用1:5 000呋喃西林溶液或高錳酸鉀溶液250 mL一500 mL或25%硫酸鎂10 ML,0.9%氯化鈉250ML 或0.9%氯化鈉500 mL、慶大霉素16 x 104 U,采用密閉式?jīng)_洗法,每日沖洗膀胱1次或2次。沖洗量視膀胱容量而定。一般以150 m1---200 mL為宜,滴人沖洗液后必須全部流出再滴入,反復沖洗2次或3次。操作時注意尿管和輸液管銜接部位的消毒。
3.3 針灸治療 術后第5天開始針灸治療,針刺穴位:腎俞、膀胱俞、秩邊、足三里、三陰交、昆侖。艾灸中極、關元、氣海、曲骨等穴。每日l次,5次為1個療程⑩。
4 術后尿潴留的護理干預
4.1一般護理 :預防宮頸癌術后尿潴留是廣大護理工作者多年來熱心研究的課題,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有按摩下腹部、熱敷膀胱區(qū)、聽流水聲、坐浴沖洗會陰等。
4.2拔管 :鐘小蓉 認為,留置尿管病人膀胱充盈時拔管比膀胱空虛時拔管優(yōu)越,排尿成功率高,自然排尿率高達97.46%,故膀胱充盈為拔管的最佳時機,能有效的預防術后尿潴留。并有學者提出預留膀胱沖洗液使病人有尿意時拔管,并協(xié)助排尿 ,其排尿過程順利,基本不需誘導,排尿量也不受影響。
4.3膀胱操 : 宮頸癌根治術后7d-14d,膀胱功能方可恢復。故需長期開放尿管,隨后開始夾管,2h-3h開放1次,膀胱充盈病人有尿意時即開放導尿管排放尿液。模擬膀胱的被動充盈及主動排尿動作以鍛煉膀胱反射性排尿的功能⒀。
4.4膀胱擠壓排尿法 : 黃揚云等 報告,采用膀胱擠壓法來解除尿潴留總效率達96%。該方法主要是借助外力作用,增加腹壓、膀胱內壓,刺激逼尿肌收縮,引起內括約肌弛緩,使尿液排出,而尿液對尿道的刺激又可進一步反射性增強排尿中樞的活動,促進自主排尿的恢復。因此,能有效地解除尿潴留。但是,膀胱高度膨脹時不能使用此方法,以防膀胱破裂。同時要掌握好擠壓的力度,避免過度擠壓所造成不良后果。
4.5 肌肉訓練 : 包括盆底肌肉訓練和腹肌鍛煉。盆底肌肉訓練包括收縮肌運動和排尿中斷訓練,指導病人在不收縮下肢及臀部肌肉的情況下自主收縮恥骨、尾骨周圍的肌肉(會陰及肛門括約肌),每次6 s-10 s,堅持5 min,每天3次或4次(早、中、晚及睡前)。排尿中斷訓練:每次排尿分幾段排盡,即排一下、忍一下,鍛煉膀胱內外括約肌、逼尿肌的收縮和協(xié)調功能⑤。
4.6心理護理: 術前加強宣教,做好解釋工作,解除病人的緊張、恐懼心理,安慰病人,使其樹立信心,特別是對疼痛敏感的病人要鼓勵其自解小便,讓病人認識到尿潴留的危害,如導尿容易引起尿道損傷、泌尿系統(tǒng)感染等,耐心做好家屬的工作,使他們協(xié)助病人早期下床活動,盡早自行排尿,預防尿潴留發(fā)生。
4.7 導尿: 如果以上方法均無明顯療效,經(jīng)檢查膀胱充盈較重或持續(xù)超過12h,則應及時導尿。但插入尿管后,切不可一次排空膀胱,以防腹壓突然下降發(fā)生膀胱大出血。
綜上所述,宮頸癌是女性生殖系統(tǒng)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近年來有年輕化趨勢。尿潴留是宮頸癌術后最常見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高。因此,做好宮頸癌術后尿潴留的護理非常重要。作為護理人員應充分地了解宮頸癌術后尿潴留的原因、預防及護理對策方能更好地為病人服務,減輕病人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質量。目前臨床上對于宮頸癌術后尿潴留的預防處置及護理干預的研究較多,但肯定性措施有限,使得治療效果不滿意。為了使膀胱功能早日恢復,縮短留置尿管時間,減少尿管重置和感染,絕非采用單一措施就能達到理想效果。所以,在選擇干預措施時,應結合具體情況,綜合考慮給予合適的治療處置,達到預期目的。
參考文獻
[1]曹澤毅.中華婦產(chǎn)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1:1746 -1775
[2]周哲.子宮切除術后尿潴留的防治〔J〕.公共衛(wèi)生與預防醫(yī)學,2004,15(6):63.
[3]劉曉軍.宮頸癌手術后尿潴留的臨床分析〔J〕.安徽醫(yī)科大學學報,2003,37(3):225一22
[4]張石紅,王春晶.子宮切除術后尿潴留29例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chǎn)科雜志,2004,20(7):433。
[5]胡艷飛,胡桂芬.子宮廣泛切除術后尿潴留行護理干預效果觀察[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5,14(8):1103一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