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寬
摘 要: 儲層的物性及變化規(guī)律在很大程度上控制著地下油氣的分布、儲量、產量及產能,直接影響油氣勘探與開發(fā)。本文闡述了儲層巖孔隙性、滲透性的基本物理特性;總結儲層地質建模的常用方法及其優(yōu)點和局限性,分析得出,建模流程兩次條件約束能夠很好地進行模型參數控制;隨機建模較確定性建模能更好地反映儲層復雜的地質實際,提高預測評估精度。
關鍵詞: 儲層特性;地質建模;建模流程;應用
前 言
儲層是油氣聚集成藏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之一。儲層的層位、類型、發(fā)育特征、內部結構、分布范圍以及物性變化規(guī)律等在很大程度上控制著地下油氣的分布狀況,與油氣的儲量、產量及產能密切相關,直接影響到油氣勘探與開發(fā)。本文闡述了儲層的特性,簡要總結了儲層地質建模的常用方法、建模流程以及發(fā)展趨勢。
1 儲層特性
(1)孔隙性??紫兜姆诸?,根據孔隙的成因可將其分為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原生孔隙主要受沉積因素的控制,如粒間孔隙、雜基孔隙;次生孔隙主要受成巖作用控制,如溶蝕孔隙、溶洞等;裂縫主要受成巖后期構造運動控制,如構造縫、層間縫、收縮縫等??紫抖瓤煞譃榻^對孔隙度和有效孔隙度兩類。在生產實踐中,有效孔隙度才有實際意義,但不包括那些孤立的孔隙和微毛細管孔隙。砂巖儲層的e介于5% ~30%,一般為10% ~20%; 碳酸鹽巖儲層的e一般<5%。(2)滲透性。巖石的絕對滲透率是指巖石孔隙中只有一種液體(單相) 存在,液體不與巖石起任何物理和化學反應,且流體的流動符合達西直線滲濾定律時所測的滲透率。巖石有效滲透率又稱相滲透率,是指儲層中有多相流體共存時,巖石對其中每一單相流體的滲透率,用Ko表示油藏的有效滲透率。
2 儲層地質建模方法及應用
儲層地質建模是對儲層進行三維立體角度的定量研究,其實質是綜合各學科對儲層的研究結果,運用先進的行業(yè)軟件建立儲層三維模型,能更清晰、科學地開展油藏評價、油藏開發(fā)管理等工作。地儲層建模也有兩種,即確定性建模和隨機建模。
2.1 確定性建模。確定性建模方法主要有三種。(1)儲層沉積學方法。建立儲層結構模型時,主要采用高分辨率等地層對比資料,結合研究區(qū)沉積體的空間形態(tài)、巖性組合、沉積結構、構造背景等資料,通過井間砂體對比,建立儲層模型。利用所建模型研究儲集巖的巖性、孔隙性、滲透性、儲運油氣等特征,建立儲層相模型,應用層序地層學原理進行儲層評價。儲層沉積學方法是一種比較基礎而實用的研究方法,尤其用于碎屑巖儲集層能得到很好的效果。(2)儲層地震學方法。儲層地震學方法主要是應用地震資料研究儲層的幾何形態(tài)、巖性及參數的分布,建立儲層的三維地質模型進行儲集層評價。地震儲層學是新興的學科,儲層地震學反演模擬方法精度更高,但尚存在很多問題需要完善。(3)克里格方法??死锔穹ǖ幕舅枷胧菓米儾詈瘮祵︻A測點進行未知值最優(yōu)、無偏的估計。由于克里格方法針對局部數據是最優(yōu)的估計方法,不能保證總體最優(yōu),因此,克里格法不是主流的儲層建模與預測的研究方法。
