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姜秋
【摘要】目的:探討心理護理對ICU護理質量的影響。方法:隨機選取ICU收治的患者392例,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兩個組別,每組196例患者,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谱o理,觀察組則是在常規(guī)??谱o理的基礎上實行心理護理,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及護理前后患者的滿意率及HAMD(漢密爾頓焦慮量表)評分。結果:利用相關方法進行對比發(fā)現(xiàn),觀察組的ICU患者較對照組患者在護理效果與滿意率上明顯升高,在HAMD評分上有明顯的降低,兩者具有顯著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將心理護理應用在ICU患者護理上質量良好、效果顯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遠期康復水平。
【關鍵詞】心理護理;ICU護理;質量;影響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15)01-0312-01
ICU即重癥監(jiān)護室是搶救和監(jiān)護高危患者的科室,由于病情的惡化以及發(fā)病的急驟,ICU患者在心理反應上極為不穩(wěn)定,情緒波動較大,很容易受不良及負面心理情緒的影響,嚴重阻礙患者的康復進程。然而,通過心理護理,護理人員對患者心理進行一定的干預,能夠促使患者的護理需求得到進一步的內化,使其與護理人員建立良好的心理橋梁關系,提高對護理及治療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提升護理及康復質量及效果。因此,對ICU患者進行有效的心理護理具有重要的臨床及現(xiàn)實意義[1]。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ICU收治的重癥患者392例,男性患者262例,女性患者130例,年齡在18歲到70之間,平均年齡44.6歲。分為對照組196例,觀察組196例。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及病情等一般資料無統(tǒng)計學差異,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ICU專科護理進行治療觀察。
觀察組:在常規(guī)的專科護理的基礎上,運用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手段,采取心理護理措施。具體方法如下:
第一,常規(guī)心理護理。在護理過程中,ICU患者易產生恐慌、焦慮及悲觀應疾等消極情緒,因此,護理人員要與患者進行有效的溝通,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護理,及時采取健康心理疏導,向患者有針對性的傳輸ICU患者相關醫(yī)學知識,使患者正確對待自己的疾患,增加治愈信心。在ICU護理過程中護理員主動積極的與患者進行交流溝通,在互動中,促進彼此之間的感情,給患者以溫暖與關心,及時注意患者的情緒波動和反應,適時采取措施使患者的心理得到宣泄,引導患者走出心理陰霾,改善對待疾病的態(tài)度。
加強患者對護理人員的信任,在護理員的鼓勵下,樹立對治療效果的良好信心。應充分發(fā)揮心理疏導和引導作用,積極開導患者,鼓勵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不逃不避、不諱疾,勇敢地面對疾病,不斷的挑戰(zhàn)自己,贏得最終的康復[2]。
第二,針對不同個性患者采取不同的護理方式,對緊張恐懼型的重癥患者,護理人員要對其進行心理疏導,說明ICU的監(jiān)護目的,平復患者心理壓力,增強患者對醫(yī)護人員的信任,避免患者因焦慮、緊張和恐懼而產生不良效果。對于顧慮型患者,對其進行耐心的引導,說明護理的重要性及告知其相關護理設施及護理手段所能達到的效果,使患者能夠安全地接受治療。
第三,注意對ICU病房的布置工作,消除患者在護理期間的恐懼感與孤獨感,保持室內清潔衛(wèi)生、通風良好,適宜采用柔和的燈光及室內布局,盡量減小醫(yī)療器及儀器的聲音,適當保持安靜,也可播放較為舒緩的音樂,使患者釋放一定的心理壓力。
1.3統(tǒng)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中獲取的所有資料數據均應用SPSS19.0軟件處理,以數(n)與率(%)表示計數資料,計數資料行卡方檢驗,計量資料行t檢驗,P<0.05則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護理效果
通過對兩組患者不同護理方式的對比,對照組心理情緒好轉率75%。觀察組好轉率97.5%,兩組有顯著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如下表:
3討論
本文對392例ICU重癥患者進行統(tǒng)計,有265例患者在護理期間均表現(xiàn)出了不同程度的心理負面狀態(tài),比如恐懼、擔憂、焦慮等,甚至有的患者出現(xiàn)不配合醫(yī)務人員工作的情況,嚴重影響了護理工作的順利進行。所以,在ICU護理中進行良好的心理疏導,幫助患者消除恐懼、擔憂等負面情緒,有助于護理質量的提高,并能夠使患者與醫(yī)務人員建立良好關系,促進患者遠期康復效果的提高。
心理護理的意義是通過醫(yī)護人員對患者的心理進行分析,掌握患者的心理變化,用實際的行動、護理態(tài)度以及對待患者的言語等方面準確掌握患者的心理想法或者病后的感受等信息,從而有效地進行患者的心理疏導,消除其負面情緒,使之能夠以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對待術后的情況,這樣才能很好地配合醫(yī)務人員對患者進行術后的恢復治療,加快患者痊愈的速度,將ICU護理效果充分發(fā)揮,全面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對于ICU護理來講,心理分析并進行心理護理對于患者的康復是起到有利的作用的。準確把握患者的心理能夠迅速掌握患者的心理變化,在合適的時機正確應用心理分析和心理護理,有利于增強患者的心理承受力,調整患者以最佳心態(tài)進行配合質量,促進患者的康復進程[3]。
參考文獻
[1]楊紅.心理護理對ICU重癥護理質量的影響[J].吉林醫(yī)學,2011,03:590.
[2]吳勝蘭,沈會紅,李靜,周蓉,顧玉芳.床邊護理查房對ICU患者心理護理質量的影響[J].中國現(xiàn)代醫(yī)藥雜志,2013,12:89-91.
[3]王晨,袁梅,凡文碧,卓佳,李丙琴,裴習慶.培養(yǎng)“慎獨”精神在提高ICU護理質量中的重要性和體會[J].貴陽中醫(yī)學院學報,2013,06:261-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