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洋洋
近幾年,由于奶牛皺胃變位而導致奶牛死亡的情況多有發(fā)生。關于該病的病因和發(fā)病機制還沒有一致性的結論。大量通過對奶牛臨床型皺胃變位的探究和分析,得出奶牛皺胃變位可分為左方變位和右方變位。各種因素都會導致奶牛皺胃變位,如由于奶牛分娩前后,胎兒及羊水的大量溢出,腹腔內突然變空引起的變位;給一些奶牛飼喂過多的精料;飼喂的優(yōu)質粗飼料的不足或飼喂變質的飼料,導致不易消化,抑制皺胃運動。
1 病因
奶牛分娩。奶牛在妊娠后期,妊娠子宮使瘤胃從腹底被抬高,使得皺胃轉入瘤胃下部,導致變位。奶牛分娩后,由于胎兒及羊水的大量溢出,腹部突然變空的原因使得皺胃變位。還有奶牛分娩過后引起的食欲減少,有的奶牛甚至出現(xiàn)回顧腹部、后肢踢腹等一系列的癥狀。產后奶牛的低血鈣、低血鎂、低血氧、高血鉀等,都是奶牛發(fā)生皺胃變位的原因。
飼料質量。飼料質量的好壞嚴重影響奶牛的健康。有些飼養(yǎng)員為了提高奶牛的產奶,給奶牛喂養(yǎng)高精度的飼料;據(jù)報道,高精料日糧會在奶牛瘤胃中產生大量揮發(fā)性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這些脂肪酸會嚴重抑制奶牛皺胃移動,導致皺胃遲緩。
其他原因。由于外部環(huán)境或自身的原因,導致皺胃黏膜損傷、黏膜下神經組織的破壞和一些外力因素,導致的皺胃變位。
2 預防
在對奶牛進行皺胃變位手術時經常在其瘤胃、網胃中發(fā)現(xiàn)繩子、石頭、螺釘?shù)犬愇?,然而這些異物會刺激胃黏膜、胃下神經造成瘤胃、皺胃的蠕動,從而引發(fā)皺胃變位,所以飼料質量對奶牛的安全很重要。必須時刻保證供給奶牛日糧干物的質量,并且保證粗飼料的粗糙度,在奶牛分娩后期,嚴格控制奶牛對鈣的攝取量。在分娩前后期對奶牛的飼料進行嚴格控制。對奶牛的飼料要合理的搭配,營養(yǎng)全面。
奶牛產后身體是非常虛弱的,抵抗力也嚴重下降,各種并發(fā)癥也隨之而來。大多數(shù)奶牛的皺胃變位都發(fā)生在奶牛的產后,所以可以得到產后是奶牛皺胃變位的高峰期。產后奶牛身體虛弱容易出現(xiàn)各種疾病而引發(fā)皺胃變位。做好奶牛皺胃變位的預防對產后的護理非常重要。犢牛出生后,給奶牛飲麩皮糖鹽水2~3升,磷酸氫鈣20克,“健胃散”(主要成分為黃連、蒲公英、生麥芽 )300克并注射催生素100國際單位,使其快速恢復體力,加速子宮的修復。對前胃遲緩、低血鈣等疾病加強治療,能有效的防止皺胃變位的發(fā)生。所以要認真嚴格地對奶牛產后進行護理。
奶牛每天必須要有一定的運動量,盡量為奶牛提供地勢平坦且廣闊的草原。并經常對其進行驅趕運動,促進胃腸蠕動,增強體質。對排泄物每天進行清除。避免奶牛飼養(yǎng)密度過大,有利于抑制病情的傳播。
3 治療
在對皺胃變位的治療方法中有種方法叫做滾轉治療法,主要是針對早期左方變位的治療。具體的治療方法是先對病牛禁食和禁水,控制病牛左側橫臥姿勢保持不動,然后轉成仰臥姿勢以背為軸心先向左轉45度,后到正中,再向右轉,回到正中,成90度來回搖晃3分鐘,突然停止,使病牛成左側橫臥姿勢,再轉成俯臥姿勢,最后再站立,即所謂的滾轉治療法。
藥物治療對皺胃變位早期有一定的效果,通常采用的是促反芻藥物來加快胃腸道的蠕動,加速胃腸道排空的方式來治療。對于奶牛出現(xiàn)的低血鉀、低血鈣、低血氯等也可以通過藥物的方式來治療,對其口服或是靜脈注射相對應的藥物。
當其他的治療方法無效果時,就得采用手術治療。手術治療能夠有效準確地治療奶牛皺胃變位,是根本的治療方法。在手術治療前要準確的判斷出患牛左方變位還是右方變位。手術治療時要嚴格注意消毒,尤其是主刀者的手部,將皺胃拉出時要小心,并且不能讓其暴露在空氣中的時間過長。而且手術因牛而異,做出詳細具體的手術方案。
4 結語
近幾年隨著養(yǎng)牛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奶牛皺胃變位的發(fā)病率也呈現(xiàn)出上升的趨勢。所以要保證此病的預防措施并且提高該病的治療技術。通過許多臨床病例的研究分析找出更為準確的病因,采取相對應的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