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靜波
【摘要】目的:探討聯合治療鼻骨陳舊性骨折合并駝峰鼻畸形的一種手術方法。方法:總結我院的6例鼻骨陳舊性骨折合并駝峰鼻畸形進行手術矯正經驗。先對鼻骨陳舊性骨折合并駝峰鼻畸形患者進行篩選,遂采用同一切口進行聯合手術矯正。結果:隨訪半年至兩年,效果均較滿意。結論:只要適應癥選擇合適,同一切口可以聯合矯正鼻骨陳舊性骨折合并駝峰鼻畸形。
【關鍵詞】鼻骨骨折;駝峰鼻;聯合手術
【中圖分類號】R765【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15)01-0502-01
我院自2011年以來對6例鼻骨陳舊性骨折合并駝峰鼻畸形進行手術矯正,效果滿意,現報告如下:
1臨床資科
本組病人男l(wèi)例,女5例,年齡19~46歲,平均28.4歲,均為外傷后鼻畸形合并先天駝峰鼻畸形患者。陳舊性鼻骨骨折后畸形,“C”型歪鼻2例,“S”型歪鼻l例,側斜型歪鼻l例,駝峰鼻均為輕、中度畸形。4例鼻中隔軟骨正常,其中2例偏曲合并通氣功能障礙。
2麻醉
由于術中疼痛和出血常致患者過分緊張、恐懼不能積極配合,影響整復質量。為減輕患者的痛苦,提高整復質量,我科均采用全身麻醉。
3手術方法
(1)術前標記:畫出正常位置的鼻正中線和目前狀態(tài)下的鼻正中線及骨折錯位愈合處。標記駝峰鼻去除骨質的量:用直尺前端抵住鼻根最低點及鼻尖最高點。將直尺放于鼻側劃線。劃線以上高度即為去除鼻骨量。選擇單側鼻前庭切口和鼻翼軟骨與側鼻軟骨間的鼻內切口。手術自切口沿軟骨表面分離,將鼻巾隔表面粘膜用骨膜剝離器掀起后暴露中隔軟骨在兩側鼻道的兩面。沿鼻中隔表面在兩側鼻道內將鼻骨與中隔之間連結鑿斷,將鼻中隔軟骨與梨骨之間連結部用來復銼鋸斷。用鼻中隔鉗將偏曲的中隔軟骨矯正復位到正常位置,必要時可切除部分鼻中隔軟骨。沿鼻面溝在上頜骨表面將兩側鼻軟骨及鼻骨鋸斷,用中隔鉗分別將雙側鼻骨及鼻中隔推移到位,重新對鼻支架進行塑形,使鼻外形恢復正常即完全正直。再從鼻前庭切口或根據術前設計應去除駝峰處骨的范圍,分離截骨部位的鼻骨嵴及兩側鼻骨基底的骨膜。用來復銼銼去突出的鼻骨嵴.保證鼻骨嵴的弧度,然后用解剖剪剪去突出的鼻軟骨。用抗生素沖洗液反復沖洗清除銼除的骨質.可有效防骨質殘留導致的局限性骨痂增生。對于鼻中隔軟骨偏曲患者先由耳鼻喉科醫(yī)師行鼻內窺鏡矯正鼻中隔偏曲,然后按我科原則治療,切口用5—0絲線縫合。雙側鼻道同時以碘仿紗條填充以保持鼻中隔及鼻骨正確位置,鼻背術后應用適當外固定保護好外鼻,以防外傷導致畸形復發(fā)。術后應用抗生素l周和止血藥,防止感染、出血。一周后拆除內外固定,術后2周內須注意保護外鼻,嚴防外傷復發(fā)。所有患者術后隨訪半年至2年,效果滿意。
4討論
鼻位于面部中央,外形突出,易受外力打擊損傷,如處理不當或不及時易遺留形態(tài)多樣處理復雜的鼻畸形。由于鼻部及其四周血運豐富,組織也較疏松,外傷后短時間內常出現嚴重瘀血腫脹,往往影響對傷情的準確判斷。對于臨床診斷明確、創(chuàng)傷新鮮、病情穩(wěn)定患者應在急診及時進行手法復位。受傷3h內即使有腫脹也不妨礙進行手法復位。一般成人在傷后14天,兒童在傷后7~8天骨折愈合。若鼻及面部腫脹嚴重,可待腫脹消退后再復位,但不宜超過l周,最晚在10d內,如超過14d未及時整復,骨痂錯位形成,整復困難,后遺畸形則需手術整形矯正。少數鼻部外傷后骨折錯位愈合后期骨痂增生可造成駝峰鼻畸形[1]。中國人先天性駝峰鼻患者中輕、中度型駝峰鼻比率占95%以上[2—3]。因此,矯正術中選用截骨法時,大部分只需要去除部分軟骨以及鼻嵴部分骨質即可獲得滿意效果。由于使用來復銼行鼻骨整形具有切口小、隱蔽、剝離范圍小、損傷小、出血少等優(yōu)點,術后恢復較快,鼻背弧度恢復自然[4]。鼻畸形對面部外形的影響較大,導致患者的心理壓力增大,要求治療的愿望較迫切。對于鼻骨陳舊性骨折合并駝峰鼻畸形使用同一切口、同時對鼻部畸形進行矯正,具有損傷輕、經濟有效的優(yōu)點。但聯合手術矯正,適應癥的選擇非常重要。根據我科的經驗,陳舊性鼻骨骨折呈現C狀、S狀型以及斜型,而駝峰鼻呈輕中度畸形者較適合應用該術式[5],鼻骨骨折畸形呈中央凹陷型及側突型或合并重度駝峰鼻者不宜選擇。復合鼻畸形的矯正臨床使用資料較少,有待繼續(xù)總結經驗。
參考文獻
[1]王煒.整形外科學[M].
[2]王大為,錢國正,張明利.漢族青年人外鼻部分角度測量分析[J].中華整形燒傷外科雜志,1997.3:73.
[3]李東,秦榮生,謝宏彬,等.駝峰鼻的分類與整形治療[J].中華整形燒傷外科雜志,1999,15:342-344.
[4]金國華,陳立.來復銼在駝峰鼻矯正術中的應用[J].中華醫(yī)學美學美容雜志,2004,10:33.
[5]顧根發(fā),湯君彥,王泉良.陳舊性外傷歪鼻畸形術式選擇的探討[J].中國耳鼻咽喉顱底外科雜志,J998,3:161-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