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進一步總結和交流全省農村能源建設經驗,推動全省農村能源建設項目的順利實施,針對當前農村能源建設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通過與農戶交談、現(xiàn)場問答、填寫入戶調查表等多種形式,農村沼氣項目調研領導組對侯村鄉(xiāng)西劉家村、上峪口、下峪口和凹底鎮(zhèn)中寬裕村、東顏村400余個沼氣用戶、14個鄉(xiāng)村沼氣服務網點進行了全面調研。
一、基本情況
我縣農村沼氣建設始于上世紀七十年代,2003年被國家農業(yè)部正式確定為農村戶用沼氣項目實施縣。幾年來,我縣在戶用沼氣建設上,共進行了2003年農村戶用沼氣國債項目、2007年農村戶用沼氣國債項目、2008年農村戶用沼國債項目、2009年中央擴大內需沼氣項目、2010年第一批農村沼氣項目,截止2011年底,共建設農村戶用沼氣5783戶。
在農村沼氣服務網點建設上,從2007年開始,共進行了2007年新農村沼氣服務網點、2008年國債沼氣服務網點、2008年擴大內需沼氣服務網點、2009年擴大內需沼氣服務網點項目建設,截止2011年底共建設服務網點33個,服務全縣5700余個農村用戶沼氣。
我縣農村戶用沼氣項目村共涉及全縣13個鄉(xiāng)鎮(zhèn)286個行政村,按照調研方案要求,此次調研主要在侯村鄉(xiāng)西劉家村、上峪口、下峪口和凹底鎮(zhèn)中寬裕村、東顏村,隨機抽取了400戶。服務網點調研了店頭村、峪口村、東鎮(zhèn)、侯村等14個。此次調研中,我縣農村戶用沼氣被調查戶400戶,其中正常使用戶290個,棄用戶110戶,沼氣正常使用率72.5%,棄用率27.5%。
沼氣棄用的主要原因:一是缺原料。近年來,發(fā)展社會主義新農村要求人畜分離,農村養(yǎng)殖戶減少,沼氣沒有足夠的原料。二是缺服務。目前,大部分沼氣服務網點主要進行技術服務和零配件供應,而零配件供應利潤較低,技術服務對象主要是左鄰右舍、親戚朋友,服務費沒有統(tǒng)一收取標準,礙于情面,幾乎全是無償服務,技工根本不愿從事這種既費時間,又無利潤,還不落好的苦差事,都改作其他行業(yè),服務網點形同虛設。三是缺勞力。目前,農村大部分勞動力進城務工,缺少強壯年勞力。
解決的對策:一是針對缺原料的問題,主要利用秸稈和雜草發(fā)酵,滿足沼氣原料不足。二是針對缺服務的問題,從政府財政給予補助、組建服務保險公司、設立技術服務熱線電話三方面提高網點服務質量和能力。三是針對缺勞力的問題,發(fā)展中小型聯(lián)戶沼氣和大型沼氣工程,實行集中供氣。
二、農村沼氣建設需求情況
1、需服務。由于目前大部分網點服務成本高,而技工收入較低,難以維持日常開支,沼氣服務形不成一項主要產業(yè)。
2、需技術。廣大農戶對沼氣的日常管理、安全使用、綜合利用技術還不完全了解,特別是綜合利用方面使沼氣難以發(fā)揮最大效益,農戶看不上沼氣節(jié)省的費用,不愿從事日常管理。
3、需資金。目前,沼氣技工工資和建筑原材料大幅漲價,據(jù)調查,建一座10m?的沼氣池并進行一池三改,總投資3500元左右,除國家補貼1500元外,省、市、縣配套資金幾乎難以到位,農民還需自籌近2000元,建池經濟負擔加大,影響了建池積極性。
三、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我縣戶用沼氣項目經過幾年的建設,取得了一定的實效,但還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
