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旺
摘要:外墻飾面層的質量隱患主要是在面磚勾縫上,勾縫應密實、光滑,無裂縫、砂眼。對防止塑鋼門窗滲漏,其重點是施工好塑鋼門窗堵縫和窗臺細部構造。砂漿找平層是外墻防水的重點,施工中應慎重設置和處理好伸縮縫,接好砂漿接搓,防止找平層開裂,空鼓。文章通過分類整理、實地調研,分析多層磚混結構房屋工程外墻滲漏產(chǎn)生的原因,并找出相應的防治措施。
關鍵詞:外墻;滲漏;原因;措施;防治
一、外墻滲漏原因分析
外墻滲漏的現(xiàn)象比較多,高層、小高層、多層、廠房都有,但以多層磚混結構占比重更大一點。外墻滲漏點常見的位置有陽臺內側角,外窗的四周,變形縫內墻,磚混結構頂層女兒墻下水平段,外墻預留的孔洞、外落水管支架等地方較多。外墻滲漏嚴重影響室內和室外的美觀和使用功能,分析原因有以下幾種情況:
1.施工過程問題
1.1 砌筑時砌高度過高、過快,砂漿在凝固過程中受到擠壓,引起灰縫開裂,導致滲漏。砌體和主體混凝土交接處未掛鋼絲網(wǎng)做增強處理,引起抹灰層開裂,導致滲漏。未按要求留置拉結筋或隨意用膨脹螺絲代替拉結筋,導致砌體產(chǎn)生裂縫。對砌體中大量的預埋管線,沒有用專門的定型砌塊,而是直接在該部位砍磚,隨意用砂漿填充,造成砌體開裂,導致滲漏。
1.2 外墻施工作業(yè)時為趕工期常一天粉抹很多面積,而在水泥水化過程中有一微縮變形的過程,造成剛粉抹好的墻面已有裂縫存在,造成漏水點。磚混結構在施工過程中是先砌墻后澆柱,而柱模在加固的過程中需要用鋼管或對拉螺桿收緊,由于砌體砂漿強度還沒有達到保證模板加固的條件,使構造柱支模加固時造成砌體開裂,形成漏水點。陽臺圍護墻在施工中常被安排在砌筑工程的最后,而且砌好一般就開始粉抹,加上新墻體與早砌的墻體間的變形系數(shù)不統(tǒng)一造成漏水點。
1.3 塑鋼窗加工制作粗糙,本身產(chǎn)生裂縫,孔眼封堵不
嚴,導致滲漏;塑鋼窗周邊堵縫存在缺陷,對門窗尺寸偏差較大洞口,隨意用碎磚堵塞或用厚層砂漿抹平,導致堵縫不密實,產(chǎn)生空鼓、裂縫,雨水滲入;凸窗臺上窗楣滴水或鷹嘴施工不規(guī)范,下窗臺坡水坡度不夠,甚至出現(xiàn)反坡,產(chǎn)生上窗楣淌水,下窗臺積水;塑鋼窗周邊與面磚交接處未留槽打防水膠或防水膠施工不過關,出現(xiàn)裂縫,導致滲漏。
1.4 外墻飾面磚勾縫砂漿不密實,縫隙產(chǎn)生裂縫、砂眼,導致滲漏;飾面磚材料質量不合格,長時間在室外經(jīng)風吹雨淋后飾面磚開裂,導致滲漏;飾面磚鑲貼不合格,有空鼓現(xiàn)象,導致滲漏。
1.5 飾面砂漿找平層基層清理不合格,抹灰前沒有淋水充分濕潤,抹灰層空鼓;砂漿找平層未按施工規(guī)范留置豎向、水平方向伸縮縫,或雖按要求留置的伸縮縫,但沒有對伸縮縫的細部做防水處理,導致抹灰層滲漏;砂漿找平層施工中的接搓留成直搓,接搓部位出現(xiàn)裂縫,導致滲漏;抹灰未按要求分層抹灰,對個別增厚部位未加鋼絲網(wǎng)做增強處理,而是一遍抹灰成活。造成找平層砂漿厚度過大,引起砂漿開裂;抹灰終凝后未及時澆水養(yǎng)護,產(chǎn)生收縮裂縫,導致滲漏。
2.結構變形造成
在磚混結構的頂層??梢砸姷皆谂畠簤Φ南虏?,平屋面的結構層上下有兩條平行的裂縫,這是由于砌體與平屋面結構層間因變形系數(shù)不同而產(chǎn)生的水平裂縫。窗臺下的裂縫也是較常見的,由于窗的分格使結構的應力在窗角處集中,當應力超過砌體的抵抗力時就出現(xiàn)裂縫,這種情況在一層和頂層特別明顯。
3.施工工藝
外墻的空調洞較多是在結構施工過程中就預埋好的,有的是在房屋的裝修過程中另鑿打的,不管是什么方式,如果外口比內口高就造成室外的水向室內流,同時外墻的落水管的固定支架支設時如果固定件由外向內是外高內低同樣會造成滲水點。另外工程在粉抹過程中應做的準備工作沒有做,因為室內在內抹前要主體驗收,所以施工單位較重視,基層處理的很好,而外墻由于驗收時不易看到所以常造成疏忽。如不同材料墻體間應有防裂處理的沒處理;粉抹層太厚的沒有分層施工和加設防裂網(wǎng);過戶管位置應加設混凝土封堵的沒有堵;干掛飾面板安裝的預埋件和連接件安裝固定后外墻沒有沒置防水層;干掛飾面板間應采用中性硅酮耐候膠卻用普通玻璃膠或厚度不夠。
