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波
【摘要】目的:探討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陰道分娩可行性;方法:從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孕產婦中選取200例進行回顧性分析,根據生產情況將陰道試產成功孕產婦100例作為觀察組,選擇剖宮產孕產婦100例作為對照組,觀察兩組孕產婦手術情況、住院情況及分娩情況。結果:觀察組分娩出血量無明顯差異(P>0.05),住院時間及住院費用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孕產婦產褥病率及新生兒窒息發(fā)生率無明顯差異(P>0.05);結論:在符合陰道試產條件且行嚴密監(jiān)護前提下,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可行陰道分娩。
【關鍵詞】陰道分娩;剖宮產;再次妊娠
【中圖分類號】R714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5)02-0239-02
因社會影響因素的增加,近年來,剖宮產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因剖宮產而引發(fā)的負效應及并發(fā)癥也逐漸增加,剖宮產妊娠后行再次剖宮產術,很可能導致手術粘連嚴重情況,手術難度較大。有學者研究顯示,剖宮產術后行陰道分娩具有可行性[1]。但是也有學者認為[2],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行陰道分娩有子宮破裂的風險。在本組研究中,對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陰道分娩的可行性進行分析,探討陰道分娩的可行性及風險,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孕產婦200例為觀察對象,年齡25-43歲,平均年齡(34.6±3.5)歲,孕次2-6次,平均孕次(3.2±1.1)次,產次2-4次,平均產次(2.4±1.3)次,距上次剖宮產時間2-5年,平均(3.6±2.3)年,孕周32-40周,平均(36.7±2.5)周。根據生產情況分為陰道試產成功100例為觀察組,剖宮產100例為對照組,兩組孕產婦年齡,孕次,產次均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觀察組具有陰道分娩條件的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孕婦100例入院后, 再次詳細詢問前次剖宮產原因(胎兒宮內窘迫、臀位、前置胎盤、子癇前期、子癇、巨大兒、要求手術等),術中經過是否順利(術中失血情況等),術后恢復情況(是否有晚期產后出血、傷口愈合情況、是否有腹痛、月經改變、經期延長等),此次妊娠孕36周左右測量子宮疤痕厚度均在35mm以上,孕產婦都有陰道分娩意愿。臨產后專人守護并作觀察記錄,胎心監(jiān)護儀進行全產程監(jiān)護,隨時做好急診剖宮產準備。一旦發(fā)現胎兒宮內窘迫,子宮下段壓痛或產程進展緩慢或停滯,立即剖宮產結束分娩。嚴密監(jiān)控第二產程,指導產婦屏氣用力,產后探查宮腔。對照組產婦未實施陰道試產,直接行剖宮產術分娩。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孕產婦分娩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及住院費用,同時記錄兩組孕新生兒窒息發(fā)生率及產褥病率,作對比分析。
1.4統(tǒng)計學分析
將研究所得數據錄入SPSS19.0軟件中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 X±s)表示,t檢驗,計數資料以X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分娩出血量與對照組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觀察組住院時間及住院費用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細見表1.
3.討論
對于剖宮產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一直為臨床研究重點,對于分娩方式選擇,主要取決于醫(yī)患雙方情況。因陰道試產可能存在不可預測風險,而剖宮產術相對安全,因此,大多數孕婦會選擇剖宮產術分娩,但是若產婦的經濟基礎較差,則傾向于行陰道分娩[3]。隨著醫(yī)患關系緊張,大多醫(yī)生為減少臨床風險盡量避免陰道分娩,因此,剖宮產率增加。剖宮產后再次剖宮產可能會引發(fā)盆腔粘連等并發(fā)癥,使手術難度增加,產后出血風險也隨之增加,因此,產科醫(yī)生必須對剖宮產后再次分娩者的分娩方式進行慎重選擇[4]。目前,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行陰道分娩受到關注,再次妊娠陰道分娩的可行性、如何知曉孕婦決策,是研究的主要內容。
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若能成功陰道分娩,對于母嬰健康及家庭經濟都較為有利,但是在行陰道分娩時,必須要警惕可能會出現的風險,對孕產婦適應證進行明確,確保產婦無剖宮產的醫(yī)學指征,對產婦實際情況作綜合評估后,判斷是否可行陰道分娩[5]。經本組研究結果顯示,陰道分娩新生兒窒息、分娩出血量等指標均與對照組無明顯差異,住院時間與住院費用等指標,觀察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與文獻報道結果一致[6]。
剖宮產后再次妊娠孕產婦,行陰道分娩前,需要在前次手術指征進行觀察,并了解術式及子宮下段橫切口,為確保術后愈合良好的關鍵,可經超聲檢查,對孕產婦子宮下段肌層的厚度進行觀察,根據宮頸的條件,適當使用助產手術,幫助孕產婦縮短第二產生時間,確保陰道分娩的安全性[7]。對于難產,需及時發(fā)現,并掌握孕產婦陰道分娩指征,是確保順利分娩的關鍵[8]。
有學者研究報道[9],因剖宮產會存在子宮瘢痕,再次妊娠時必須掌握剖宮產術后的禁忌證與適應證,作嚴格的陰道試產評估,并作全程分娩監(jiān)護,做好急診手術搶救準備。
綜合上述,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者,足月分娩時可行陰道分娩,其安全性高,相較于剖宮產具有一定優(yōu)勢,減少并發(fā)癥發(fā)生,降低經濟支出,利于產婦產后恢復。但是必須嚴格監(jiān)視產程,掌握陰道分娩指征,及時發(fā)現難產,是改善孕產婦分娩結局的關鍵。
參考文獻
[1]潘春煦,楊鵬.4117例二次妊娠合并瘢痕子宮產婦剖宮產并發(fā)癥情況分析[J].山東醫(yī)藥,2014,54(2):39-40.
[2] 夏一丹,梅立,謝蘭等.子宮動脈化療栓塞術聯合宮、腹腔鏡治療剖宮產瘢痕妊娠18例分析[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4,30(6):472-475.
[3] 黃卓敏,古衍,江曼茹等.剖宮產瘢痕妊娠早期診斷與治療方法的選擇[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2,20(5):335-338.
[4] 畢建蕾,楊清,畢芳芳等.剖宮產瘢痕妊娠的臨床特點及不同臨床類型治療結果的回顧性分析[J].中國醫(yī)科大學學報,2012,41(5):465-468.
[5] 張祖威,常亞杰,陳玉清等.陰式子宮切口疤痕妊娠病灶清除術治療剖宮產切口疤痕妊娠[J].中山大學學報(醫(yī)學科學版),2011,(5):689-693.
[6] 陳毅,謝春明,楊敏玲等.子宮動脈栓塞術在剖宮產術后子宮瘢痕妊娠治療中的應用[J].介入放射學雜志,2012,21(5):410-413.
[7] 金影.前次剖宮產手術時機及其后人工流產史與剖宮產瘢痕部位妊娠關系的臨床研究[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4,(15):1296-1298.
[8] 林安平,楊竹,蔣興偉等.剖宮產瘢痕妊娠臨床分型與腹腔鏡手術方式的探討[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4,30(4):266-269.
[9] 錢鷺葵,陳文龍.經腹和經陰道聯合彩超檢查對剖宮產子宮疤痕妊娠的診斷價值[J].中國超聲醫(yī)學雜志,2011,27(12):1138-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