1、沼氣使用率不高。據(jù)調查統(tǒng)計,我縣沼氣使用率僅為70%左右。
2、個別農戶重使用輕管理。沼氣池三分建,七分管,個別農戶只管用氣,對于平時進什么料,出多少料根本不管,導致沼氣池不能正常產氣。
3、用戶安全意識不強。部分農戶不能規(guī)范安裝集水器,不能及時更換脫硫劑、沼氣燈、沙芯、開關等,部分配件帶病運行,對安全使用留下隱患。
4、沼氣的綜合利用率較低。廣大農戶對沼氣的使用僅限于照明、做飯,對于沼液噴肥、浸種等綜合利用方面還比較薄弱。
5、“一池三改”到位率和建造標準低。由于“一池三改”投資大,國家補助標準低,部分農戶投資能力低,造成“一池三改”到位率和建設標準都不高。
6、技工隊伍不夠穩(wěn)定。經過省培訓的沼氣技工,多為各村泥瓦工流動性較大,有些包工程沒時間,有些嫌建池工作不集中,工人工資低,導致建設隊伍不穩(wěn)定。
四、推進農村沼氣的總體思路及建議
總體思路:以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本著群眾自愿、因地制宜的原則,適量發(fā)展戶用沼氣,大力提倡發(fā)展聯(lián)戶沼氣和大中型沼氣,提高沼氣服務網點的服務能力,使沼氣能夠持續(xù)健康發(fā)展,確保農民長期受益。
幾點建議:
1、領導是保證。
農村戶用沼氣建設國債項目是一項利在當代,功在千秋的好事,是一項省長、市長、縣長工程,單靠農業(yè)部門一家難以完成任務。因此,要實施政府行為,發(fā)揮各鄉(xiāng)(鎮(zhèn))、村干部的作用,將建設任務層層分解到鄉(xiāng)(鎮(zhèn))、村,責任到人,把這項工作作為各鄉(xiāng)(鎮(zhèn))年度考核的一項內容之一。
農業(yè)部門要積極搞好項目規(guī)劃、指導服務等工作,為確保沼氣建設工程的進度質量,由人大、政府、政協(xié)和紀檢、審計、農業(yè)等部門參加組成的工程質量督查領導組,每半月定期分赴各鄉(xiāng)(鎮(zhèn))、村檢查督查此項工作,每次督查排隊情況在縣電視臺公布。
有了領導的重視,就有了機構的建立、隊伍的建設、政策的傾斜、部門的協(xié)作和資金的落實,就為項目建設創(chuàng)造一個縣、鄉(xiāng)、村三級領導齊抓共管的良好氛圍??h上成立了項目領導組,出臺了支持沼氣項目發(fā)展的優(yōu)惠政策,為我縣項目的順利實施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2、群眾是基礎。
廣大農民群眾是項目的主力軍,必須在項目區(qū)鄉(xiāng)(鎮(zhèn))領導和村領導的大力配合下,充分發(fā)動群眾,提高群眾思想認識,才是項目順利實施的關鍵所在。項目建設伊始,由于我們宣傳工作做的較少,廣大群眾思想認識不到位,造成項目起步較難。針對這一問題,我們及時編印資料和聞喜縣戶用沼氣歌,組織技術骨干,深入項目區(qū)逐戶進行宣傳,同時,又在聞喜電視臺大造沼氣建設輿論聲勢,使廣大干部群眾對沼氣有了一個新的認識,都積極投入到沼氣建設當中。
3、技術是關鍵
沼氣生產技術的掌握程度是項目成功實施的關鍵所在。在工程建設中,由于大多數(shù)農戶原料單一,或原料存放時間過久,達不到合適的碳氮比,有的原料根本沒有經過充分發(fā)酵,急于投料,造成沼氣池不產氣或產氣緩慢,挫傷了農戶的積極性。
4、示范是前提。
沼氣建設示范作用是前提,示范點選擇更是重中之重。在項目建設剛開始,我們就選擇群眾科技基礎好、領導班子團結的村為項目建設示范村,在全縣上下頓時掀起建設熱潮,許多群眾到示范村現(xiàn)場參觀,取經討寶,推進了我縣項目建設進度。