4.材料方面
在磚混結構中,山墻、女兒墻采用的是磚砌體,而屋面板采用的是鋼筋混凝土板,這兩種材料的溫度線膨脹系數(shù)相差較大。在相同的溫度下,由于磚砌體和混凝土的變形值不同,在其連接部位容易產(chǎn)生裂縫,而一旦結構的變形量超過防水層的可控變的范圍,將導致防水層在粘接處或面層薄弱處撕開,造成雨水從裂縫處滲入,造成屋面和外墻漏水。
二、外墻滲漏的防治
外墻防滲漏應運用質量控制的三階段控制原理,采用事前控制,要求預先進行周密的控制計劃,采用因果分析、排列分析等統(tǒng)計方法找出原因,制訂計劃;事中控制,要求首先對質量行為進行約束,即對質量產(chǎn)生過程各項技術作業(yè)活動操作者在相關制度的管理下的自我行為約束的同時,充分發(fā)揮其技術能力,支持完成預定的任務;其次是對防滲漏活動過程和結果,來自他人的監(jiān)督控制;事后控制包括對防滲漏活動結果的評價認定和對編差的糾正。并且應以預防為主,糾偏為輔。
1.施工期防治措施
1.1 外墻基層在做面層前應處理,混凝土面凹凸明顯部位應事先剔平或用1:3聚合物水泥砂漿補平。墻面污物應用清理干凈,并提前澆水濕潤(內濕面干)?;鶎討捎萌斯よ徝蚧瘜W毛化,輕質砌塊基層應采用化學毛化或滿鋪網(wǎng)片等措施來增強基層的粘結力。外墻腳手架洞眼應分層塞實,內墻面用同質砌體材料提前兩天填好,后在外墻面用細石混凝土填塞,并在洞口外加粉一層1:3水泥砂漿層厚度為5am,并保證覆蓋住砌塊的砂漿縫。磚混結構的房屋在構造柱支模時應少采用墻做留洞的形式,最好采用對接螺桿為好。
1.2 外墻的刮糙不少于2遍,每遍厚度宜為7—8 mm,但不應超過10 mm,面層宜為7—10 mm,每抹完一層灰必須做一次全面的質量檢查,空鼓的一般短時間內不易發(fā)現(xiàn),但對于開裂的一定要重視,因基層開裂的情況下常會發(fā)生空鼓的現(xiàn)象。外窗臺、腰線、外挑板等部位必須粉出不小于2%的排水坡度,且靠墻體根部處應粉成圓角:滴水線寬度應為15~25 mm,厚度不小于12 mm,且應粉成鷹嘴式。
1.3 外墻原則上不允許后開洞,設計和使用功能要求的留洞應預先埋設,而且應當保證外側洞口低,內側高。保溫層與結構層間應用軟接觸處理,并保證長效性。對于外安裝的雨水管,應保證固定件外則低,墻內高,同時固定件與外墻間就采用耐候膠密封,膠縫厚度不小于3 mm。
2.使用過程中防滲漏措施
建筑物在建成并驗收合格之后,應按照預定的功能使用,承包商應在交付使用時像住宅工程一樣提供一個使用說明書。如果要讓驗收合格的房屋工程外墻不滲漏,就應當合理使用并適當保養(yǎng)。不能為了安裝太陽能、空調機組、消防設備、通風設備等而破壞外大墻防水設置,如果沒有辦法也要有預防滲漏的措施預案,否則滲漏的發(fā)生將是不可避免。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外墻滲漏是房屋建筑中比較常見的、也是用戶投訴較多的質量問題,關系到千家萬戶的正常生活。由于其對使用功能和外觀效果有較大影響,直接造成使用成本和維護成本增加,無形之中導致了工程全壽命周期成本加大。砌體工程在施工中最容易被忽視,對鋼絲網(wǎng),拉結筋等防止砌體裂縫措施必須按規(guī)范要求施工。房屋工程外墻滲漏成因復雜,環(huán)節(jié)多,相互之間又有關聯(lián),只要某一個點上處理不好出現(xiàn)問題,就可能有滲漏產(chǎn)生,但房屋的滲漏應是可控的,必須在各道工序上嚴格把關,按規(guī)范施工,從根本上解決外墻防水質量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