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波
【摘要】 目的 觀察與比較單純修補術和胃大部切除術治療急性胃穿孔的臨床效果。方法 擇選我院2012年11月到2013年11月所接收的急性胃穿孔患者96例作為觀察對象,按隨機表法分為甲組與乙組,甲組予以胃大部切除術,乙組予以單純修補術,觀察、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情況。結果 乙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以及下床活動時間等均少于甲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乙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6.25%)明顯低于甲組患者(16.7%),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臨床急性胃穿孔疾病的治療上,相對于胃大部切除術而言,單純修補術的治療效果更為好,且不良反應少,值得大力推廣。
【關鍵詞】急性胃穿孔;胃大部切除術;單純修補術
【中圖分類號】R562.21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5)02-0150-02
在臨床上,急性胃穿孔是一種較為多見的疾病,其機制是許多的胃液進入腹腔內,刺激腹膜,致使病患出現上腹部疼痛,且還伴有一些其他的癥狀,例如惡心、嘔吐、便秘等。一旦出現該疾病,如若不對其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將可能對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極大的威脅[1] 。鑒于此,筆者對我院所收治的96例急性胃穿孔患者予以兩種不同的手術方式進行治療,且對其療效加以比較,具體如下所示。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本組中共有急性胃穿孔患者96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將全部患者均分為兩組,即甲組與乙組。甲組48例,男27例,女21例;年齡區(qū)間是22~71歲,平均年齡為(42.5±3.6)歲;發(fā)病時間最長16h,最短1h,平均為(4.7±0.6)h;乙組48例,男28例,女20例;年齡區(qū)間是21~69歲,平均年齡為(41.7±3.4)歲;發(fā)病時間最長17h,最短1h,平均為(5.1±0.7)h。2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臨床基礎性資料的比較方面,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甲組予以胃大部切除術,即硬膜外麻醉,之后于右上腹作一切口,進入腹腔后對胃穿孔予以仔細的探查,利用胃管將胃殘留液予以排出,且將潰瘍病灶附近的食物殘渣、腹腔中的滲液等予以徹底的清除,對穿孔口用干紗布進行壓迫處理,且用生理鹽水對穿孔口進行沖洗,將遠端胃組的70~75%予以切除,依據患者實際的潰瘍狀況,選取合適的術式(Bill-RotⅠ或Ⅱ)予以胃腸吻合[2] 。
乙組予以單純修補術,即麻醉、選擇切口、處理腹腔等操作同上所述,選取7號絲線縫合穿孔病灶,且之后用大網膜進行覆蓋、結扎、固定;在有必要的情況之下,可留置引流管。
術后對兩組患者均予以抗生素、制酸劑進行治療,予以連續(xù)性的胃腸減壓和水電解質平衡調節(jié);待患者可以自主進食之后,對其給予質子泵抑制劑抑酸治療,且持續(xù)予以1~12個月的HP(幽門螺桿菌)根除治療。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下床活動時間以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等進行觀察。
1.4統計學分析
采取統計學軟件SPSS18.0加以分析與處理。其中采用 (X±s)代表計量資料,且用t檢驗;用百分比表示計數資料,用χ2檢驗。如果P<0.05,那么則表示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結果
(1)手術治療情況分析:經治療后,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下床活動時間等情況具體見下表1所示,由表可知,乙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以及下床活動時間等均少于甲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不良反應與復發(fā)情況分析:甲組中有8例患者發(fā)生不良反應,其發(fā)生率為16.7%(8/48),具體為4例感染,3例器官衰竭,1例休克;乙組中有3例發(fā)生不良反應,其發(fā)生率為6.25%(3/48),具體為2例感染,1例器官衰竭。乙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低于甲組患者,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近些年來,在諸多原因(如飲食安全、生活習慣、壓力大等)的影響之下,急性胃穿孔疾病的發(fā)生率呈現逐漸增長的趨勢;該疾病具有發(fā)病急,且兇險的特點,因而需及時對其進行有效的治療[3] 。在臨床上,對于該疾病的治療一般是采取手術的方式,例如胃大部分切除術、單純修補術。其中,胃大部分切除術雖然可將穿孔問題一次性處理好,然該手術操作比較復雜,極易引起不良反應,且術后恢復時間較長[4] 。胃大部分切除術可能引起的不良反應主要包含:因胃容量降低亦或者是胃腸出入道變化而導致的食量變少、消瘦以及貧血等等。單純修補術相對而言,操作更為簡單、安全,且手術時間短,不良反應少,因而在臨床急性胃穿孔的治療上得到了更為廣泛的運用。
在本次研究中,乙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下床活動時間以及不良反應等情況均優(yōu)于甲組,這說明:在臨床急性胃穿孔疾病的治療上,相對于胃大部切除術而言,單純修補術的治療效果更為好,且不良反應少,值得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 韓安亞,李富容.單純修補術與胃大部分切除術治療急性胃穿孔臨床療效比較[J].當代醫(yī)學,2013,(24):30-31.
[2]于海林.單純修補術與胃大部切除術治療急性胃穿孔的臨床療效對比[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23):572-572,573.
[3]趙小立.單純修補術與胃大部分切除術治療急性胃穿孔療效對比[J].臨床醫(yī)學,2014,(5):64-65.
[4]龔耀輝.急性胃穿孔行單純修補術與胃大部分切除術的臨床分析[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3,20(28):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