2.2 隨機建模。隨機建模是指以已知的信息為基礎,以隨機函數為理論,應用隨機模擬方法得到可選的、等概率的、高精度的反映變量空間分布的模型。儲層是地下未知體,有不確定的特點,因此,在儲層建模時多采用隨機建模,能更好地反映儲層的不確定性、復雜性?;陔S機建模的優(yōu)點,近年來一直被石油地質學領域專家學者探討并運用于儲層建模中。大量研究成果表明,隨機建模能夠很好地反映模擬儲層的參數特征,能夠滿足對儲層進一步研究的需要,能夠將儲層的空間分布、產量預測、含水率預測等研究工作定量化、三維化,是近年來專家學者研究和應用的重點。
3 儲層地質建模流程
隨機建模和確定性建模過程既有區(qū)別,又有聯(lián)系。確定性建模只考慮局部估計值最優(yōu),而未考慮整體空間相關性,隨機建模強調空間整體的相關性; 確定性建模給出的數據平滑,削弱了離散性,隨機建模能更好地反映儲層物性的離散性。主要分為三個步驟: 1) 數據的準備與模型的構建; 2) 模型的約束與調參; 3) 模型的確立與應用。建模要結合具體實際選擇合適的方法,充分結合現(xiàn)有資料尤其是測井、地震等資料,提高建模精度。具體操作:
3.1 Direct軟件三維地質建模流程:第一步:點擊角點網格,完成層模型定義;第二步:骨架網格剖分(斷層模型檢查、二級邊界定義、生成頂面、中面、底面網格骨架面);第三步:構造插值(生成砂層組頂面的構造面);第四步:地層創(chuàng)建(在砂層組頂面控制下創(chuàng)建小層的構造面);第五步:垂向網格劃分;第六步:BW創(chuàng)建(井數據網格化---沉積相、孔滲飽參數);第七步:沉積相表征(指示克里金插值、序貫指示模擬);第八步:相控參數表征(普通克里金插值、序貫高斯模擬、相控);第九步:油氣水界面插值;第十步:儲量計算;第十一步:模型粗化;每一步都必須進行檢查:二維網格層顯示、三維顯示;
3.2 沉積相建模流程。定義相類型;計算單井相;平面提取單井相;平面相組合;平面相賦給單井相(計算);BW單井相;三維顯示BW結果;二維顯示BW結果;三維相建模;三維顯示(鏤空、切片);二維顯示(每層網格相平面分布)。
3.3 孔隙度建模流程:單井聲波時差曲線檢查;孔隙度計算;孔隙度截斷;平面層提取孔隙度;平面層孔隙度檢查;BW孔隙度;三維顯示或二維顯示;相控參數建模;二維顯示孔隙度模型;三維顯示孔隙度模型;
4 現(xiàn)場應用
以某斷塊為例,利用Direct軟件按地質研究流程設計,軟件充分體現(xiàn)地質研究的整個思路,該斷塊是一個東北部抬起,向西開口的負向簸箕狀構造,除5條邊界大斷層外,內部還有10條次一級小斷層,構造較為復雜。選擇**井區(qū)作為本次建模的工區(qū),包含16口井,前期先進行了數據整理,共包括井信息,分層數據,砂體數據,井斜數據、測井曲線數據等,在數據準備比較充分的情況下,按照Direct軟件幫助內的格式,進行轉換后輸入。選擇數據比較齊全的單井,編輯單井剖面,并建立模板。
5 結束語
儲層是位于地下未知、不確定的地質體。儲層研究是基礎性研究,必須充分掌握儲層的物理特性及其內在聯(lián)系。(1)油田以陸相碎屑巖為主,儲層成因復雜、非均質性嚴重,隨機建模較確定性建模能更好地反映儲層復雜的地質實際,降低預測與評價的風險。(2)三維建模:流程是質量保證;沉積相平面組合、流體平面分布是核心。
參考文獻:
[1] 孫立春,高博禹,李敬功.儲層地質建模參數不確定性研究方法探討[J].中國海上油氣,2009,21(1):35-38.
[2] 張婷,徐守余.儲層地質建模技術研究與展望[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 高教版) ,2009,4( 4):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