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麗明
【摘要】 目的:分析阿替卡因聯(lián)合腎上腺素治療牙髓病的臨床療效。方法:回顧性分析2012年9月-2014年9月本院收治的牙髓病患者98例,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成兩組,各49例,對照組采用鹽酸利多卡因作為麻醉藥,研究組采用阿替卡因聯(lián)合腎上腺素作為麻醉藥,比較兩組的麻醉效果及起效時間。結果:研究組麻醉效果有效率86.79%高于對照組的71.93%,比較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麻醉起效時間(132±21)s少于對照組的(187±34)s,比較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阿替卡因聯(lián)合腎上腺素在治療牙髓病過程中,麻醉效果良好,起效時間短及安全性高。
【關鍵詞】阿替卡因;腎上腺素;牙髓病
【中圖分類號】R781.3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5)02-0391-01
牙髓病是口腔科常見疾病,主要表現(xiàn)為患者牙齒的劇烈疼痛,臨床上主要采用根管治療,進行治療時要進行開髓和拔髓,在開髓和拔髓時患者會感到強烈的疼痛感[1] 。本院將98例患者分組施藥比較,并取得良好療效,現(xiàn)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資料選自本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98例(110例)牙髓病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成兩組,各49例,對照組患者男女比例為26:23,年齡18-64歲,平均年齡(36.4±9.2)歲,患牙57顆,上頜牙29顆,下頜牙28顆;研究組患者男女比例為21:28,年齡19-66歲,平均年齡(39.3±11.3)歲,患牙53顆,上頜牙31顆,下頜牙22 。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患牙等基線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兩組均采用局部浸潤麻醉或者阻滯麻醉方式,在患牙位置注射麻醉藥物進行口腔局部麻醉,注意注射速度。其中對照組注射鹽酸利多卡因(蓬萊諾康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045823,規(guī)格5ml:0.1g)進行麻醉操作;研究組注射4%的阿替卡因(江蘇恒瑞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066184,規(guī)格1.7ml)和1/10萬腎上腺素進行麻醉操作。
1.3觀察判定標準
觀察并記錄兩組的麻醉效果和起效時間。優(yōu):在牙髓治療過程中沒有感到疼痛感,完全麻醉;良好:在牙髓治療過程中感到輕微疼痛感,不影響手術治療;一般:在牙髓治療中感到疼痛,但在可忍受范圍中,患者忍受疼痛可完成手術治療;無效:在牙髓治療過程中出現(xiàn)劇烈疼痛感且無法忍受,手術不能完成。有效率=(優(yōu)秀+良好)/總數(shù)*100%。
1.4統(tǒng)計學分析
研究數(shù)據(jù)均用SPSS16.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用t進行組間比較;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表示,用X2進行組間比較,P<0.05表示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麻醉效果比較
研究組麻醉效果有效率86.79%高于對照組的73.61%,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兩組麻醉起效時間比較
研究組的53顆患牙麻醉后全部即刻起效,麻醉平均起效時間為(132.23±21.56)s,對照組57顆患牙24顆即刻起效,33顆2min-5min內起效,對照組平均麻醉起效時間為(187.25±34.32)s,研究組麻醉起效時間少于對照組,且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牙髓病是因為牙髓腔出現(xiàn)急性炎性反應,使得牙髓腔內的壓力增大,壓迫到牙髓部位的神經,另外加上炎性滲出物的刺激,使得患者產生劇烈疼痛感[2] 。臨床治療采用根管治療,需要開髓和拔髓,會給患者帶來劇烈疼痛感,因此治療過程中需使用麻醉藥物緩解治療過程中的疼痛感。本文通過對患者分組,行阿替卡因聯(lián)合腎上腺素以及利多卡因麻醉,探究麻醉效果更顯著的藥物。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在牙髓病治療過程麻醉效果有效率是86.78%,高于對照組的71.93%,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同時研究組的麻醉起效時間(132.23±21.56)s較對照組(187.25±34.32)s更短,比較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表明阿替卡因聯(lián)合腎上腺素較單用利多卡因的麻醉效果更顯著,起效更迅速。分析兩組結果出現(xiàn)差異原因在于,在使用傳統(tǒng)的利多卡因麻醉藥物下開髓,能減少開髓時的疼痛感,但由于利多卡因的組織滲透性較差,因此不能達到完全無痛的效果。而阿替卡因屬于酰胺類的局部麻醉藥物,主要是通過阻斷患牙部位的神經纖維傳導體現(xiàn),從而達到減少患者疼痛的目的,并且阿替卡因的組織滲透性強,藥物可以迅速發(fā)揮作用,起效時間短,另外只要采用粘膜下浸潤麻醉方式即可完成開髓及開髓過程,操作簡單。同時阿替卡因與腎上腺素聯(lián)合使用還能局部收縮血管,降低麻醉藥物進入全身系統(tǒng)循環(huán)的速度,從而保持較好的局部麻醉效果。有研究顯示,阿替卡因聯(lián)合腎上腺素使用產生的不良反應較少,而利卡多因在使用過程中,有患者出現(xiàn)惡心、頭痛等不適感,表明阿替卡因聯(lián)合腎上腺素的安全性較好。
綜上所述,阿替卡因聯(lián)合腎上腺素在治療牙髓病的過程中,具有緩解患者疼痛感顯著,起效相對迅速,操作過程簡單,治療效果顯著,用藥安全性好等優(yōu)點,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李曉榮.阿替卡因腎上腺素注射液在牙髓疾患治療中的應用[J].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12,13(2):161-163.
[2]趙林琪.牙體牙髓病治療中阿替卡因腎上腺素的麻醉效果[J].中外醫(yī)療,2014,6(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