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雙詩 王敏 蘇啟超
摘 要:采油廠區(qū)塊已進入開發(fā)中后期,躺井率呈上升趨勢,已嚴重影響了油田的生產。其原因主要在于各類生產設備進入加速淘汰期、精細管理程度不夠、生產參數(shù)高,油管和抽油桿磨蝕加劇等因素,必須加強油田單元的綜合調整,強化技術推廣應用,加大專項治理的資金投入,建立躺井預警機制,才能有效控制躺井率,增強穩(wěn)產基礎,實現(xiàn)老油田生產的良性循環(huán)。
關鍵詞:油田躺井;精細管理;治理對策
隨著油田開發(fā)程度的深入,尤其是進入中后期開發(fā)階段以后,躺井居高不下,已經嚴重影響了原油的穩(wěn)產。究其原因一是老油田地層能量逐年下降,井筒技術狀況日益惡化;二是難動用儲量開發(fā)與疑難生產井比例逐年增高,油井躺井頻繁;三是油井產出液中含水上升,生產參數(shù)高,油管和抽油桿磨蝕加劇。本文通過探索油井躺井的原因,尋找有效治理途徑,為改善油田開發(fā)效果,降本增效提供有力支撐。
1 油井躺井的主控因素
利用主要因素分析法,查找出油井躺井的主要原因。前頻繁的躺井導致作業(yè)工作量加大,原油生產形勢被動。做好躺井原因分析與躺井治理措施分析工作,嚴格控制躺井,對于扭轉產量形勢的被動局面更顯得尤為重要。根據(jù)2014年上半年躺井情況調查表,從時間上看,3、4、5月份成為躺井最多的月份,躺井的主要原因是桿斷脫、管漏、電纜擊穿和泵漏,四項因素就占了整個躺井比例的84%。(1)地面抽油設備與油藏特點不匹配,結構性的矛盾突出。地面設備老化,無法與油藏地層相匹配的現(xiàn)象增加。如使用的抽油機設備明顯不配伍,故障頻繁,或因油井泵掛深度大,沖程小而沖次快,易造成抽油桿斷脫。現(xiàn)配置的抽油機,無法調整不合理的生產參數(shù),加大了磨損,造成設備故障。(2)井下設備技術狀況成為油井正常生產的重要因素。一是管、桿超期服役現(xiàn)象嚴重,引起桿斷脫造成躺井。二是油井管、桿偏磨,造成管漏躺井。三是抽油泵不匹配,增加了油井凡爾漏失現(xiàn)象,導致泵漏躺井。(3)復雜結構井致使躺井增加。由于鉆井工藝水平的提高,斜井、水平井、側鉆井等特殊工藝井成為控制儲量帶來了一系列的管理問題。斜井、側鉆井的抽油桿偏磨嚴重,電泵機組故障率高。主要是斜井井身結構的影響,造斜點以下抽油桿彎曲,雖設計安裝了扶正器,仍出現(xiàn)扶正器磨損、抽油桿偏磨斷脫現(xiàn)象。再加上油井出砂,斜井、水平井砂埋、砂卡躺井率高。
2 躺井控制存在問題
2.1防范措施管理不到位,桿管更換資金不足
(1)對結蠟井、出砂井的治理與防范管理措施不到位。從源頭治理與防范結蠟井、出砂井的思想意識還不強,優(yōu)化設計沒有成為生產中首要的考慮因素,部分井生產參數(shù)不合理,沒有針對實際對躺井泵徑、泵深、生產參數(shù)進行合理匹配。(2)施工過程中不按程序操作,設備破壞程度高。(3)油井防偏磨技術不過關。防偏磨工藝也存在問題,旋轉井口可使油管偏磨均勻,相對延長了油井免修期,但無法從根本上防止管桿偏磨;各種防偏磨節(jié)箍,材質達不到要求,防偏磨效果不理想;加重桿只適用于偏磨不嚴重的油井;自動扶正抽油桿、連續(xù)桿代替抽油桿的方法有效,但價格昂貴;使用油管錨可緩解油管彎曲,卻加重了抽油桿彎曲,影響防偏磨作用的發(fā)揮。(4)設備的粗放管理。設備管理的粗放主要表現(xiàn)在于新舊井下設備的管理不到位,不能對抽油桿、油管、井下泵做到單桿、單管、單泵臺帳化管理,作業(yè)工具在下井時進行優(yōu)化組合較少。新老工具同時應用、或者把部分新工具用于非關鍵部位,只能造成井下工具的浪費。
2.2生產設備老化造成躺井增加
