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萍 劉攀
【摘要】目的 根據細菌性腹瀉患兒病原微生物檢驗結果,探討兒童細菌性腹瀉的主要危險因素。方法 隨機抽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9月300例兒童細菌性腹瀉患者,并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總結導致細菌性腹瀉的主要的原因。結果 300例患兒糞便標本病原微生物檢測結果顯示,共檢出病原菌222株,檢出率為74.0%,其中志賀菌所占比例最高,為54.0%,其次為弧菌屬、氣單胞菌等。經過藥敏試驗證實,上述菌株對頭孢哌酮、頭孢噻肟、頭孢三嗪等抗生素均具有較強耐藥性。結論 兒童細菌性腹瀉的主要病原菌為志賀菌,且耐藥性較強,為減少其損害性,應積極采取有效措施進行預防和治療。
【關鍵詞】細菌性腹瀉;病原微生物檢驗;志賀菌;抗生素
【中圖分類號】R446.5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5)02-0229-01
及時對導致兒童細菌性腹瀉的主要病原微生物進行檢測,并根據疾病特點探討兒童腹瀉流行病學特征,能夠顯著減少有效減少兒童腹瀉發(fā)生率,進而降低疾病對患兒的危害性。本文選擇我院2013年5月——2014年9月300例兒童細菌性腹瀉患者作為觀察對象,現(xiàn)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9月300例兒童細菌性腹瀉患者,并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其中男161例,女139例,年齡1~7歲,平均年齡(4.6±0.8)歲,病程8h~7d,平均病程為(2.1±0.5)d,所有患兒均符合細菌性腹瀉相關診斷和治療標準[1]。其中143例患兒合并嘔吐,例39嚴重脫水,67例患兒伴隨發(fā)熱癥狀。
1.2研究方法
所有患兒均進行病原微生物檢測,針對細菌培養(yǎng)結果、藥敏試驗結果進行回顧性分析。其中患兒糞便標本取樣后,及時送達細菌室培養(yǎng),同時進行常規(guī)檢查:(1)細菌檢驗: 細菌檢測方法參考英國 Sensititre( 先德) 熒光法微生物鑒定分析系統(tǒng)提供的方法,試劑由先德提供微生物鑒定板,并對彎曲菌、沙門菌、致病性大腸埃希菌等細菌進行分離和鑒定;(2)藥敏試驗:通過K-B方法對常用3種抗生素開展藥敏實驗,包括頭孢哌酮、頭孢噻肟、頭孢三嗪。在35℃環(huán)境下連續(xù)培養(yǎng)20~24h后,測量抑菌圈直徑。根據全國臨床檢驗相關操作標準對藥物敏感性進行判斷。
1.3統(tǒng)計學方法
將數據錄入到SPSS 18.0統(tǒng)計軟件中,數據均采用%表示,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值檢驗,檢驗標準為α=0.05,當P<0.05時,認為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病原微生物檢驗
本研究300例患兒糞便標本經過上述病原微生物細菌分離試驗,共檢出菌株222株,檢出率為74.0%。其中包括志賀菌120株,占比為54.0%。其次為弧菌屬46株,占比為20.7%。同時檢出氣單胞菌、致病性大腸桿菌分別為21、18株,占比分別為9.5%、8.1%%,其他菌株17株,占7.7%。經過統(tǒng)計學分析認為,志賀菌檢出率與其他菌株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果詳見表1。
3.討論
細菌性腹瀉是兒科常見病和多發(fā)病,屬于多種病原體引起的消化道綜合征,主要臨床特征為大便性狀改變、次數增多。流行病學調查表明,在我國及很多發(fā)展中國家,急性細菌性腹瀉是導致新生兒和兒童死亡的重要原因[2]。目前,臨床醫(yī)學工作者已經將急性腹瀉病原微生物種類列為重點研究對象。相關領域最新研究結果顯示,引發(fā)兒童急性細菌性腹瀉的主要病原微生物包括細菌、病毒、原蟲、真菌。誘發(fā)細菌性腹瀉的原因比較多,包括感染因素和非感染因素,其中非感染因素包括解剖性、代謝性、酶性及炎性因素,而感染性因素是最主要的致病因素[3]。若不及時采取正確措施開展臨床診療,可造成患兒出現(xiàn)嚴重營養(yǎng)不良癥狀,給患兒身體健康和生長發(fā)育帶來比較大的影響。
本研究結果顯示,致病菌株中以志賀菌所占比例最高,達到50%以上,與其他菌株類型相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權威文獻報道結果相符[4]。其次為弧菌屬,所占比例與權威文獻報道結果存在一定差異性,考慮原因可能是本研究樣本容量較小。同時,藥敏試驗結果證實,上述幾種菌株對頭孢哌酮、頭孢噻肟、頭孢三嗪等抗生素均具有較強耐藥性。
針對導致兒童細菌性腹瀉主要病原微生物——志賀菌,建議將作為兒童細菌性腹瀉病原微生物常規(guī)檢查項目,有效防止臨床誤診和抗生素濫用現(xiàn)象,并在第一時間為患兒開展臨床診療,避免耽誤最佳治療時機?,F(xiàn)階段,針對由志賀菌導致的兒童急性細菌性腹瀉,可通過預防性措施和方法阻斷感染途徑:(1)應告知來院就診患兒的家長,養(yǎng)成良好衛(wèi)生習慣,進一步阻斷細菌感染途徑;(2)不給患兒食用未經過消毒的蔬菜和水果;(3)口服具有依賴鏈霉素株的多價活疫苗,能夠發(fā)揮一定保護作用。
參考文獻
[1]李敏,邱庭剛.兒童細菌性腹瀉的病原微生物檢驗[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4,16(32):425~426.
[2]紀金玲,廖華芳,崔恩博,等.兒童腹瀉病原菌1004株構成及藥敏試驗結果分析[J].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電子版),2012,11(21):539~540.
[3]韓晶.兒童細菌性腹瀉的210例病原微生物檢驗結果分析[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3,04(08):832~835.
[4]陽正東.0~5歲小兒急性腹瀉病原微生物檢驗結果分析[J].蚌埠醫(yī)學院學報,2014,11(29):15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