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瑜
【摘要】目的:建立注射用頭孢美唑鈉中高分子聚合物分離分析的質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分子排阻色譜法,色譜柱為Sephadex G-10 (300 mm x 10 mm,40-120,,流動相A為0. 075 mol/L,磷酸鹽緩沖液ph7,流動相B為水; 流速為1.5 ml/min, ,檢測波長為280nm;結果在2. 897一144.9 N,g/ml范圍內樣品濃度與聚合物峰面積呈良好線性關系。結論:該方法快速、簡便、準確、重復性好,適用于注射頭孢美唑鈉中高分子聚合物的分析。
【關鍵詞】注射用頭孢美唑鈉 高分子聚合物 檢查方法 研究
【中圖分類號】R927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5)02-0228-02
經(jīng)過大量的研究發(fā)現(xiàn),β-內酰胺類抗生素中正是由于高分子聚合物的存在,使得患者出現(xiàn)了速發(fā)型過敏反應,因此可以將其看作是過敏原,而且通過大量的臨床實踐證實,高分子聚合物的含量越高,其引發(fā)的過敏反應的概率也就越大,所以制藥人員必須嚴格控制該類抗生素中高分子聚合物的含量。也正是因為如此,我國最新頒布的藥典中,對頭孢美唑鈉等抗生素藥物中高分子聚合物檢查方法進行了規(guī)定。B作為一種臨床中應用最為廣泛的藥物,其抗菌效能得到了公認的證實,尤其對厭氧菌的作用更為顯著,最為重要的是B,對β-內酰胺具有非常高的穩(wěn)定性,此外,其耐受性也非常強,因為B體內分布非常好,所以幾乎不會發(fā)生不良反應。
本文使用的試驗方法,主要根據(jù)的是我國最新頒布的藥典,采取法學驗證的方法,對高分子聚合物進行有效的測定。本文選擇使用了11種樣品,經(jīng)過大量的實驗研究證明,本文所使用的檢測方法所取得結果真實可靠,可以作為參考數(shù)據(jù)來使用。
一儀器和試藥
1、儀器
高壓液相色譜儀、檢測器、色譜工作站、色譜柱。
2、試劑
藍色葡聚糖2000、頭孢美唑鈉對照品( 大熊制藥株式會社提供) ; 注射頭孢美唑鈉 ( 大熊制藥株式會社提供) ; 其他試劑均為分析純。
二方法與結果
1、色譜條件
用葡聚糖凝膠G一10 (40一120μm為填充劑,不銹鋼柱內徑1m,柱高度40cm,以PH7.0 的0.075 mol/L磷酸氫二鈉溶液-0.075 mol/L磷酸二氫鈉(61:39) 為流動相A,以水為流動相B,流速為1 .5 ml/min檢測波長為280nm。
2、溶液的制備
2.1對照品溶液,取頭孢美唑鈉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水溶解并定量稀釋制成每1 ml中約含30μg的溶液。
2.2樣品溶液,取樣品適量( 約300mg) ,精密稱定,置 10ml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釋至刻度,搖勻。
2.3藍色葡聚糖 2000溶液,取藍色葡聚糖2000約40mg,精密稱定,置 100ml 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釋制成 0.4mg/ ml的溶液。
2.4分離度測試溶液,取頭孢美唑鈉約300mg,精密稱定,置10ml量瓶,用0.4mg/ ml藍色葡聚糖溶液溶解并稀釋至刻度,搖勻。
3、系統(tǒng)適用性試驗
以 A為流動相,吸取藍色葡聚糖2000溶液及樣品溶液各100ml分別注入液相色譜儀。再以B為流動相,吸取藍色葡聚糖溶液2000對照品溶液各100μL。分別注入液相色譜儀,記錄色譜圖。藍色葡聚糖2000在流動相A 和B中的理論塔板數(shù)分別為1459和 1169,拖尾因子分別為 1.35 和 0.92。在流動相 A和 B. 兩種系統(tǒng)中藍色葡聚糖2000保留時間比值為1.04; 對照品溶液主峰和樣品溶液中高聚物峰與相應色譜系統(tǒng)中藍色葡聚糖2000峰的保留時間的比值為0.93-1.07。取分離度測試溶液進樣100μL,用流動相A進行測定,高聚體的峰高與單體與高聚體之間的谷高比為8.0。
4、流動相B的選擇與測定
選用水作為流動相B,用每1ml 約含30μg的頭孢美唑鈉溶液,進樣100μl進行測定!結果表明頭孢美唑鈉在以水作為流動相的條件下能完全締合形成表觀分子量較大的締合物,締合物在Sephadex G一10凝膠色譜系統(tǒng)中的色譜行為與聚合物相似,都在Kav=0處流出,表現(xiàn)為單一色譜峰,利用這特點,采用自身對照外標法進行聚合物的定量。
5、專屬性試驗
5.1未破壞樣品
取本品0.301g,置 10mg量瓶中,加水稀釋至刻度,搖勻,依法測定。結果見表1
5.2頭孢美唑鈉對照品溶液F值測定的重復性.