躺井最直接的原因體現(xiàn)在設備上,根據(jù)2012年調查躺井情況,主要原因是桿斷脫、管漏、電纜擊穿和泵漏。(1)井下設備技術狀況成為油井正常生產的重要因素。一是管、桿超期服役現(xiàn)象嚴重,引起桿斷脫造成躺井。二是油井管、桿偏磨,造成管漏躺井。三是抽油泵不匹配,增加了油井凡爾漏失現(xiàn)象,導致泵漏躺井。(2)地面抽油設備與油藏特點不匹配,結構性的矛盾突出。高壓低滲油藏增多,地面設備老化,無法與油藏地層相匹配的現(xiàn)象增加。(3)復雜結構井致使躺井增加。斜井、側鉆井的抽油桿偏磨嚴重,電泵機組故障率高。主要是斜井井身結構的影響,造斜點以下抽油桿彎曲,雖設計安裝了扶正器,出現(xiàn)扶正器磨損、抽油桿偏磨斷脫現(xiàn)象。加上油井出砂,斜井、水平井砂埋、砂卡躺井率高。
3治理躺井對策
3.1注重三位一體管理,建立油井躺井預警機制,避免被動性躺井
超前監(jiān)控影響油井躺井因素,改變過去的躺井事后分析法,實現(xiàn)躺井事前控制。從地層、井筒、地面三大系統(tǒng)入手,通過監(jiān)測分析油井含砂量、沉沒度、油氣比、產液量等參數(shù),制定臨界變化值,預警可能出現(xiàn)的停井因素,制定預防措施,達到超前預測和控制停井的目的。一是抓好作業(yè)監(jiān)督管理,提高作業(yè)質量。二是抓好加藥熱洗等日常管理,改善桿管泵運行狀況。三是抓好冬季生產管理,降回壓,控躺井。四是抓好培養(yǎng)長壽井機制的落實。通過隊、井站、個人三級控躺井、培養(yǎng)長壽井的有機網絡,將躺井率作為獎金考核的重要指標,層層分解,定期考核兌現(xiàn),有效調動廣大職工的積極性。
3.2強化作業(yè)監(jiān)督管理和技術的推廣應用,全面治理躺井
針對偏磨難題,分析原因,查找對策,技術攻關與引進并舉,形成了以“長沖程、大泵徑、慢沖次、加重為主、扶正為輔、減緩腐蝕”為主要內容的偏磨井總體治理思路。一是防治油管斷。從管斷的原因分析,管斷主要是管材質缺陷、管絲扣加工時存在應力缺陷腐蝕及受交變應力頻繁作用的結果。(1)增強管的抗拉強度,抗疲勞強度等性能,解決管絲扣加工時應力缺陷問題;(2)引進先進的檢測系統(tǒng)。二是杜絕不合格管下井;(3)解決好管的防腐蝕問題,杜絕人為因素造成的油管下井前的地面損傷。二是防脫。(1)必須保證作業(yè)時管下井前上扣扭矩上緊上滿,不能因為人為的原因造成管脫隱患;(2)通過桿上裝尼龍扶正器,油井加緩蝕劑等方法解決管桿偏磨腐蝕嚴重的問題造成的管脫;(3)舊管在重復使用時,要注意嚴格檢查管絲扣情況,杜絕絲扣老化嚴重的管下井,或對管絲扣重新加工合格后下井。三是防偏磨。(1)桿上加裝尼龍扶正器,扶正節(jié)箍減小管桿磨蝕程度,延長管使用壽命;(2)旋轉井口裝置。該裝置設計是通過地面人力轉動來改變油管與抽油桿的偏磨面,使磨損面均勻分布,達到延長管使用壽命的目的。(3)合理調整生產參數(shù)。采取長沖程、低沖次、增加泵下尾管的長度,減少油管彎曲,在抽油桿底部加加重桿,使抽油桿的中性點下移,減少抽油桿的彎曲,減少管桿的偏磨機率。四是防腐蝕。(1)加緩蝕劑是解決油井管腐蝕的一種常用有效的方法。其原理是緩蝕劑加入產出介質中,與金屬本體形成一種致密保護膜,使金屬本體與腐蝕介質隔離開來,以達到保護金屬、防止腐蝕的目的。(2)油管內預膜防腐措施。作業(yè)施工時,下泵后在油管內加入一定量的緩蝕劑,使之在油管內表面形成較厚的保護膜以達到預防腐蝕的目的。(3)防腐管的應用。
3.3加大專項資金投入,減少多輪次維護作業(yè)
根據(jù)實際需要有計劃、有步驟地更新抽油設備,維持合理的總量更新率。油井管理上建立油井偏磨情況基礎資料,整理偏磨井的井史和作業(yè)史資料,形成系統(tǒng)的檢索與查詢信息,為優(yōu)化設計和防偏磨措施提供基礎數(shù)據(jù)。管桿管理上,積極完善質檢、修復管理體系,加強供應、修理等環(huán)節(jié)的運行管理,重點檢驗內部管桿泵入庫質量,成立聯(lián)合質檢組,從專業(yè)化、標準化的角度,把住新、修復管桿泵加工、入庫質量。嚴格執(zhí)行油井管理辦法,落實責任到人,提高作業(yè)一次合格率。
參考文獻
1.孫超. 躺井分析及控制措施[J]. 內江科技.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