F值為頭孢美唑鈉對照品溶液濃度與峰面積的比值,色譜條件測定頭孢美唑鈉對照品溶液峰面積,計算F值,見表2。
5.3樣品聚合物的測定
取室溫放置 5-24個月某公司生產(chǎn)的注射用頭孢美唑鈉樣品 11 批,依法測定頭孢美唑聚合物,結果聚合物含量在0.01%-0.03%范圍內,見表3。根據(jù)樣品測定結果,聚合物限度擬定為0.10%,兩個規(guī)格共 11 批樣品結果均符合規(guī)定,本品室溫放置24個月聚合物均符合限度規(guī)定。
三討論
首先,選擇合理的波長,在該試驗中,實驗人員將PH值定為7,在此基礎上,選擇使用0.075 mol/L磷酸鹽,將其看作是流動相A,選擇兩種波長作為的測定波長,一種是254nm,另一種是280nm,這兩種波長測定同一批的樣品,即為092450,經(jīng)過經(jīng)驗證明,選擇使用280nm波長效果最佳,其分離效果要好于254nm波長,因此本文試驗中最終選擇使用280nm波長。
其次,選擇流動相A,,因為實驗樣品中聚合物含量非常低,1mL的頭孢美唑鈉溶液中只含有約30mg的頭孢美唑鈉,將其置于50℃水浴中,持續(xù)加熱1小時,再將其取出。將此溶液放在PH值同為7,但是磷酸鹽緩沖液含量不同的溶液中,,將此看作是最終選擇的流動相A,將其放置在上述所選擇的280nm波長的地方來進行測定,依據(jù)相關程序完成測定,結果表明,磷酸鹽緩沖液含量為0.05 mol/L時,此緩沖液分離效果不佳;當磷酸鹽緩沖液濃度達到0.02 mol/L時,其分離效果最佳,但是其具有非常大的弊端即靈敏度非常低;當磷酸鹽緩沖液濃度達到0.075 mol/L以及0.1mol/L時,分離效果雖然沒有0.02mol/L好,但是依然能夠取得良好的分離效果,而且其靈敏度相對來說比較高,但是兩者的靈敏度相比而言,0.075 mol/L要好于0.1mol/L,而且選擇使用0.075mol/L磷酸鹽緩沖液時,聚合物以及藥物峰值能夠恰到好處的分離,因此最終選擇使用PH值為7,濃度為0.075 mol/L的緩沖液,即其中的磷酸鹽的含量應該達到0.075 mol/L。
最后,正確選擇分離度測試溶液,按照國家頒布的藥典的詳細的規(guī)定,在檢查高分子雜質時,分子單體與聚合體應該達到良好的分離效果,但是如果兩者分離效果沒有達到規(guī)定的標準,可以選擇使用相關的公式,即分離度=聚合體峰高÷單體與聚合體兩者所產(chǎn)生的谷高,結果超過2,即為符合標準。因為高分子聚合物樣品中高聚物非常少見,再加之,其對照品更加難以獲得,這位實驗增加了難度,為了能夠保證實驗順利進行,在分離度溶液提取制備中,需要添加一定量的藍色葡萄糖2000,其主要的作用就是使聚合物的峰值能夠得到有效的增大,正常情況下,加入此種葡萄糖之后,聚合物的峰值大約是原來的1倍到2倍。這種檢測方法,高聚物含量達到了0.12%,超出標準0.02%,而且峰高與谷高之間比值為8.0,符合國家藥典規(guī)定的標準,以此可以選擇使用這種方法。
參考文獻
[1]袁雯瑋. 高分子聚合物研究與中國藥典2005年版β-內酰胺類抗生素高分子聚合物修訂情況及操作要點[J]. 中國抗生素雜志. 2005(12)
[2] 鄧增潮. 關于頭孢菌素類藥物用藥前做皮試的探討[J]. 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 2005(11)
[3] 張春然,唐克慧. 頭孢美唑鈉的質量與穩(wěn)定性研究[J]. 國外醫(yī)藥(抗生素分冊). 2005(01)
[4] 蔡姍英,胡昌勤. β-內酰胺類抗生素中高分子聚合物的分離分析方法研究進展[J]. 廣東藥學院學報. 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